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萌到你眼炸
589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02: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叶圣陶的名言-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白袜文章)
























Document number

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学习课文
3
——
8
自然段,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 行与蝙蝠探
路之间的联系。

2
、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3
、培养自己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
、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PPT
辅助课件、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四、课时设计:

2
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导入: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个探测装置,他们是 两种完全不同的
事物
,
课题却用“和”字连接。究竟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节课我 们继续来学
习。

2
、复习: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

,解开了蝙蝠

秘密,并从中受到启
发,给飞机装上

,解决了飞机

的问题。



3
、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第三段,体会蝙蝠灵巧的飞行本领。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蝙蝠夜间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1
、齐读句子。

2
、读到这里
,
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

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

过渡:那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
?
是不是它的眼睛特别敏锐呢?让
我们一起来学习
4

5
、< br>6
自然段。

1
、小组内齐读
4

5

6
段。

2
.小组讨论并按要求填表(小组讨论,组长填表)

3
、小组汇报。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第一次

蒙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第二次

塞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封嘴

铃铛响个不停

试验结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的。

汇报交流。


l
)同学们,科学家一共做了几次试验?第一次的试 验方法是什么?试验
结果怎样?


2
)师
: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


叶圣陶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