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
余年寄山水
561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18: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会计师事务所实习-
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
祖国河山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
“祖国河山”
这一主题编排了< br>4
篇课文
:
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 后雨》和《望洞庭》
,有表现海洋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的《富饶的西沙群岛》
,有描绘 南国美丽风光的
《海滨小城》
:
还有展现北国四
季迷人亲色的《美 丽的小兴安岭》
。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
风光,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
导语,
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与深 情,
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
能引发学生强烈
的爱国情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索是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话的意思”
。
《富饶的 西沙群岛》
在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
《海滨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
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 句的作用,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
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
这是“借助关
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
的学习路径。< br>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地阅读,理解段落的意思。
第二,< br>本单元的习作与阅读教学关联非常紧密,
相机指导学生口头表达小练
笔,并在习作教学时 ,以课文的典型段落有例可依,降低习作难度。
教学目标:
1.
认识
44
个生字,读准
6
个多音字,会写
51
个生字,会写
62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 解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及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
作用。
4.
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
累的描写 景物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能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3.
继续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2
课时。
17.
《古诗三首》……………………………………
3
课时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2
课时
19.
《海滨小城》……………………………………
2
课时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2
课时
习作…………………………………………………
1
课时
语文园地……………………………………………
1~2
课时
17
古诗三首
教学解读:
一、思想内容方面: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 晴后雨》
《望洞庭》
,
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
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望
天门山》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 奇景色;
《饮湖上初
晴后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望洞庭》把 色调和谐、淡
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
二、语言表达方面
1
、古诗想象丰富、描写巧妙,写出了祖国河山的美丽雄奇。
2
、课文插图简洁而富有意境,可以作为学生理解诗句的参考。
教学目标:
1
、
认识“亦、宜”等
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
13
个字。
2
、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
、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
2
、体会诗的意境美,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呢?
指定学生起来背一背李白的一些古诗。
2
.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
学习一首他写的诗——(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
.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课文,遇到读不
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
.检查交流。
(
1
)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生字:
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
2
)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
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的!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
.自读自悟诗意。请 大家联系课文中的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
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
1
)学生个人读悟。
(
2
)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
3
)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
4
)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
.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诗情。
3
.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
.指导背诵 :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地背。 )
四、书写生字,默写古诗。
1
.练习写生字“断、楚、孤、帆”。
2
.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师: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
感受表达出来。
二次备课
(课前与学
生交流:
1
.
带有山或
与
山
有
关
的
成
语。
2
.
自己游过
的山或想去游的
山。)
一、揭题
今天,我们
和诗仙李白一起
去游天门山,学
习他 的一首古诗
《望天门山》。
板书:
望天门山。
(生齐读课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
.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杭一带最有
名的就数西湖了,说说你心中的西湖。
2
.导入课题:作者眼中的西湖又是如何呢?这节课老师带领大
家去领略杭州西湖的美。出示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简介作者,理解题意
1
.简介作者
2
.先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再说说题目的意思。
3
.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两个时间词?是什么?(时间:晴天,雨
天)
4
.过渡:那晴天的西湖与雨天的西湖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走
进诗歌欣赏。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
.出示诗歌,指名读古诗
2
.评议,录音范读,划出节奏
3
.正音,再读
四、品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
1
.引导想象,课件显示西湖不同的景象。
2
.方好
< br>(
1
)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请你用一个字来赞叹,诗人怎
么表达?
(
2
)理解“方好”。
3
.品“潋滟”
(
1
)
是怎样的景致让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你想起诗中
哪个词了吗?板书:水光潋滟
(
2
)解释“潋滟”,积累词语
(
3
)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阳光)
(
4
)创设情境品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五、
品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1
.山色空蒙
(
1< br>)
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
突然,
天气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谁借助注释来说一说?
(
2
)雨天里西湖是什么样的景象?
(
3
)这朦 胧迷茫的景象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就是(板书:山色
空蒙)。
2
.赏“亦奇”
3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六、品读“欲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
.品读西施之美
(
1
)师点拨引导:如果说《望》描绘的是长江的雄壮,《饮》
是写西湖的温 柔之美。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高兴之
余他由西湖想到了一位温婉可人的女子?
(
2
)介绍有关西施的材料。
(
3
)通过材料,你读到了西施是怎样的美丽?
2
.深入理解“淡妆浓抹总相宜”
(
1
)从古诗当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哪一句?
(
2
)淡妆浓抹
(
3
)总相宜
1
.
播放西湖景色的
课件。提问:西
湖的景色美吗?
如果你欣赏了雨
中的西湖,那才
别
有
一
番
滋
味
呢!
2
.
板
书
课
题。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习宋代著
名文学家苏轼的
一首诗《饮湖上
初晴后雨》
。
三、
熟读一、
创设情境,导入
课文
成诵,体验
情境
1
.
朗
读
交
流 。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
小组读,
集体读。
2
.
体
会
诗
意。你从这首诗
中读懂了什么?
3
.
再
读
课
文,读出诗情。
你能将西湖雨中
的
美< br>景
读
出
来
吗?
学生借助
多媒体的音画反
复诵读体验。
4
.
学生自由
背诵。
四、走出课
文,拓展延伸
1
.
图片欣赏
——“美丽的祖
国”
2
.举行“美
3
.品读诗句
七、练习写话,拓展总结。
过渡:祖国山河景色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啊。让我们也来
写一写西湖的美。
1
.欣赏西湖美景,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收集的有关西湖的风光图
片或文字,写一段话,向大 家介绍美丽的西湖。
2
.背诵两首诗。
丽的祖国”古诗
词朗诵会。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随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
板书
《望
洞庭》
。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
、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
、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
(
1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
2
)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
3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
、指名读诗。
2
、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
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
、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 象水天一色的画
面美。感悟“和”
(
1
)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
2
)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
3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二次备课
“飞流直下三千
尺,
疑是银河落九
天”
是李白眼中的
水。
“欲把西湖比
西子,
淡妆浓抹总
相宜”
是 苏轼笔下
的水,
祖国的山山
水水,
从古到今不
知吸引了多少文
人墨客,
写下了许
多美诗佳句。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
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
!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 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
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 人有多少遐想啊,
“和”字就是这首诗
的“眼睛”叫诗眼。
2
、< br>品读后两行诗,
从形、
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
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 步品味“和”
(
1
)
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
2
)
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
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 妙。
)
(
3
)
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
4
)指名读。
(
5
)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
清楚,这样改行 吗?
4
、配乐朗读古诗
5
、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
6
、
背诵古诗。
作业设计:
三首古诗,默写
《望天门山》
。
板书设计: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山:灵秀
晴
方好
光
、色
水:矫健
西湖
美妙神奇
和
(柔)
帆:潇洒
雨
亦奇
形
教学反思:
为了增强教学效 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
诗人的思想感情,
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 ,
营造氛围,
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
如,
老师的配乐范读,
投影打 出的画面,
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
都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 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
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 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
读边思考,
学习理解地读,
投入感情地读,
配画加上动 作地读,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直至会背诵,
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 词的想象力,
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
练。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解读:
思想内容方面: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
表达了作者对
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先讲西
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
物产。
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
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
突出
其富 饶。
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
懒洋洋蠕动的海参、
威武的大龙虾;
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
“有趣”。
写海 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
从总到分,
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
“鸟的天下”,
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
加美丽和富饶。
表达方法方面: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 与富饶,
感受西
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目标:
1
.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27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
3
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 围绕关键句子“西沙群岛也是鸟的
天下”来写的。
3
.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
.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
播放歌曲
《西沙,
我可爱的家乡》
,
说说歌中唱的是什 么地方?
2
.
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
.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
.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 组内解决。
(用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 br>
3
.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
1
)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 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
解。教师先出示“饶”
,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
,问 :
“在课
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绽开”
、“蠕
动”
、
“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
“珊瑚”、
“海
参”
、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
握。
(
2
)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1
.
问:
“五光十色”
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 播放课件,
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
蓝的、淡青的、淡绿 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
光十色”
。
)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2
.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
句话内容。
)
各式各样
1
.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
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
2
.问:怎么读?
3
.学生读词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
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 丽的鹿角”再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
.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
.思考:你 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
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
多
媒
体
出
示祖国地图。
教师提问:同
学们,你们听
说
过
西
沙
群
岛
吗
?
请
看
这
是
一
幅
我
们
伟
大
祖
国
的地图,谁 能
从
地
图
上
找
到
西
沙
群
岛
的位置?
师简介西
沙群岛
它
是< br>祖
国
南
海
上
的
一
群岛屿。它由
许< br>多
小
岛
组
成,是我国的
海防前哨。
2.< br>多媒体播
放风光片。这
节课就让我
们来游览美
丽富饶的西
沙群 岛吧!
(播放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
课
二次备课
1
.出示“五光十色”一词,问:
“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
( 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
丽。
)
2
.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二、整体入手,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
.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什么?
2
.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海底有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用你喜欢的方式
学习。
(填表、列提纲、表演、课外资料。
)
3
.汇报展示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样的鱼,有飞虎鱼、< br>气鼓鱼,多得数不清,找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
鱼。
”这句重点句,这是 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评价“你找的真准!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追问: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再读 一下吗?
4
.以读促背,配录像,加强记忆。
5
.再读,想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选择学习内容
1
.创设情境、学生换位思考。
< br>目的:在介绍的过程中,学生潜意识地复习了
1-3
自然段的
内容,通过这一环 节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能胜任导
游的工作。激励学生从
4
、
5< br>自然段中寻找更多资料。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再读
出自己的感受。
3
.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
4
.情感升华,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
游览了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什么?
如
果
你
是
一
名
小
导
游,你会怎样
向
大
家
介
绍
?
如
果
你
是
从
西
沙
群
岛
旅
游
回
来
的 游客,怎样
为
你
的
同
学
和
亲
朋
好
友
介绍?
作业设计:
1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
给家长介绍西沙群岛。
板书设计: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地图认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理解“海防前
哨”
。再读课题质疑,从而理出“西沙群岛是怎样富饶的
?
”
,让学 生带着问题读
课文。通过检测学生在预习时认读词语的效果,正音,巩固。然后由问题“读了
课 文,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
?
”从而引出本文的中心句“那儿风景优
美,物产 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围绕这一句学习课文,着重学习第二段和三
四段。
第二段主 要是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的,
而课文对物产丰富的描写篇幅较多,
我把三四段列为重点,其余放 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对于第二、三、四段,我
主要采用通过让学生朗读,
通过穿插图片让学 生充分体会感悟再读的方式进行学
习。
19
海滨小城
教材分析:
一、思想内容方面
课文
《海滨 小城》
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抓住了海滨和小城景物
的特点,
为我 们展现出绚丽多彩的海滨景象以及美丽整洁的小城风光。
字里行间
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之情。
二、语言表达方面
1
、全文共
7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
5
个场景,
第四至六自然段都 是围绕关键句子写的。
2
、课文用词丰富,句式多样,很有特色。文中有很多颜色词 ,写出了事物
的色彩美有些词语令人有新鲜感容易引发学生的想象。
另外,
一些句式很 有特点,
突出了作者对海滨的美景特有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
、认识“滨、鸥”等
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
,会写“滨 、灰”等
13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