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案13

别妄想泡我
548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01: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四字词语解释-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为芭比公主做魔法裙)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6
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

《蝙蝠和雷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蝙蝠和 雷达》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十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
这篇课文介绍科学家通过对
蝙蝠 飞行情况的研究
,
找出了蝙蝠夜晚能顺利飞行的原因
,
并从中受到启发
,
给飞机装上雷达
,
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
对于聋校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
生活经验不足,
所以要读懂课文从中受到启发,弄清蝙蝠夜晚能 安全飞行的道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
我综合知识 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
个维度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终于”

“难道……吗?”造句。

2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
、借助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4
、了解飞机夜航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要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认识蝙蝠和雷达
(飞机夜行)
的关系,
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蝙蝠的飞 行
原理,
所以弄清科学家的试验过程,
了解蝙蝠夜里是怎样飞行的;
飞机夜航 是怎样从蝙蝠身
上得到启示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综合以上情况,为了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预计要三课时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
初步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深入体验,精读感悟。

第三课时:巩固知识,积累语言。

第一课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
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说 说哪些东西是可以在夜晚飞行的?从而引出
“飞机为什么能在夜
晚安全飞行?”的问题来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并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以“飞机夜行和蝙蝠夜行的秘密是什么?”的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结合课文,
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预习情况,
初步理解有 生字组成的词语。
然后指导学
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
再读 课文:
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飞机夜行是从
蝙蝠身上得到 的启示的,从而理清课文的思路,初步了解各段大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
蝙蝠在夜晚飞行的原理有了 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我重点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的教学中
,
我 将以设疑悬疑──悟疑解疑─
─创造性思维训练
,
这种教学思路引导下
,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
学生的积极性、

动性得到了充分的施 展。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
,
认识也逐步加深。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来
完成教学任务。

(一)导语切入
,
设疑质疑。

1
、一开始我出 示蝙蝠图
,
同学们知道蝙蝠哪些特点请说出来。好多同学都知道它一般是夜间
出来活动 。它夜间出来活动有什么特点?

2

由设疑引到学习第
3
自然段
,
通过评读
,
学生很快找到了蝙蝠夜行特点──安全灵巧。
难 道
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
能在漆黑夜里看清所有的东西吗?由这一问题引到了
3
次试验。

(二)扣住疑点
,
进行解疑训练。

抓 住疑点
,
紧紧围绕“
3
次试验”这个难点
,
启发学生展开学 习
,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
、了解试验过程
,< br>为解疑铺路搭桥。设计自行填表格的形式
,
了解
3
次试验的方法和结果 。

2

抓住重点句子
,
悟疑解疑。
可抓住这样一 个重点句子
:3
次不同的试验证明
,
蝙蝠夜里飞行靠
的不眼睛
,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
、蝙蝠探路与雷达导航有什么科学 联系?通过
6

7
小节对比
,
深入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导< br>航的内在联系。

五、说板书

用简图形象地画出蝙蝠探路的过程,
又让学生画出了雷达的工作原理
,
使学生一看板书就能明
白蝙蝠和雷达 之间的关系。

11
、蝙蝠和雷达

障碍物(超声波)

嘴↗(超声波)耳朵

障碍物(无线电波)

雷达(无线电波)荧光屏

6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人教部编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6
课《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蝙蝠和雷达》

一、知识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 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
学习

解、研究蝙蝠飞行探路的秘密。

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飞机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激 发热爱科学,
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次实验的过程及揭示的秘密。

2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与蝙蝠探
路的联系。

难点

通过理解飞机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激发热爱科学,
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
、复习检查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
,再来看一 下
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横七竖八




证明




研究




驾驶

即使




启示




敏锐




揭开

2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
< br>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用毛巾蒙住他的
眼睛。现在,请这位同学走回自己的座位。

同学们,为什么他会撞到桌椅呢?

3
、是的,同学们都很聪明,是因为这位 同学
被蒙住了眼睛。既然眼睛那么重要,那么现在请大
家想想,如果我们没有了眼睛,走路的时 候怎么才
可以避开障碍物呢?好,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
习这篇文章《蝙蝠和雷达》


4
、板书课题:
6
、蝙蝠和雷达

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
、同桌合作学习:


1
)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

(< br>2
)交流探讨: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出示第
1-2
自然段: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 来越近,才看清
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
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
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来源:]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造句



生做游戏







齐读课题




词,然后通过做
游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进
而导入新课。

本部分分为三个
环节:第一个环
节为品读感悟,
同桌合作学习

主要抓住重点的
交流探讨



指名读





同桌交流


字词对文章进行
理 解,结合图片、
知识链接等资料
使学生对文章有



致< br>的

悟,重点语段重
点朗读,多读,
在读中体会词语
的深意。 最后对
课文内容进行梳

3
、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第二自然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是
为了引起读者对下文的关注和思考。

4
、试着写一句设问句:

暑假小敏去了哪里游玩呢?原来她是去了北
京。

5
、指导朗读这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
、小组合作学习:


1
)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第
3-7
自然段。


2
)交流探讨:读完这一部分,你能提出什
么问题?

2
、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
角度进行提问。
(提示:可以从课文内容、 写作方
法等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出示小组问题清单:

1
)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说明
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的)< br>

2

课文为什么没有
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针< br>对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问的)



指名说



理,试着让学生
根据梳理的层次
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个环节是拓< br>展阅读,重点还
有感情地朗读

是阅读,提出一


些简单的问题让
学生在朗读中寻
小组合作学习

找答案;第三个
交流探讨





为< br>课


习,主要是对本
节课的内容进行
整理问题清单

一个复习回顾,


指名说问题


分析问题角度





指名读











象。


3
)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针对
课文内容提问的)

4
、出示第三自然段:
来源
:]


了解关联词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
的 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
西吗?


1
)即使……也……表示假设的让步。

即使今天下雨,我也要坚持上学。

理解表达效果






2
)最后一句这句话以问句提出质疑,使语
指名读

气更加强烈,含有探其究竟的欲望。

5
、出示课文第
4-5
自然段: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



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

子,
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让它在屋子里 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
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 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
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
就像没 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
个不停。



1
)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说明
了什么?完成表格。



2
)课文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Z_X_X_K]来源

_

_





生读课文完成
表格



指名说





详略得当,让文中语言更加准确精炼,不拖泥




带水。运用详略对比,强调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 配合起来探路的。


3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什么?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
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6
、出示第七自然段: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
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





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

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

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

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
)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它一边飞,一边 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
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
朵却能听见。超声 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
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
改变飞行的方 向。


2
)拓展:超声波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我
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
20Hz-20000H z


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






生了解写法



指名说


能,
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可用于测距、
测速、
清洗、

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

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
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 br>3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 句中“终于”一次去掉可
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终于”对应着“反复”,说明
科学家解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经过了多

指名读






次研究的,突出了科学家做研究的艰难和科学态度
的严谨。

7
、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三部分

1
、小组合作学习:


1
)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第
8
自然段。


2
)交流探讨:读完这一部分,你能提出什
么问题?

2
、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
角度进行提问。
(提示:可以从课文内容、 联系生
活经验等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出示小组问题清单:


1
)蝙蝠和雷达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针
对课文内容提问的)


2
)科学家还从哪些动物的身上得到启示,
制造了现代化的设备?

4
、出示课文第
8
自然段: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 给飞机装上了雷
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
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 屏上。从雷达的荧光
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
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
)蝙蝠和雷达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蝙蝠的嘴——雷达的天线

超声波——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

蝙蝠的耳朵——雷达的荧光屏


2
)出示图解理解

5
、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
指名说






生了解超声波









集体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



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探讨



整理问题清单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