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鉴赏

别妄想泡我
558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05: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培训通知-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绝对服从)
从审美风格看古筝音乐鉴赏


艺术作品(审美对象)在其体貌、风采上都有 属于自己的独特类型,我们将这种
体貌、风采类型视为

审美风格

。鉴赏者可以从这种风格中可以看出其创作主体
的品格和气质。本文通过对典雅、悲情、壮美等不同风格 的梳理,反观和阐述了
不同风格的古筝音乐作品在艺术形式、
结构铺排、
内容题材、< br>意蕴内涵以及效果
等方面的特点。


一、古筝音乐中的典雅美


典雅是优美这一美学风格的重要形态之一,以独 具一格的情调赢得人们的青睐。
典雅与粗俗相对,指的是斯文优雅。杨廷芝在《诗品浅解》中讲道:
典则不枯,
雅则不俗。

典雅的音乐作品一般

端庄 中杂流丽

,文词雅致,犹如新出芙蓉,格
调清新而脱俗;节奏柔和缓慢,不以刚劲、 粗重取胜,而是娓娓道来,犹如春风
化雨,细水淙淙,平静而缓缓地感染人。

在音乐语言运用或乐句

行文

方面,
典雅之作多平实典重,< br>旋律一般体现出舒缓、
闲适的特点。这决定了在乐风上,作品多具有轻盈、秀雅、舒展、自由、匀 缓等
品格,有些则格调高古,雄深雅健,意境浓厚。乐曲

动中有静

的柔和的安排和
表达方式带给人们以和谐、静谧的审美感受。


在题材方 面则多摹写山水,
吟咏花鸟自然之趣,
从中寄托人们钟情于自然的情感。
一般的描绘山 水的作品在风格上都较为典雅,
无论作品中所寄寓的情感如何,

讲究适中,
娓娓道来。
这些作品展现的是大自然无限的生机和生趣,
带给人们的
是一种安详、闲适 与平和的审美感受。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旋律中涤荡心胸,闻
声而近自然。


在意蕴上,可谓

闳约深美

,多追求以



为美,在意旨的表露和情感的表达中
追求适中、平正和匀称,由此也多蕴藉绵密,余韵悠长,意 境多宏大乃至超然,
为人们呈现出的是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
其中融入着人们追求悠闲适意的人 生观
和审美观。


典雅包括如和雅、古雅、清雅、儒雅等多个子范畴,具有不同的美学意境:

和雅即和 平雅淡。
作品一般体现出平和闲适、
温润和雅的境况;
古雅则意趣贵高,
追求 一种高远的意境;清雅则是一种最高



静的体现,它是对浊的升华,对俗
的超越,
作品里浸着一股股不染尘俗的清气,
给人以超尘弃俗、
冲淡质朴的审 美
感受。


山东筝曲《琴韵》是一首温润和雅的小曲。虽是北派筝曲,但乐 曲整体旋律走向
平稳,起伏不大,乐风中正而平和。潮州筝曲《平沙落雁》则更多体现出古雅的
格调。乐曲营造出

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鹜与落霞齐飞

的美妙意境。又如《 铁马
吟》,乐曲中独特的演奏技法、泛音的效果以及对古琴音色的模拟,营造出一种
古朴、优雅 的氛围,让人忘记尘世,身临肃穆的禅院。客家筝曲《出水莲》则是
清雅的典型之作。
筝曲由著 名客家筝大师罗九香先生从民间乐曲
《出水莲》
发展
变化而来,
经过削删、< br>加花润色的加工而成为目前广为传奏的曲目。
乐调因与中
原古调的历史渊源而具有古朴之 风,
更因为民间的加工而呈现出清雅之貌。
《梅
花三弄》也是清雅的一首乐曲。格调清 新雅致,尤其是其中的泛音,将梅花舞羽
翻银、亭亭玉立于风雪中的形象和高洁的品格巧妙泻于指下。此 曲可谓

以最清
之音写最清之物

的写照。潮州筝曲《寒鸦戏水》是 潮州弦诗乐十大套中最富诗
意的一首。整体上,乐曲格调娴雅清新,又不失谐谑。乐曲从慢板到拷拍再到 三
板的铺排结构,以及在节奏上的跌宕变化,巧妙地刻画出寒鸦(即鱼鹰)悠闲自
得的步态以及 追逐嬉戏于江湖中的情景。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粤乐筝曲
《平湖秋月》
一曲犹如清风从人面拂过,
清新的旋律令人联想到美不胜
收的深秋月夜。


典雅的古筝音乐作品注重声韵互补,
重视意境的拿捏和 营造,
通过颗粒性的弹拨
乐声织就的音串、
形象的音响模拟效果和起伏错落有致的旋律 让听众展开联想和
想象,
每位听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修养来描绘自己心里的诗情画卷。< br>《渔
舟唱晚》、《高山流水》、《月儿高》等古筝乐曲无不如此。


二、古筝音乐中的悲情美


悲剧性是审美风格中的又一重要类型或形态,在 中外很多艺术作品中都有所体
现,
占有一定的比重。
就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性而言,它讲究对主体深刻的情感体
验,
与现实生活中所常见到的悲剧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进入审美领域的悲剧
一般都通过主体个人生命的摧残、
毁灭乃至不幸遭遇,
彰显出 主体在精神上的不
屈不挠和坚强。


中国与西方在悲剧精神方面具有不同的 传统。
同是悲剧性,
中西方对它的性质界
定、
对它的主观感受和认识是个不相 同的。
这源于双方不同的文化根源。
抛开导
致这种不同属性和不同感受认识的缘由,< br>但就美感表现、
美的性质而言,
西方作
品多

悲怆

,中国作品则多

悲伤

或者

伤感
”< br>。西方的悲剧美是要给人当头一棒,
悲的尤其彻底和淋漓。
而中国音乐作品在悲剧的感受 方面是以一种

哀怨



哀惋

方式体 现出来,也恰如此,

哀怨

成为中国悲剧性音乐作品中最普遍的情感基调< br>和陈述方式。藉此,笔者将这种在音乐作品里所寄寓和渲染的

感伤



哀怨


情感基调称为悲情。之所以这种作品能打动人,抛开形 式,单看内涵或内容,完
全是因为它的悲情美。


与典雅的作品娓娓道来的 形式相比,
悲情的音乐作品则要大起大落,
极具情感冲
击力和爆发力。
音乐作 品在结构上多宏大,
形式铺排巧妙复杂,
节奏快慢起伏搭
配,时而似佳人悲泣,凄楚悱 恻;时而象暴雨将临,情感挥洒淋漓尽致。尤其是
刻画古代女子心境与情绪的作品,
充分把古筝 在表现腔韵方面的优势给发挥了出
来。《和番》、《落院》中陈杏元的愤懑独白、《汉宫秋月》中宫女的 凄凉心境
俨然是古筝左手技法的诉说和吟唱功能的范例。

培训通知-


培训通知-


培训通知-


培训通知-


培训通知-


培训通知-


培训通知-


培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