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浓度 教案
萌到你眼炸
638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15: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几米语录-
高一化学备课组材料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
许德聪
一、教材分析:
1
、在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高中生必须能够领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加水稀释以及与溶质质
量分数的换算,
还有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 问题。
2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化学
1
》第
一章第二节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的第四课时。
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
基础上引 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
的重点内容。
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
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
溶液组成 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3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a
、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
、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
、通过 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
提高运用比较、
归纳、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
、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
、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
、关注与物质 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 br>c
、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
证唯物 主义观点。
4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 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
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br>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因此将构建
“物质的
量浓度”概念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的能力 ,
本节课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方
法。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 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
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 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采用实物展示、问题探讨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等 多种手段,并将生活中各种
常见溶液作为课堂教具使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合作伙伴是我校高一学生,经过初三一年的学习,他们 已经初步掌握了
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
并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初中到高中的
衔接过程中,学生对初中接触的某些概念如
“溶液体积”与“溶 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
混淆,高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尚有一定程度的欠缺。< br>
因此在本节课的概念学习中,主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并进行团体合作学习,
以 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乏味感。
四、教学程序:
1
、总体设计: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自主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反馈→课后作业。
2
、教学过程:
(
1
)创设情景: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
开放性,
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 习过程不
拘泥于课堂。
因此,
课前事先让学生准备或自己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溶液的标 签,
如常见的
口服液、消毒液、眼药水、酒、矿泉水等标签,另外教师还要增加一些实验室常见 的溶液,
如盐酸、
NaOH
溶液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 种方法:
v/v
、
m/v
、
n/v
、
m/m< br>,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
(
2
)自主探究: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
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
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 ”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
原有的“物质的量”
、
“溶液的质量”
、
“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
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
、
1molNaOH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
1L
的溶液。
2
、
1
克
NaOH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
1L
的溶液。
3
、
1molNaOH
固体溶于
1L
水配制的溶液。
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亦是如此。这次设计的三个阶梯式练习,可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 悦。
第一个练习意在让学生体验
“物质的量浓度”
概念
的表达式,
达 到能初步构建概念的目的;
第二个练习意在巩固前一节所学知识
“物质的量与
物质质量 间的换算”
,
达到新旧知识融汇贯通的目的;
第三个练习意在强调
“单位体积 溶液”
与
“单位体积溶剂”的区别,同时回顾质量的加和性与体积的非加和性,达到 深刻理解概
念的目的。
第三个练习的解答过程将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此时 我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请代表发
言。学生对此练习会有下列见解:有的同学可能会简单地认为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有的同学可能意识到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 是不相同的,却发现溶液的体积无法
求出;
有的同学可能会大胆猜测此题尚须补充、
添 加已知条件
(当然如果这一飞跃学生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