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优秀评课稿
绝世美人儿
655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02: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优秀评课稿
《蝙蝠和雷达》评课稿一:
听了李仲美 老师的《蝙蝠
和雷达》
,总结李老师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借鉴:
1
、以“质疑问难”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认识过程。
为了突破
“一问一答”
的传统教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 作用”
,老师考虑到如何将教师的提问转
化为学生的质疑,今天的课堂老师激发学生质疑问难, 然后
将他们的问题归纳为两大问题……这样明确读文方向,然后
老师扣住这两个贯穿全文的问题 ,将它作为主线串联讲读全
过程,达到以疑促读,理解课文的目的。
2
、以“字、词比较分析”突出语言基本功训练。
审视当前的语文课,我们追求的是“工具性”与“人文
性”的 和谐统一科普类的文章,我们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科
学常识后,往往存在忽略文中的字、词、句、修辞、 标点、
表达方式等语文形式的现象。课文是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介
绍科学常识的。因此,在教学 中,严老师抓住语言因素,通
过对句、段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科学
常识。 如第三自然段主要写蝙蝠夜间飞行很灵巧。她要求学
生找出表现蝙蝠灵巧的句子读一读,看哪个词最能突 出蝙蝠
的灵巧
?
当学生提到“无论…即使…也…、极细”这些词时,
老师进一 步设问:
“多灵巧的蝙蝠呀
!
你能读出你的惊奇和赞
叹吗
?
”
将
“无论……也……”
这个复句关系渗透于学生的朗
读中,力求在词、句的 强调读中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
再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了解“配合、反复、终于”
等词在文中所含盖的丰富意义,
实现了文本
“工具性”
与
“科
学性” 的统一。
3
、注重课外延伸
本课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到仿生学的知识,该科学领域是极其宽广的,因此在教学内容后,老师让学生交流所收集的
有关仿生学的资料。例如,人们根据乌贼 喷水的原理,发明
了喷水船
;
根据海蜇的游动,发明了风暴预测仪
;
根据蝴蝶的
外表特征,发明了迷彩伪装……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
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使学生对人类模仿动物进行创造发
明有了更深的了解。除此,老师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想象:
你 从什么动物身上得到启示,
想发明什么
?
以此来来培养学生
“敢想、
敢说”
的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4
、教师的板书形象化,意境化。
小学生具有喜欢新事物、上课容易视觉疲劳等特点。因
此,千篇一律或固定模式的板 书势必会令学生厌倦。所以教
师在设计板书时,可以运用有趣的字体变化及图画等手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