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620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09: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谜语大全及答案-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什么是爱一个人)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及反思




早发白帝城(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要进行古诗诵读比赛。最近,老师看到
很多同学没事就背古诗呢 ,真好!燕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这么
喜欢古诗,能说出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诗歌最有名吗?(唐朝)


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唐朝,先后诞生
了一大 批优秀的诗人。你们能知道哪些唐朝诗人的名字?



你们刚才所说的诗人 中有一位被称为“诗仙”,
他是谁?
(板
书:李白)



(出示李白画像)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请用一句话把
你搜集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生根据资料自由谈)



李白一生经历很曲折。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 曾经深受皇
帝青睐,经常出入宫廷。但是,由于受权贵们的排挤,他始终没
有得到重用,只好离 开京城长安。后来,因为受到牵连,他蒙冤
获罪,要从湖北江陵被流放到很远很远、荒无人烟的夜郎城。
(声
音低沉)江陵地势险要,只有沿着水流湍急的长江三峡逆流而上。
(点击课件,展 示小船慢慢移动的画面)一路上,他的心情极其
悲伤。他走呀走呀,当小船慢慢地,慢慢地行到白帝城时 ,李白
突然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声音激动)他被赦免了,可
以重新获得自 由了!欣喜若狂的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决
定清早就从白帝城出发,返回江陵。
(动画显 示小船迅速返回)途
中,他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早发白帝城》

(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就和我们班同学一起学习这首——(齐读)
《早发
白帝城》
。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李白清
早从白帝城出发。< br>)



二、读通诗歌



1< br>、请大家看着大屏幕,静静地听老师来读这首古诗。
(课件
播放古诗,范读。




2
、想自己读读这首诗歌吗?请看着大屏幕,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读诗,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3
、指名读诗歌后评价: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4
、诗中有好几个多音字,你们看见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先
后点击“发”“朝”“还”“重”“ 间”几个字,引导学生用多
音字的不同音组词。重点理解“朝”在读“zhāo”时的意思,理
解“发”在题目中的意思。




谁愿意再来读?



5
、一起来读吧!
(齐读)



三、感悟诗意



1
、诗中写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把书翻 到
47
页,一行一行认
真读,看自己能读懂什么,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一定会有好多收获。请在小组里说
一 说,也把不明白的问题和小组的同学议一议。



(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充分 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组了解学生
讨论情况,同时给予指导。




3
、刚才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哪个同学来跟大家说说你读懂
的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 ,如果你刚好有不懂的词语,你可以向
他请教;如果你跟他意见不同,就赶紧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学生汇报学习相应诗句并出示相应资料,学生先回答
哪一行 诗句,便先学习那一行,但是应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去
理解,并根据“离开时”和“沿途中”来体会, 不能孤立地学习
某一行。




①“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晨诗人辞别彩云缭绕的白帝城。

你读懂了什么?(该生回答后,问其他学生:这句中你有不 明白
的吗?可以向他请教。重点理解“辞”的意思,以及白帝城的高
好美)这一行写的是李白离 开白帝城时看到的景象。能不能用手
中的笔将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呢?(生在纸上画,指名上黑板画)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么画?(学生介绍,与诗句对比,抓
住“彩云间”来感受白帝城的高和美 )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
来看一看白帝城的照片
(课件展示白帝城图片
1

白帝城在山的什
么位置?(山顶,山的最高处)请你读出城的高来!
(指名读,比赛读)
(图片
2
)红日初升,苍翠的群山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
彩色的 云霞环绕着这个位于高山之巅的小城,那么迷人又那么壮
丽!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朝辞
/
白帝
/
彩云间↗↗)



②千里江陵一日还( 诗人乘着船一天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
陵)
(一生说完自己的理解并与有疑问的学生交流之后,
教师介绍)
白帝城在重庆奉节县东,江陵在湖北,两地相距
1200
里,因此 诗
中说“千里江陵”
(板书:
千里)
“还”是指什么——“回来”,
“一日还”(板书:一日还)是说——(一天就回来了)
,千里之
遥一日就返回,从这里你感受 到了什么?(船行得很快,同时也
反映了诗人回江陵的急切心情。

试着把船行之快和 诗人的急切心
情读出来(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③两岸猿声啼不住(三峡两岸,猿猴的叫声不绝于耳。

(交
流之后投影出示“啼 ”字)这个字念什么?在哪里见过它?怎么
记住它?“啼”就是——叫。“两岸猿声啼不住”,你从这不 住
的声音中感受到了什么?(猿猴很多;船行很快,来不及看清楚
两岸的景物,只听到猿猴的叫 声……)各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老
师建议你把这行诗和下一行联系起来读,你应该会有新的感悟。
(自由读三、四行诗)



谁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说说?(两岸猿猴的叫 声还没有落,
小船已经飞快地驶过万重青山)可见诗人的小船是多么的快!



④轻舟已过万重山还能从哪个词语看出船很快?(点击“轻
舟”)怎么读出船的轻快 ?请大家想象着飞快的小船再读一读这
行诗,看能不能感受到诗人的心情。
(诗人很高兴)你从 哪儿看出
来的?
(“轻舟”一词)
可以把这个词换成“小舟”吗?
(不行,< br>因为小舟只能说明船很小,不能说明船轻快,更不能说明作者的
心情。
)是的,轻舟比小 舟更能表明作者的心情是——(轻松、高
兴、
欢快……)
那我们就带着高兴、
轻松的心情来读读这行诗。
(指
名读、范读、齐读)



真有一万座山吗?(这里是指山很多,数不清,是用了夸张
的手法)你真了不起,都懂得夸张手法!在李 白的诗中常常用到
这样的写法,谁能举例子说说?(学生说)同学们的诗词积累可
真丰富!(课件出示并齐读以下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白发三千丈,缘愁
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有意把事物说得比实际
大很多很多 或者小很多很多,
这就是夸张。
这里诗人用“万重山”
来突出地表现三峡两岸一座山连 着一座山,
绵延不断的壮观景象。
(板画:山)能读出山的多吗?



(播放三峡录像)看,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两岸重峦叠
嶂,危峰兀立;山上林青 木秀,郁郁葱葱;林间猿猴攀援长啸,
叫声在空谷中回荡,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孩子们,想象着你就< br>是一千二百多年前重获自由的诗人李白,正乘一叶扁舟,从这幅
美景中飞快地驶过,你会是什么样 的心情呢?(高兴、轻松、愉
快)



那就带着你的高兴,带着你 的轻松,再读读这两行诗!
(自由
读,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小结:这两行诗歌写出了诗人返回江陵途中看到的景象,让
我们既感受到了三峡的美景,又体会 到了诗人轻松喜悦的心情。
(板书:轻松愉快)



好心情给诗人 带来了灵感,也成就了这首千古名诗。带着高
兴和愉快的心情把这首诗再完整地读一遍!
(齐读 )



四、质疑解疑



刚才你们做记号的地方现在都清楚了吗?谁还有不懂的?
(师生再次交流)



五、想象意境



1
、带着我们交流的感受一边轻声吟诵,一边想象诗歌中描写
的景象。



2
、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大家听听吧。
(指名几个学生自

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语大全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