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玛丽莲梦兔
912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22: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单位鉴定-
家长朋友们:
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一年级所有老师,感谢您在百 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第一次家长会!我是一(
3
)班的
班主任,教孩子们的数学,全校 的班主任大部分都是语文老师,我是一个特例,教数学,语文
老师马老师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这次 家长会很想与各位家长好好沟通。我想这也是各位
家长共同的心愿吧。
一 个星期前,
你们的孩子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而今已经进入我们岳化二小,成了一年级新生,< br>
一年级,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点。孩子们从幼儿园到一年级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在这个过< br>程中,老师的作用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家长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一个星期的学习 生活中,你们的孩子已经在以一个小学生的标准在要求自己,他们在慢慢适
应学校的生活。孩子在学校一 天的生活也是非常紧张的,一节接一节的课,我觉得孩子也不容
易。你们的孩子已经慢慢学会了上早读课 ,学会了排队做操,学会了上课不乱讲话,学会了自
己回家,还知道了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和同学们 团结协作。可以说,孩子的进步还是很明
显的。可是,做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的小学生的却远远不止这些 ,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朋友
们的全力支持和配合。
今天的会,我要讲五个方面的内 容,第一,做一下开学工作小结。第二,讲家长应该怎样来看
待孩子的小学生活;第三,
,讲我 的班主任工作重点;第四,讲家长和老师配合的工作;第五,
讲我的数学课上对孩子们的要求,和对家长
的要求。
一、正确认识孩子的小学学习生活。
1
、重心定位。
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但关注也需要多角度 ,家长的关注和鼓励将是决定学校
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关注的同时必须要充满信任,相信自己的孩 子:你能行!别人能做
到的要求,我的孩子也一样能达到。如果过多的强调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其实是 另一种变相
的溺爱。当然,关注也是欲速则不达的,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其自身规律,一口难
吃成大胖子。
一些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是否优秀,一见到老师就问成绩,而对 习惯不够重视,对此,
专家也指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
“
第一步,至关重要
”
。
2
、关系定位。
教师与 家长的关系其实是
“
合作育人
”
的关系。我想,我们在教育上是一种合作的关 系,家长也
是教育者。
孩子就像是在大海里游泳的人,如果他遇到了困难,我们教师 和家长的责任是拉他一把,而不
是站在岸上大喊大叫,又打又骂他们为什么不努力。再通俗一点的就是, 有点拿不上台面的一
句:他要有我们大人那么明白,就不用在这里上学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家长 ,我们老
师算是真正关心您孩子学习的人,
而且是真正能够帮助您的人。
我们只有合作 ,
才能实现各位
“
望
子成龙、望女成凤
”
的愿望。所以老师 和家长之间,必须是沟通合作的关系。如果一味的要求教
师怎样怎样,忽视作为家长自身的教育责任,最 终将使您自己的小宝贝输在起跑线上。
3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1
)榜样的不可替代性。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 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
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 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
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一天晚上, 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竹篮
里,
两人把他们抬进大山。
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扔 下不管时,
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话了:
“
爸
爸妈妈,
你们把爷爷奶奶 丢在大山里,
这个大篮子就不要丢了。
”
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
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
“
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 把你
们丢进大山里。
”
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
今天,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
言传身教
”
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其 实,新课改并不是一味
求新,更多的继承了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
我们知道:在学校 ,学生是老师的镜子,教师要为学生师表;在家庭,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
长要为孩子师表;
设想一下: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认真;一对父母,如果事事马虎,
他 们的孩子肯定事事马虎。你迟到,他肯定迟到;你撒谎,他肯定撒谎;你爱发脾气,他肯定
爱发脾气;你 不认真填反馈表,他肯定不认真写作业;你今天骂孩子,日后孩子肯定会骂你。
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握手, 明天他肯定会主动与你握手;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打招呼,明天他肯定
会主动与你打招呼。
你在家里说三道四,说别人的不是,他就也会学你。你在家评论老师的水平差,他就会上课不
听讲,一句话,老师的水平差,我不用听,听了有啥用?
简单说,就是
8< br>个字:以身作则,赏罚分明。有了做到这
8
个字的家长,您的孩子一定是非常
幸 福且幸运的。
(
2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 br>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
好坏 ,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心理学家讲:
1
)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
2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
3< br>)如果孩
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
4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 便学会喜欢别人;
5
)如
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br>
(
3
)
“
常规训练
”
加
“
激励机制
”
。
常规训练要抓得细抓得实。不可急于求成,要一条一条慢慢 训练,练一条就要达到成为一种习
惯为止,并且要求清楚、明确,训练要有步骤、有层次,要到位。如我 们平时训练
“
课堂常规
”
,
要细分为如何
“
起立、 坐下、拿书、传本子、个别回答、集体回答、倾听
”
等等多个项目。一年
级的孩子,说 实在连书怎么放都要教过,你留心观察会发现,他们放书横七竖八,怎么样的都
有。
这不要以为 是小事,
有时就会在课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这就不仅需要我们教师细致工作,
还需要您耐心地 进行指导。
激励机制在一年级必不可少,
十分重要。
单一要求学生如何如何 ,就会使他们觉得小学真枯燥,
真乏味,
从而入学没多久就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激励的 方法也要时常变换。
如今天奖励小星星,
明天就就奖励一个小贴画,后天又变一个花样,
。
这些是为师的精髓,其实在家里,家长朋友们也完全可以这样去尝试。您会惊喜的发现自 己在
孩子心里的
“
分量
”
更重了,
“
不听话
”
的恼人问题也减轻了许多。
(
4
)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要赏识你的孩子。在孩子面前,在孩 子写作业时,要时时刻刻看着孩子的优点在哪里,要及时
赞赏及时鼓励。不要老在孩面前跟别人比:谁谁 谁哪儿比你好,谁这次考了多少分,你为什么
没有达到?这样是在别人孩子的一点优点面前,放大自己孩 子的缺点。你们要反过来,放大自
己孩子的优点,在孩子面前,把他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把他夸大 ,赏识他,然后把不足
带过一下。其实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教育方式。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周弘的《赏
识你的孩子》这本书,看了之后,会让你对孩子的教育观大大改变。周弘的女儿周婷婷是一位
聋孩子,三岁以后才开始讲话。七岁上一年级,第一次做数学题,
10
道题,只做对了 一道,周
弘把那
9
道错了的题没管,而是把那一道对了的题画了一个大勾,然后一抱着 女儿转了几圈,
说:我的女儿竟然这么棒,这个题都做出来了,你真棒!好多比你大的孩子都不会做呢!
。周婷
婷的学习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后来,她成了我国的第一位聋人大学生。相比之下,你的孩 子在
家,写作业时,如果孩子做错了,你这样说:怎么又错了两道题,你上课干什么去了?没听讲
吗?就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认为:我听了讲也不会做,我很笨。如果你换成:这道题,这么
难你都会 做?真是了不起。或者说:你昨天做错了
3
道题,今天只错了两道,有进步!这们,
改 变说法,情况会大不一样。你会发现,在你的赏识教育下,你的越来越像一位教育家了,而
你的孩子也在 一天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