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绝世美人儿
569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18: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贫困生申请-
三年级语文下册《赵州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
部、
横跨、
创举、
减轻、
冲击力、
重量、
节省、
坚固、
美观、
石栏、栏板、
精美、
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 ”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
.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3
.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感受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产
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雄伟、
坚固,
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 br>慧和才干;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本,体会“世界闻名”
学习第一自然段: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提取相关信息?
出示课件:
出示提示
桥名
地点
设计建造者
年代
(二)深读文本,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接下来,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文章的二、
三自然段,
找到作者都向我们介绍了
赵州桥的哪些特点。
总结:雄伟、坚固、美观。
(板书)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
第一处: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1
.引导:估一估我 们的教室有多长?赵州桥至少有几个我们教室这样的长
度?(五、六个教室长)你们在体育课上一定都跑 过五十米,感觉会怎样,
跑完了觉得挺累的吧。五十多米的赵州桥长不长?
2
.出示图片,感受雄伟。
3
.指导阅读,把“雄伟”的气魄读出来。
出示课件: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
石头砌成 ,
下面没有桥墩,
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
上。< br>
4
.仔细体会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学习列数字的表达方法。
(板书:
列数字)
第二处:
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
出示几幅其他大桥的图片,与赵州桥对比。说说不同之处。
1
.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建造的艰难。
在今天,科技和经济都迅速发展的今天,
别说是五六十米长的桥,
就算是五
六百米,五六千 米,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有推土机,起重机,搅拌机,我们有
钢筋,
有水泥,
有混凝 土,
然而赵州桥呢?它全部用石头砌成,
下面没有桥墩……
< br>没有搅拌机的轰鸣,
没有吊车的巨臂,
也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浇筑,
有的只是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们身背一块一块的大石头,
建筑着这五十多米长,
九米多
宽 的大桥。你能想象他们是怎么修建的赵州桥吗?想对建桥者说点什么吗?
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颂,对赵州桥的赞颂。
2
.指导朗读,读出赵州桥的雄伟,读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
出示课件: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 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
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
设计,
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使桥不 容易被大
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第三处: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1
.看示意图,讲解。
2
.师生对读。
第四处:
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被称为一个创举。
1
.
“创举”是什么意思?(从来没有过的举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
,它有什么好处?文中画出来。
3
.师:据我所知,赵州桥经历过
10
次水灾,
8
次战乱和多次地震。正是这
种设计使赵州桥巍然屹立于洨河 上一千四百多年。
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还仅仅是雄伟吗?
生:坚固
4
.总结升华。
像赵州 桥这种设计,直到公元
1883
年,欧洲才有,比我们整整晚了一千多
年。所以说赵州 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br>
5
.带着感受再次朗读。
6
.第二 自然段我们从长度、宽度、材料、设计这几个方面感受了赵州桥的
雄伟、坚固。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 的?生:赵州桥非常雄伟。
作者围绕这个意思就把这段话说清楚了。所以这一句是这一段的: 中心句,
放在句子开头也叫:总起句。
(三)深读文本,感受赵州桥的美观
1
.那第三自然段又是围绕什么特点写的呢?生:美观。
说它美观是因为桥 两侧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的
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
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 br>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
像活了一样。
2
.讲解多音字:爪
3
.想不想欣赏一下这些精美的图案?出示图片,指名读句子。
4
.美不美?
那就请女生美美的读一遍。
(出示段落内容)
5
.当时没有先进的 机械化,这精美的图案全是石匠们一锤一凿地雕刻出来
的啊,听到这,你有什么感受?
带着感受男生读。
(出示段落内容)
6.
读这一段你什么发现?生说。
师总结:作者用了一组“有的……;有的 ……;还有的……”写出了龙不同
的姿态。你能不能也用这种句式说一段话呢?
根据提示任选一题进行小练笔
7
.第三段有这样一个 句子,出示,生读“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联
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好在哪儿呢?同 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
这句话前面的内容讲了赵州桥坚固 ,
后面的内容讲了赵州桥美观,
这
样的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句子叫过渡句,在文中起 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
书:过渡句
承上启下)
画出这句话,写上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
1.
总结
,
出示图片及最后一自然段
.
这就是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赵州桥,
这就是气势雄伟的赵州 桥,
这就是
不但坚固而且非常美观的赵州桥,
这就是世界闻名中外的赵州桥,
这就是值得
我们骄傲自豪的赵州桥。这桥啊,我们看也看不够,说也说不够,课文仅仅是
写桥吗 ?还写了造桥的人们。
所以课文说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
干,是我国宝贵 的历史遗产。
”
(
生读
)
2
.师生接读,升华主题。
师:赵州桥非常雄伟,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
生:智慧加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师: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表现了──
生:劳动人民的智慧加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
.介绍赵州桥。
假如你是导游
,
你怎样来介绍赵州桥
?(
用上出示的词语
)
小导游介绍
(五)拓展阅读
赵州桥被称为我国 “第一石拱桥”
,在福建泉州还有一座“海内第一桥”
,它
也是我国建桥史上的奇迹。 请同学们翻开同步阅读第
37
页,课前已经布置大家
阅读的这篇文章,根据课前预习完 成老师的题目。
(六)师小结,学生谈收获。
(七)布置作业
继续去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
并把你了解到的纪录下来。
板书设计
:
11.
赵州桥
雄伟
列数字
坚固
过渡句
美观
承上启下
《赵州桥》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育对象是三年级学生,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够对课文 进行有效的预
习。
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感知形象相脱节,
课堂上需要老师对学生在理解 课文内容上加强读
和写的指导。
《赵州桥》效果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
石拱桥,
它凭借着什么而闻名于世呢?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接着引导学生从三点体会赵
州桥 的雄伟、坚固、美观、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首先从“
1400
多年”
“五
十多米长”
,
“九米多宽”
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 的坚固雄伟,感叹古
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其次从千年来经受住了洪水、
地震、风雨和使用 的考验,体会它
的坚固。最后抓住桥上龙的精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用“有的……;有的……; 还
有的……”练习写话。
在这篇课文中,
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 绍桥,
赞美桥,
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
的人,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 自豪的感情。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 度、建筑材料、
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
展开的具体描写。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仔 细体会这些数字传递
给我们的信息,把“雄伟”的气魄读出来。
“这种设计,在建桥 史上是一个创举。
”在理解课文时,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什
么是“创举”?为什么说赵州 桥是一个“创举”?说说对“创举”的理解。然后联系上下文
中对赵州桥的描写。
“赵州桥不但 坚固,而且美观。
”
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
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赵州桥》教材分析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
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
坚固和美观。
课文语言准确,< br>简练,
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