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萌到你眼炸
914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16: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动物过冬教案-
关于《雪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童话 ,
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
为小白兔解除灾祸,
最
后自己变成了云 朵的故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
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
之中,易于激发学习兴 趣。
本篇为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
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 ,
激发学习语文的
成就感。
教学重点是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课件。
2、有条件的地方,带领学生玩一次雪。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本课生字中,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
课文不 注拼音,除10个生字外,还有累、息、柴、救、却5个字没学过,
还有多音字着。
教学时,< br>要鼓励学生自己读通课文,
不认识的字结合上下文猜读,
或查查生字表,
问问同 学,
实在有困难的做上记号问老师。
教师检查时要注意正
音。随生字孩,认识偏旁孑。 10个生字中,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
用熟字变化来认记。
注意区别往、
住 两个字。
其他的字可多读读,
记个整体印象,
随着阅读实践再逐步明晰。
巩固练习时可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道、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在学生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
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上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
提并与它相接,与左撇对称。
1 / 6
衣:点居中,不 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从撇的
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第五笔短撇, 从横收笔处下方起笔,方向与长撇
一致,最后捺低于长撇并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三、词句
香是多义词。学生在第四课学 过,是指香味,本课指睡得很舒服、很沉,可
引导学生从图中理解。
< br>化指雪孩子在火中变成水,
也可以从图画或生活中理解,
注意发挥图画在教
学中 的作用。
最后一句话中的飞形象地概括出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这是肉眼看不
见的,也是本课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可启发学生说说:雪孩子都化了,怎么飞上< br>天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出示课件,
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
水蒸发后形成云
这一常识。
并适当扩展:
衣服晾晒后干了,
地面上水不见了
(
其中也 有渗入地下
)
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最后让学生想一想: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什么时候才能回
来?再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四、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
朗读中除强调读准字音外 ,
还要正确处理轻声,
如房子上、
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等,教学中可作适当提示 或听录音范读。
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的画面,
读出雪地 、
云朵的美丽,
小白兔的快乐
与伤心。如:
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实践活动
1、
课后读读说说是让学生感知又字连 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左边一
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练习中不必受此限制 ,先放开说,只要前
后不矛盾即可。说的过程中要注意纠正运用不当的词语。
2、讲故事:
将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教学设计举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
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
二、看图自读课文
2 / 6
要求: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
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四、读读议议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
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六、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七、指导写字
八、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反思】
学会提问:
生:雪孩子到哪里去了?
生:水怎么会飞上天呢?
生:雪孩子家着火了,他为什么不知道?
生:雪孩子为什么要去救小白兔?
生:雪孩子是我们冬天堆的雪人,他怎么还会走路,还会跑呢?
谁说探究性学习远离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世界?上述片段向我们证实:
孩子不
仅有提出问题的潜 能,
而且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证明:
只要教师巧作评价,
善于引导,< br>孩子们就会在探究学习中最大程度地展示自己的潜能,
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获得研究的乐 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