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测试题正确答案
余年寄山水
532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21: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特工皇妃之楚乔传-
六年级语文测试题正确答案
1
、
当你看到 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
你会说:
“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br>”
2
、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 君山在
其中;你不由吟道:“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3
、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 祈祷道: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
羌笛何
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5
、到瀑布脚下;昂 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
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
我不禁 想起
“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这句诗来。
6
、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便是一个
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7
、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
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
”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
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8
、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的 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9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王 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昌龄发出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满腔
豪情。
10
、 月亮渐渐西沉;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
啊;“
少壮不努力;老 大徒伤悲
。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1
、
、
爷爷
70
大寿;
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
“福如东海;< br>寿比南山”
;
可爷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霜叶
红于二月花
。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 爷笑了;摸摸我的头:
“就你会耍贫嘴!”
12
、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如李白的《
赠汪伦
》写到
桃花潭水深千
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
》写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
人。高适的《
别董大
》写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
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
》写到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勃的《
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13
、人们常用杜甫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 生默默
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
片冰心在玉壶。
”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 明磊落的品格。曹植质问哥哥苦
苦相逼的诗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1 / 6
14
、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
可以送他“< b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诗或者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
”
这句话
( 格言)
与他共勉;
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
你可以用
“
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之情;对有远大志向的
小刚;你会用“< br>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来祝福他;对为你操劳的班主任老
师;你会这样赞美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15
、“
小 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
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 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6
、春天的大地到 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真是“
等闲 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
、一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读书; 正如宋代大文字家朱熹所说: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然;光读书是 远远不够的;要想做
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必须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正如陆游在《
冬夜读 书
示子聿
》中写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8
、《暮江吟》这首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
”一句交待“半江瑟瑟半江红”的
原因。
19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阳春三
月
;
地点是
黄鹤楼
;
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
扬州
。
原诗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孤
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20
、古诗《泊船瓜 洲》中的疑问句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
是
宋
代< br>
王安石
;我们还读过他的
《元日》、《梅花》
21
、
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
专注;
“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 惊不应人。
”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
担心;
“
儿童散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
”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
最
喜小 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 傍桑阴学种瓜。
”
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
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22
、《清平乐·村居》中的词牌名是清平乐;
词的作者是
辛弃 疾
;抒发了词
人
对乡村悠闲自得生活的向往
;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
西 江月、卜算子、菩萨蛮
等。
23
、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
;
常常引用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
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写
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写 作文时;有时我们无从下笔;经过冥
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
24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
朝诗人
苏轼
在《
题西林壁
》
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 / 6
25< br>、灾情就是命令;解放军官兵义无反顾地奔赴灾区抗震救灾。他们置个人生
死于不顾;争分夺秒地 抢救被困者。我想对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们
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r>。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将永留史册!
26
、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地方顷 刻间夷为平地;面对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
灾民;
我想说: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只要我们像竹子一样顽强;
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27
、秋天到了;很多树叶渐渐枯黄了;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有人吟出了“
停车
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样的诗句表达对秋叶的喜爱之情。
28
、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大李杜
。其中;李白被称为
诗
仙
;杜甫被称为
诗圣< br>;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抒发了
对
收 复山河的喜悦
。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
《望岳》
和
《江畔独步寻花》
29
、
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唐代诗人韩愈的
“
天 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
近却无
”
;
杜甫
的
“
随风 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
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
细细密密的特点。
< br>30
、
“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在贺知 章的眼里;
春风就是巧夺天工的裁缝。
31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 br>“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王昌龄发出了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的满脸
豪情;岳飞则怒发冲冠;仰 天长啸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32
、< br>“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
“
横看 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写出
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33
、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告诉我们要不断 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
要做到知行统一。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 又一村。
”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
景色将别 有洞天;
“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
告诉我们
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
“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告诉我们今日
事;今日毕。
34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
出另一首《悯农 》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
< br>35
、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中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