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大全)
余年寄山水
729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10: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突破自我-
第一篇
数与代数
第一节
数与式
一、实数
1.
实数的分类:整数(
包括
:
正整数、
0
、负整数
)
和
分 数
(
包括
:
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
)
都是
有理数
.
如
:
-
3, ,0.231,0.737373
…
, ,
等;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
无理数
.
如
:
π
, , 0.1010010001
…
(
两个
1
之间依次多
1
个
0)
等
.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
实数
.
2.
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
绝对值
:在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 数
a
的绝对值,记作∣
a
∣。正数的绝对值
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 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
。如
:
丨-
_
丨
=
;丨
3.14
-
π
丨
=
π
-
3.14.
4.
相反数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a
的相反数是
-a
,
0
的相反 数
是
0
。
5.
有效数字
:一个
近似数
,
从左边笫一个不是
0
的数字起
,
到最末一个数字止
,
所有的数字
,
都叫
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如
:0.05972
精确到
0.001
得
0.060 ,
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
6,0.
6.
科学记数法
:把 一个数写成
a
×
10
n
的形式
(
其中
1< br>≤
a<10,n
是整数
),
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
数法
.
如
:407000=4.07
×
10
5
,0.000 043=4.3
×
10
-
5
.
7.
大小比较
:正数大于
0
,负数小于
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
8.
数的乘方:
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9
.
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
x
的平方等于
a,
即
x
2
=a
那么这个数
a
就叫做
x< br>的平方根(也叫
做二次方根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0
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
0
本身;
负数没有平方根.
10
.
开平方
: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1
.
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 br>即
x
2
=a
,那么这个正数
x
就叫做
a的
算术平方根,
0
的算术平方根是
0
.
12
.
立方根
:
一般地,
如果一个数
x
的立方等于a,
即
x
3
=a
,
那么这个数
x
就叫 做
a
的立方根
(也
叫做三次方根)
,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 br>;
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0
的立方根是
0
.
13
.
开立方
:求一个数
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14
.
平方根易错点
:(
1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不分,如
64
的平方根为士
8
,易丢掉-
8
,而
求为< br>64
的算术平方根;
(
2
)
的平方根是士
,误认为
平方根为士
2
,应知道
=2
.
15.
二次根式:
(1)
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二次根式
.
16
.
二次根式的化简:
17
.
最简二次根式应 满足的条件
:(
1
)被开方数的因式是整式或整数;(
2
)被开方数 中不含
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18
.
同类二次根式
: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
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9
.
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
20
.
.
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
:(
1
)
二次根式相加减
,先把各 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
同类二次根式,
防止:
①该化简的没化简;
② 不该合并的合并;
③化简不正确;
④合并出错.
(
2
)
二次 根式的乘法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
运算结果一定写成最简二次根式
或整式.
21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
值相等时和为
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 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
绝对值;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22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3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 何数与
0
相乘,积仍为
0
.
24
.有理数除法法 则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
除以任何
非
0
的数都得
0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26
.有理数的运算律
:
加法交换律:
为任意有理数
)
加法结合律:
(a+ b
)
+c=a+(b+c)(a, b,c
为任意有理数
)
二
.
代数式:
(
1
)
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 字母也
是代数式。
(
2
)同类项:是指所含字母相同 ,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
数相加作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
.
整式
1.
幂的运算性质:
①同底数幂 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
m
、
n< br>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
≠
0
,
m
、
n
为正整数,
m>n< br>);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
n
为正整数);
④零指数:
(
a
≠< br>0
);⑤负整数指数:
(
a
≠
0
,
n
为正整数);
2.
整式的乘除法
:
①几个单项式相 乘除
,
系数与系数相乘除
,
同底数的幂结合起来相乘除
.
②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
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个项
.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
用一个多
_
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 式的每一项
.
④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
将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
.
⑤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
;
⑥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
2< br>倍,即
3
.分解因式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 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4
.分解因式的方法
:
⑴提公团式法:如果一个多 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
从而
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 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⑵运用公式法:公式
;
5
.
分解因式的步骤
:
分解因式 时,
首先考虑是否有公因式,
如果有公因式,
一定先提取公团式,
然后再考虑 是否能用公式法分解.
6
.分解因式时常见的思维误区:
⑴
提公因式时,其公团式应找字母指数最低的,而不是以首项为准.
⑵
提取公因式时,若有一项被全部提出,括号内的项“
1
”易漏掉.
⑶
分解不彻底,如保留中括号形式,还能继续分解等
四
.
分式
1
.分式
:整式
A
除 以整式
B
,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
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式.
注:(
1
)若
B
≠
0
,则有意义;(
2
)若
B=0
,则无意义;(
2
)若
A=0
且< br>B
≠
0
,则
=0
2
.分式的基本性质< br>: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
变.
3
.约分
: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团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 br>4
.通分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 式的通
分.
5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
)异分母的
分式相加减, 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进行计算.
6
.分式的 乘除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
的分母;两 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7
.通分注意事项< br>:(
1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应为各分母系救的最小公
倍 数与所有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2
)易把通分与去分母混淆,本是通分,却成了去
分母,把分式中的分母丢掉.
8
.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 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9
.对于化简求
值的题型要注意解题格式,要先化简,
第二节
方程与不等式
一、一元一次方程
1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
.一 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1
(次)系数不为
0< br>,这样的方程
叫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
ax
+
b=0
(< br>a
≠
0
)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
二、二元一次方程(组)
1
.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 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
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组.
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 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解.
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
(
1
)
代人消元法
: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一 把“二元”变为“一元”,主要步骤是,
将其中一个方程中
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 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人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
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 方程,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人消元法,
简称代人法.
(
2
)
加减消元法
:通过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这种解 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三、分式方程
1
.分式方程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
①去分母
,
化为整式方程
;< br>②解整式方程
;
③验根
;
④下结论
.
3
.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
:⑴
增根的产生:分式方程本身隐含着分 母不为
0
的条件,当把分
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方程中未知数允许取值的范围扩大 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
根恰好使原方程中分母的值为
0
,那么就会出现不适合原 方程的根
l
增根;⑵
验根:因为解
分式方程可能出现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四、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 的最高次数是
2
,且系数不为
0
,这样的方程
叫一元二次方
程.一般形式:
ax
2+
bx+c=0(a
≠
0
)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⑴
配方法
:配方法 是一种以配方为手段,以开平方为基础的一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c=0(k
≠
0
)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二 次项系数为
1
,即方程
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即使方程的左边为二次项和一 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
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一半的平方;④化原方程为
(x+m
)
2
=n
的形式;
⑤如果
n
≥
0
就可以用两边开平方来求出方程的解;如果
n=
<
0
,则原方程无 解.
⑵
公式法
: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出一 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
它是通过配方推导出来的.
一
2
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 式是
(b
-
4ac
≥
0)
⑶
因式分解法
: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它的理论根
据是 两个因式中至少要有一个等于
0
,因式分解法的步骤是:①将方程右边化为
0
;②将方
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
每个因式等于
0
,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
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⑴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 般形式中要注意,
强调
a
≠
0
.因当
a=0
时,不 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
元二次方程.如关于
x
的方程(
k
2
-
1
)
x
2
+2kx+1=0
中,当
k=
±
1
时就是一元一次方程了.
⑵
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 次方程时应注意:
①化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②确定
a
、
b
、
c
的值;③求出
b
2
-
4ac
的值; ④若
b
2
-
4ac
≥
0
,则代人求根公式,求出< br>x
1
,x
2
.若
b
2
-
4a<
0
,则方程无解.
⑶
方程两边绝不能随便约去含 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如-
2(x
+
4)
2
=3
(
x
+
4
)中,不能随便约
去(
x
+
4
)
⑷
注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使用配方法(除特别要求外)但又必须熟练掌 握,解一元二
次方程的一般顺序是:
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
五、一元一次不等式
(
组
)
1
.不等式
: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
2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
(或减 去)
同一个整式,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
2
)
不等式的两边 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
以(或除 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
.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
.不等式的解集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5
.解不等式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6
. 一元一次不等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1
,系数不为零的不等 式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7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易错点
:(
1
)不等式两边部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负数
时,不等号的
方向要
改变
,
这是同学们经常忽略的地方,
一定要注意;
(
2
)< br>在不等式两边不能同时乘以
0
.
8
解一元一次不 等式的步骤
:①去分母,②去话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
1
9
.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可负整数解等特解,可先求出这个不等式的所有解,再从中找出所
需特解.< br>
10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 ,就组成一个一
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
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12
.解不等式组
: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1 3
.不等式组的分类及解集
(a
<
b
)
.
1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
(
1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
2
)利用数轴或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的解。
第三节
函数
一
.
平面直角坐标系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
(
1
)在 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
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 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
叫做
x
轴或横轴, 铅直的数轴叫做
y
轴或纵轴,
x
轴和
y
轴统称坐标轴,它们 的公共原点
O
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
象限
:
二
.
一次函数
1
.一次函数
:若两个变量
x
、
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
y=kx
+
b(k
、
b
为常数,
k
≠
0
)的形式,
则称
y
是
x
的一次函数
(x
是自变量
,y
是因变量〕特别 地,当
b=0
时,称
y
是
x
的正比例函
数.
2
.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是经过点< br>(0
,
b),(
-,
0
)的一条直线,正比例
函数
y=kx
的图象原点
(0
,
0
)的一条直线,如下表所示.
3.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y=kx+b(k
、b
为常数
k
≠
0)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b
是直 线与
y
轴的交
点的纵坐标
).
当
k>0
时
,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
当
k<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
减小
(< br>直线从左向右下降
).
特别
:
当
b=0
时
, y=kx_
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y
与
x
成正比例
),
图象必过
原点;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是由正比例函数
y=kx< br>的图象沿
y
轴向上(
b>0
)或向下
(b<0)
平< br>移的到一条直线
,
三
.
反比例函数
1.
定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函数成为
反比例函数
2.
图象和性质
:
利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
可以画出反比例函数的 图象,
它的图象是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
y=
具有如下的性质(见下表)①当< br>k
>
0
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 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加而减小;②当
k
<
0
时,函数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上升,也就是在每 个象限内,
y
随
x
的
增加而增大.
四
.
二次函数
1.
定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函数称为
二次函数
2.
图象和性质
:
函数
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
y
轴的抛物线;
①开口方向:当
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
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②对称轴:过点(
且平行于
y
轴的直线;③顶点坐标(
;
④增减性:当
a>0
时,如果
,则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如果
,则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a<0
时,如果
,则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
,则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3
.图象的平移
:将二次函数
y=ax
2
(a
≠
0
)的图象进行平移,可得到
y=ax
2
+
c
,< br>y=a(x
-
h)
2
,
y=a(x
-
h)< br>2
+
k
的图象.
⑴
将
y=ax
2
的图象向上
(c
>
0
)或向下
(c< 0
)平移
|c|
个单位,即可得到
y=ax
2
+
c
的图象.其
顶点是(
0,c
)
形状、对称轴、开口方向与抛物线
y=ax
2
相同.
⑵
将
y=ax
2
的图象向左(
h<0
)
或向右
(h
>
0
)
平移
|h|
个单位,即 可得到
y=a(x
-
h)
2
的图象.
其
顶点是(< br>h
,
0
),对称轴是直线
x=h
,形状、开口方向与抛物线< br>
y=ax
2
相同.
⑶
将
y= ax
2
的图象向左
(
h<0
)
或向右
(h
>
0
)
平移
|h|
个单位,
再向上
(k>0)或向下
(k<0)
平移
|k|
个单位,即可得到
y=a(x-
h)
2
+k
的图象,其顶点是(
h
,
k< br>),对称轴是直线
x=h
,形状、
开口方向与抛物线
y=ax
2
相同.
4.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
:
(
1
)一元二次方程
就是二次函数
当函数
y
的值为
0
时的情况.
(
2
)当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
x
轴有两个交点时,则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
x
轴有一个 交点时,
则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二次函数
y
=
ax
2
+ bx+c
的图象与
x
轴没有交点时,则一元二次方程
没有实数根.
第二篇
空间与图形
第一
节
图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