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1)
玛丽莲梦兔
760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15: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毕业论文致谢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 br>六年级
(
1
)
班共有学生人数
40
人,
其中 男生
23
人,
女生
17
人,
绝大多数上进心强,有极强的求 知欲。上学期成绩有所以高。能背诵
指定的课文和古诗,能主动借助字典独立识字
;
同时,
孩子们在阅读、
书写、
表达等方面已具有了初步的听、
说、
读 、
写的能力。多数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
胆发言,积极参加语 文实践活动和大阅读活,,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
的参与学习过程,但学生书写习惯不够正确,有待改进。 也有极个别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能及
惯
时完成,掌握知识不扎实,缺
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语文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简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
2019
年秋期正式试 行。教材继续
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 br>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
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 ,初识鲁迅。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
27
篇,其中精读课文
18
篇,略读课文
9
篇。
这八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
“导语”“课
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
2-4< br>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部
分课文后面安排了
“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安排“阅读链
接”
4
次,分别在
2
课《丁香结》、
4
课《花之歌》、
8
课《灯光》、
25课《好的故事》
;
安排
“资料袋”
3
次,
分别在5
课
《七律
.
长征》
、
13
课
《穷人 》
、
21
课《文言文二则》。“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
共安 排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
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 聊聊书法
;
“习作”是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
:
变形记、多彩的活动、
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
你,真好
; 除了这
8
次专项习作外,
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
分别安排在
13
课《穷人》和
24
课《少年闰土》的后面。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
七次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
“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 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
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
三、
教学要求和目的
:
(
一
)
知识与能力
: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 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
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
面、准确的落实。
1.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
阶段性目标,
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
能否达到课程
标准对学 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
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 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
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
教学每一个专题时,
要 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
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 br>联系起来,
做到
“瞻前顾后”
──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
复习、
应用,
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
识字、
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
要求会写< br>180
个字,
安排在精读课文中,
随课堂教学完成。
教学中,
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
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
指导学 生注
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
质量的同时,
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
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要写的生字、
精读课文中 出现的新词,
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
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表”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 固。
对于书写练习,
除阅读课上指导写字外,
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
笔 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
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
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
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 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
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 能
力。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读
书、作 文的能力。
(
二
)
过程与方法
: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
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
三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
;
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
;
培养热爱科学、
勇于实践和创 新的精神,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 br>1.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语文学
习的主人,< br>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 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
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
更新知
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
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
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
4.
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 活
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