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巡山小妖精
919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01: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名人的故事-
(十四)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 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
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 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
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
张望她周 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
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 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 鹅
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
跟头,顿时 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 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
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 的一片,像醉
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 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
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 子。这时,寒风任
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
.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
分)
2
.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用“△△△”圈出看出是拟人句的
词。
3
.用“‖”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完整、准确的语句概括第二段段意。
4
.判断,对的在(
)里打“√”
(
1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
(
2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
(
3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
1
)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
)
(
2
)短文是按先具体写再概括写的结构来写的。(
)
(
3
)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写的概括来写的。(
)
(十五)
_____________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
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 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lì)可供药用;竹笋
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 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
它和松
梅被人类誉为
岁
寒三友
历来 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
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 悄地在地下萌(méng)芽了。春风一过,它就
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 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
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 ,充
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
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
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
.这篇短文的 题目:《
____________
》(
1
分)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
2
分)
平凡(
)
品格(
)
不畏(
)(
2
分)
3
.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1
分)
< br>5
.“岁寒三友“是指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1
分)
6
.文 中把竹笋比做
____________
,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7
.“历四时而常茂”,“四时 ”指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1
分)
8
.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2
分)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
②消息
③停止
④休息
⑤利息
9
.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 宝,他分别写了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 ___
、
________
的妙用。(
2
分)
10
.“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这 种精神’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
分)
11
.这 篇短文写了竹子的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两个方 面,重点写了竹
子的
_____
___
。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3
、用“ ”画出本文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1+2
分)
陈述
句:
阅读答案
(十四)
家乡的小河
1
.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
分)
2
.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用“△△△”圈出看出是拟人句的
词。
3
.用“‖”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完整、准确的语句概括第二段段意。
4
.判断,对的在(
)里打“√”
(
1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
(
2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
(
3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
1
)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
)
(
2
)短文是按先具体写再概括写的结构来写的。(
)
(
3
)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写的概括来写的。(
)
十五
1
.这篇短文的题目:《
_
竹子赞》(
1
分)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
2
分)
平凡(伟大
)
品格(品质
)
不畏(不惧
)(
2
分)
3
.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1
分)
,
、
“
”
5
.“岁寒三友“是指
_
松___
、
__
竹
______
、
_
梅
_______
(
1
分)
6
.文中把竹笋比做
__
一把利剑
__
,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
_
顽强不屈的精神 。
7
.“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
_
春天
__
、
___
夏天
_
、
_
秋天
_
、
__
冬天
_
。
(
1
分)
8
.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2
分)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①
)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
是(
③
)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
②消息
③停止
④休息
⑤利息
9
.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 宝,他分别写了
_
竹竿
_
、
_
竹皮
_
、竹 沥
_
、
_
竹笋
_
的妙用。(
2
分)
10
.“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这种精神’指的是
_
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2
分)
11
.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
__
用途
_
、< br>___
品格
_
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品
格。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 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
的精神
_
。
课内阅读(
50
分)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一)(
18
分)
爬山虎刚长(cháng
zhǎng)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
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
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cháo
zhāo)下,在墙
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chóng
zhòng)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
(kòng
kōng)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
、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4
分)
2
、我会给文段补充完整。(
4
分)
3
、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
3
分)
均匀(
)
拂过(
)
引人注意(
)
4
、给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4
分)
A
、数量一;
B
、一律,没有例外;
C
、满、全;
D
、表示最少。
(
1
)叶尖一顺儿朝下。(
)
(
2
)不留一点儿空隙。(
)
(
3
)一阵风拂过。(
)
(
4
)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
纹。(
)
5
、长大后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
);二是(
);三是
(
)(
3
分)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二)(
32
分)
以前,我只(就是说
仅仅是)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
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①这就是爬山虎的脚。②细丝跟新叶
子一样,也是 嫩红的。③茎上长叶柄(bǐn
bǐ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
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④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
jīng)上。
爬山虎的脚触(cù
ch ù)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 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 起图画
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zháo
zhe)
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 迹也没有
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
在墙 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花费
费用)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
的一根茎。
1
、文中 的括号里给出了加点字的不同含义,请联系句子用“√”选出正确的
解释。(
2
分)< br>
2
、我会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4
分)
3
、我能写近义词。(
3
分)
痕迹(
)
牢固(
)
逐渐
(
)
4
、我能写反义词。(
3
分)
弯曲(
)
仔细(
)
萎谢
(
)
5
、“能”字有几种解释:①有能力的;②能力,才能;③能 够。下列句子应
各选哪种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3
分)
(
1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
)
(
2
)小红的爸爸是一位种田能
手。
(
)
(
3
)我们应该多方学习,掌握多种技
能。
(
)
6
、第一自然段中①~~ ④句的顺序混乱了,请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排列,正
确的顺序是(
)
--
(
)
--
(
)
--
(
)。(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4
分)
7
、爬山 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请你在短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用
“—”画下来。(
2
分)
8
、用曲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2
分)
9
、选择关联词填空。(
3
分)
因为、、、、、、所以、、、、、
虽然、、、、、、但
是、、、、、、
如果、、、、、、就、、、、、、
(
1
)(
)我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
)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
2
)(
)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
)不能拉下爬山虎的
一根茎。
(
3
)(
)爬山虎的脚没有触着墙,(
)不几天就萎掉了。
10
、把描写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动词抄写下来。(
3
分)
、
、
、
、
、
、
11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
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
脚。”(《爬山虎的脚》)请根据这段话,再加上你的 想象,把爬山虎的脚画出
来。(
3
分)
课外阅读(
50
分)
课内阅读(
50
分)参考答案: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一)(
28
分)
1
、zhǎng
cháo
chóng
kòng
2
、嫩红
嫩绿
新鲜
舒服
3
、平均或匀称
吹过
惹人注目
4
、
B
、
D
、
A
、
C
、
5
、嫩绿
整齐
均匀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二)
1
、
仅仅是
花费
2
、bǐn
jīn
cù
zhe
3
、踪迹
结实或坚固或稳固
逐步
4
、笔直
粗心
茂盛
5
、③①②
6
、④③②①
7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 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
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 上。
8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 牛的触
角。
9
、(
1
)虽然、、、、、、但是、、、、、、
(
2
)如果、、、、、、
就、、、、、、
(
3
)因为、、、、、、所以、、、、、
10
、触、变、巴、拉、贴、爬
11
、(自由发挥)
课外阅读(
50
分)
一、地图的另一面
维斯莱先生是萨里郡地区唯一的牧师。他对待自己的工 作极为认真负责,对
人的态度也是和蔼可亲。
一天早上,维斯莱先生的独 生子乔治哭闹个不停。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
他把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了许多细小的碎片,丢 在地上,对孩子许诺说:
“亲爱的小乔治,如果你能拼起这些碎片,我就给你一个先令。”
要知道,维斯莱先生总是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分给周围的人。因为他觉得,
还有很多 人的生活比他还要糟糕。所以维斯莱先生认为,一个先令对乔治来说是一
笔可观的财富。他一定会花费上 午的大部分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这样一来,
屋子里就能保持安静了。
但是,这样的安静还没有持续到十分钟,小乔治就嚷嚷了起来。
维斯莱先 生走过去一看,天哪,他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把地图拼好了!而
且还准确无误。
维斯莱先生惊奇地问:“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呢?我并没有教过你怎么
辨认世界地图啊!”
小乔治很轻松地回答道:“噢,这实在太简单了!您看,在地图的另一面是
一个人的照片。我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再把它翻转过来。我想,如果这
个‘人’是正确的, 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
维斯莱先生笑了起来,把一枚崭新的银币放进了小乔治的手里。
1
、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认真
_______
和蔼
_______
色彩
_______
准确
_______
2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轻松
---
(
)
简单
---
(
)
持续
---
(
)
3
、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 br>维斯莱先生惊奇地问:“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呢?我并没有教过你怎么
辨认世界地图啊!”<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能写下来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牧童和羊的故事
< br>约瑟夫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困苦,没法继续读书,只好替人放羊,赚钱补
贴家用。上工第一天, 牧场老板就告诉约瑟夫,他的工作就是把羊看好,不要让它
们越过栅栏去偷吃庄稼。
老板走了以后,约瑟夫就开始一边放羊一边看书。他完全没有注意到,牲口
已经撞倒了栅栏,跑 到附近的田里去偷吃庄稼。结果,约瑟天夫老板大骂一顿。
但是,约瑟夫可不想放 弃这个学习的好机会,他想:“难道没有一种栅栏可
以阻止羊跑出去吗?”突然间,他发现羊群似乎从来 不走有蔷薇的地方,因为这里
根本没有被破坏过。倒是那些拉着铁丝网的栅栏,被羊群冲破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约瑟夫疑惑地观察着蔷薇。“啊,对啦,原来蔷薇上长着
刺。他灵 机一动
一个主意浮上心头
能不能用细铁丝做成带刺的网呢
它
们看上去就和蔷薇的刺差不多
完全可以阻止羊群越过栅栏
于是,他弄来铁
丝,把它剪成
5
厘米长的小段,两端削尖,然后缠在栅栏上。
第二天.约瑟夫故意躲 起来观察羊的动静,想看看新办法是否有效。羊儿们
一看约瑟夫不在,不像往常一样,把身体贴近栅栏想 把它推倒。但是,它们好像被
栅栏上的铁刺刺痛了身体。只好乖乖地待在原地。“成功了!”看到这一幕 。约瑟
夫高兴得手舞足蹈。
牧场主知道这件事后,马上与约瑟夫合伙,开 设工厂专门生产这种带刺的铁
丝网,以满足牧场的需要。很快,约瑟夫就赚到了一大笔钱,重新回到了学 校。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困苦
--
(
)
放弃
--
(
)
似乎
--
(
)
阻止
--
(
)
疑惑
--
(
)
故意
--
(
)
2
、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
1
)倒(
)是那些拉着铁丝网的栅栏,被羊群冲破了。
(
2
)羊 儿们一看约瑟夫不在,不像往常一样,把身体贴近栅栏想把它推倒
(
)。
3
、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金鱼和鱼缸
一位商人去一个小城推销鱼缸,但小城的人没 有在自己家里养观赏鱼的习
惯,而且他们对养观赏鱼没有任何经验。所以,尽管尽管商人的的鱼缸工艺精 细、
造型精美,可是他推销了很久,问津者依旧寥寥无几。
商人想了想, 便到花鸟市场上找了一个卖金鱼的老头儿,以很低的价格在他
那里买了五百条金鱼。卖金鱼的老头儿很高 兴,因为他的生意一直很惨淡,今天这
笔买卖真是让他欣喜若狂。
商人让 老头儿担着金鱼同他一起来到一条水渠的上游,商人对他说:“把这
五百条金鱼全都放进水里吧。”看到 老头儿迷惑不解的表情,商人说:“你尽管
放,买鱼的钱我一分都不会少给你的。”听了这话,老头儿便 按照商人的吩咐,把
五百条美丽的金鱼全部投进了碧波荡漾的水渠里。
没 过多久,一条消息立刻传遍了小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纷纷说,在那条穿城
而过的水渠里,居然出现了一条 条漂亮、活泼的小金鱼。城中的居民争先恐后地拥
到那条水渠边,许多人竟跳到渠里,小心翼翼地寻找和 捕捉起小金鱼来。捕到了小
金鱼的人,立刻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了鱼缸,那些还没有捕到金鱼的人,也纷 纷涌
上街头去抢购玻璃鱼缸。大家都兴奋地想:既然这条渠里有了金鱼,虽然自己今天
没捕到, 但总有一天肯定会捕到的,那么买个鱼缸早晚总会有机会用得上。
卖鱼缸的商人虽 然把价格抬了又抬,但他的几千个鱼缸很快就被人们抢购一
空。欣喜若狂的商人想:如果不是自己灵机一 动,往水渠里投放了五百条小金鱼,
那几千个玻璃鱼缸不知要卖到何年何月呢!
1
、下面的句子能够用文中的哪个词语表示。
(
1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
(
2
)指对某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
(
)
(
3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
2
、补充下面的词语。
欣(
)若(
)
碧波(
)
(
)翼翼
兴(
)采(
)
灵机(
)
抢购(
)
3、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尽管商人的的鱼缸工艺精细、造型精美,可是他推销了很久,问津者依旧寥
寥无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莫扎特“解套”
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
莫扎特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且早已功成名就的海
顿岂 能轻易相信。见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竟真的伏案疾书起来,很
快便将一段曲谱交给了老师。海顿 未及细看便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仅
一会儿的工夫,海顿就弹不下去了,于是他惊呼起来:“ 这是什么呀?我两手分别
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 br>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可奈何地说:“真
是活见鬼了,看 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
显然
,
海顿这里讲的“任何 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莫非莫扎特也钻进了自己
设计的“套子”中
?
且慢
,
让我们沉住气
,
仔细看看莫扎特是如何“解套”的吧——
只见莫 扎特接过乐谱
,
微笑着坐在琴凳上
,
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海顿也屏住呼吸< br>,
留神观看他的学生究竟会怎样去弹奏那个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弹出来的音符。
< br>令老师大为惊喜的是
,
当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
,
莫扎特不慌不忙地向 前弯下身子
,
用鼻子点弹而就。
海顿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
莫扎特的这一轶闻饶有趣味
.
尽管在公开演奏场合他从未表演过用鼻子去弹钢琴
,
但
这次打赌所表现出来的变通思 维
,
在他的不朽作品中处处闪光。
“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这应 当是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变不可能为
可能
,
这也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一种潜质 。是的
,
从创新学的角度讲
,
没有不能实
现的事情。
1
、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屏
曾
________ (
)
________ (
)
________ (
)
________
(
)
2
、
填上合适的词语。
钻进(
)
表演(
)
变通(
)
疑惑的(
)
精湛的(
)
不朽的(
)
3、摘抄文中的成语,并用其中的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
、文中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1
、认真负责
和蔼可亲
色彩缤纷
准确无误
2
、轻易
容
易
连续
3
、略
4
、许多事情表面上很难,但从其背面来看却是如此容易。
学会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许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否则就会钻到牛角尖里
去。
二、
1
、穷苦
舍弃
好像
阻挡
困惑
有意
2
、dào dǎo
3
、他灵机一
动,一个主意浮上 心头:“能不能用细铁丝做成带刺的网呢?它们看上去就和蔷薇
的刺差不多,完全可以阻止羊群越过栅栏 。” 4、在生活中
,
要善于捕捉发明创造
的机遇。
四、
1
、寥寥无几
迷惑不解
争先恐后
2
、欣喜若狂
碧波荡漾
小心
翼翼
兴高采烈
灵机一动
抢购一空
3
、略
五、
1
、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屏
bǐng 屏气
píng 屏幕
曾
zēng 曾
孙
céng 曾经
2
、钻进套子
表演节目
变通思维
疑惑的样子
精湛的技
巧
不朽的作品
3
、略
4
、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
5
、世界上没有不能
弹奏的曲子。
1
、仁慈天使
南丁格尔出生在一个英国很富有的家庭
,
她从小就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
从不把玩坏了的布娃娃丢掉,而是把布娃折断的手或脚重新 缝好,细心地加以照
料。长大后的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一名护士,热心地照顾、帮助病人。< br>
后来,英国和别的国家爆发了一场战争,大批伤员在战地医院里死去,因为
战地医院仅仅是一座座肮脏易感染的帐篷。南丁格尔来了,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
病房,不允许细菌滋生 。
她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她为他们唱歌、读圣经……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每个夜晚,她都提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
地去巡视,慰问和 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伤员们都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
慈天使。
1910
年
8
月
13
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逝世,享年
90
岁。南丁格尔终身未
嫁,她的一生为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
1912
年 。国际护士会倡议定于每年
5
月
12
日
----
南丁格尔诞 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
5
月
12
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
、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1
)提
① tí
② dī
提供(
)
提防(
)
提醒(
)
(
2
)扎
① zā
② zhā
③zhá
扎裤脚(
)
挣扎(
)扎手(
)
驻扎(
)一扎干
草(
)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颗(
)的心
一座(
)的帐篷
一位(
)
的天使
3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伤员们为什么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