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鉴赏
别妄想泡我
613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06: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因数和倍数-
最全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 br>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 br>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
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 表现力
的语言。
2.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
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考点解读
一、题型归纳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
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 br>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
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 生答题
不规范,
容易漏掉一些要点,
以致于只能
“意会”
而不能有效 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
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1.
品味炼字类
题型一
(1)
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
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考
策略
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
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
及 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
面去把握它的内涵。解答修辞的效果时,
(炼字
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
xx
修辞方法。分
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 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
不
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
答题步骤
(
1
)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
2
)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
(
3
)绘画面,即烘托了
xx
的意境;
(
4
)写感情:表达了
xx
感情、传达了
xxx
的思
想。< br>
品味词语答题格式
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
运用了……的修
辞,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
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
1.
(2017·岳阳)阅读徐俯的《春游湖》
,完
成 下列题目。
(
2
分)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风断桥②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
[
蘸]zhn ②[断桥
]
指湖水浸过桥面
问题:
“夹岸桃花蘸水开”
中的
“蘸”
字用得好。
请做简要分析 。
答:
“蘸”字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桃花开得繁密的景象 ,
也写出了桃花娇艳欲
滴的美丽。
所以在
“夹岸桃花蘸水开”
这句诗 中,
“蘸”字用得很好。
题型二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解题步骤
(
1
)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
2
)
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
3
)
展开想象和联想,把 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
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
4
)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
样的意境。
答题格式
某词
(
或某字
)
好,
有......
之意,
(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
......
,表达 了诗人
......
的情感。
例
2.
(2017·咸宁市 )阅读杜甫《望岳》
,回答
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
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
2
分)
答:
“割”字描绘出了 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
断,形成的两种不同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的高
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
名句赏析类
题型
(
1
)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
2
)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
因。
(
3
)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答题前先判断出诗句的类型,从景、情、理三方
面分析。一般来说,诗句具有这三种类型,分别
如下:
(
1
)写景:景重,情浓,意淡。如果是写景,
用了xxx
的写景方法,
描绘了
xx
的优美景致等;
景致优美,让人 心怡。
(
2
)抒情:情重,景散,意明。如果是抒情,
思考抒情方 法
(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
、
情感色彩与思想感情等;
情真意浓,
格调高亢。
(
3
)言理:意重、情浓、景淡。
如果是哲理,
思考
理
-
趣的融合、哲理给人的启示和思考等。
蕴含哲理,气人心智。
描写类
答题格式一:
A
、
本诗在描写上成功的运用了……
描写,
写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
,烘
托了诗人……感情。
B
、本 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
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动静结
合、虚实相生)
, 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
了诗人……的感情。
抒情方法
答题 格式二:这句话运用了……抒情手法,全诗
主要写出了……(诗句内容解说)
,抒发了……情感,
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抒发得……
(用术语)
。
修辞类
答题格式三:本句或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
法,
……(作用)地写出了……(诗句解说即
字面含义)
,
表达了诗人……情感。
例
3
:
(2017·贺州)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问题:
“家书抵万金”传送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
2
分)
“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
贵、
难得,
真切地表达了战乱 中人思念离散亲人、
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 品味语言,
从“烽火连三月”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达了战乱
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 讯的心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想到:战火
已经连续不断地 进行了一个春天,
仍然没有结束。
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
官军 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
至今还未能收复
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
儿女的音信,
他们生死未卜,
也不 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
,含有多
少辛酸、多 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
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
“ 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
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
望 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
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3.
主旨情感类
题型
(1)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思路
借助题目、词前小序、关键词、注释、作者的生
平、作家的风格
(
豪放、婉约、沉 郁顿挫
)
;找诗
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文后附录一:
古代 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主旨类答题格式
这首诗描写了……的
(景象、
风光、
画面等)
,
抒发
(表达、
表现)
……的感情
(情怀、
抱负等)
例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一切景语
皆情语”
,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
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 、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
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
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 所见所闻,
通过这些形
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
思想感情为:< br>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
念之情。
(
意对即可
)
4.
想象描述类
题型
(
1
)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
意境。
(
2
)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
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
描述画面其实就是创造性地合理想象的翻译句
子。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根据诗歌的 语境,
抓住主要景象或形象并概括出这一意象所营造
的氛围特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洁优美 的语
言加以描述,
分析出诗歌表达了诗人
xxx
的思想
情感或给怎样 的启示和思考。
注意
:
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
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回答要具体:
比如不能只说
“表达了感伤的情怀,
应回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br>
例
5.
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
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
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词的下片 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
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100
字以内
)
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
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 ,渐渐的,雨点飘落下
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