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玛丽莲梦兔
806次浏览
2021年01月25日 23: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写校园的作文-

2021年1月25日发(作者:随何)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研究方案


















称: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组组长:




课题组副组长:





课题承担单位:



00
八年十二月


- 1 -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素养

















一、课题的提出

(一)
、课标要求: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 书,
好读书,
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 读总量达到
400
万字以上。

(二)
、当前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状况

综观当前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
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阅读内容比较单一:休闲性 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现在的孩子们最爱看的
是诸如《流氓兔
L(
冒险 小虎队
)
》等休闲性的书籍,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
些庸俗,少了很多先 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习惯和
阅读量大相径庭 :
家长受教育高的家庭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
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 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
子们的习惯养成。
(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
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 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
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
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4)< br>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
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5)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
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 、独立阅读的能力。

6
)学校和
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比较零散,没有 成型的、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和资源,学生对
传统文化的了解、理解、认识不够,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 美德的意识不强。

7
)没有形
成良好的阅读环境。

8< br>)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厚,急需提高阅读兴趣。

二、课题界定

(一)关键词

“兴趣”

“素养”

(二)整体界定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这一课题,旨在研究在小 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丰富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
和内在图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一)成功经验


- 2 -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
1998< br>年
10
月签署了阅读
卓越法案,超过
50
万名孩子从
1999
会计年度中拨给的
2
亿
6
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
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
1995

4
月,意大利教育部 长就宣布了一个
“促进学生阅读计划”
。台湾从
2000

8
月到
2003

8
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从
大陆的情况来看 ,建国以来,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
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 索。如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
的课外阅读指导”
,厦门市教科所苏文 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
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 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
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这些都为本课题的 研究提供了很大的
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二)存在问题

因为应 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
一直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
学的课外阅读实践 活动课程体系。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如读物的选择, 实施的
方法、
时间、
评价考查的方法等,
因此很难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 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而且随着教改的深入,原先课内阅读教学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不少教师通常把阅 读教
育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不是学会读书。在教学中习惯用支离破碎的繁琐
分 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当然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
近、热爱之情,使很 多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理论依据

1
、新课改理论:

在“新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 重要要求提出来的:
“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 。
”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这在课
程标准中还是第一次。

适合儿童阅 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
“积极创造条件,指
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 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
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 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
,更不是可有可无的
“软任务”
,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2
、主体性理论

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 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很多专家
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来概括主体性,其中自 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
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能动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 的自觉选择和参与,
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集中反映,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现代社会 的开

- 3 -

写校园的作文-


写校园的作文-


写校园的作文-


写校园的作文-


写校园的作文-


写校园的作文-


写校园的作文-


写校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