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巡山小妖精
683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07: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争渡争渡-
《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中的教学内
容。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在学习长方体、
正方体的特征,
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
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的,
是学生第一次 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学会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计算,是学习容积的基础。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习联系实际的操作活
动,
学习一 些测量和计算知识,
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实际测量和计算一些
物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体积的计算,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
实践,
用于实践的道理,
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并且对学习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 目标:
引导学生去实验推导出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亲身经历
探索知识的过程,
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同时渗透 理论
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理解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②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突破重难点设 想: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
效果,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让学生 观察图形填表,复习归纳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独立归纳出正方 体的体积公式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
8
个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1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境激疑
1
、复习体积的概念。
思考:把一块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中,水面就
上升,这是为什么?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
2
、复习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
学生独立思考,
通过复习体积
指名回答
的概念、单位
等,
使学生进一
步树立空间观
体积概念读一遍
念,
为这一节课
作好铺垫
3
、
复习用多个单位体积的小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
或正方体,计算它的体积的方法。
4
、出示棱长
4
厘米的正方体
分别指名说,读
一读
激励学生上进
好学,
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
让他们积
极主动、
生动活
泼地探索新知
提问:
如果一个正文体不是由单位体积的小正
方体摆成的,如上图,那该怎么办呢?
提问:你想知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宋)
5
、引出并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
二、互动解疑
1
、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用
8
个棱长是
1cm
的小
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 体,说说你是怎样摆
的?它们的体积是多少?
2
、指导学生进行汇报不同的摆法并进行整理。
(归结为两种摆出长方体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
读一读
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学习摆出几种
不
同
的
方
法
进
小组合作,
多给
行整理
学生提供自主
探索平台,
让学
生动手操作实
验,增强实践
性,
拓宽活动空
间,
为每个学生
创造力的发展
提供途径
3
、
学生填出表格后引导学生观察每排个数、
排数、
层数 、总数与长方体长、宽、高、体积之间的关系,
从而小结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4
、提问: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引导学生摆出一个正方体。
)
学生进行汇报
小结
5
、
指导学生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方法
学习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小结: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V=
ɑ·ɑ·ɑ或
V=
ɑ
3
2
小结后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