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大全

绝世美人儿
720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10: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什么的春雨-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exceptionally)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


一、质点的运动(
1

------
直线运动

1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平均速度
V

=
S
/t
(定

式)




















2.
有用推论
V
t
2
-V
o
2
=
2
as

3.
中间时刻速度

V
t/2
=V

=< br>(
V
t
+
V
o
)/2
















4.
末速度
V
t
=V
o
+at

5.
中间位置速度
V
s/2
=[(V
o
2
+V
t
2
)/
2
]
1/2
















6.


S=
V

t=
V
o
t + at
2
/
2
=V
t/2
t

7.
加速度
a=(
V
t
-
V
o
)/t



V
o
为正方向

a

Vo
同向
(
加速
)
a>0

反向则
a< 0


8.
实验用推论
Δ
S=aT
2



Δ
S

相邻连续相等时间
(
T)内位移之差

9.
主要物理量



:
初速
(
V
o
):
m/s








加速度
(
a)
:
m/s
2






末速

(V
t
)
:
m/s

时间
(
t)
:

(s)





位移
(S):


m





路程
:




速度单位换算:
1
m
/s=3.6K
m
/h
注< br>:
(1)
平均速度是矢量。
(2)
物体速度大
,
加速 度不一定大。
(3)
a=(
V
t
-
V
o
) /t

是量度式

不是决定式

(4)
其它相关内 容:质点
/
位移和路程
/s--t

/v-- t

/
速度与速率
/

2)
自由落体

1.
初速度
V
o
=
0 2.
末速度
V
t
=gt

3.
下落高度
h =gt
2
/2
(从
V
o
位置向下

算)< br>

4.


V
t
2
=
2
gh

:(1)
自由落体
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 规律


(2)
a=g=
9.8

10m/s

重力加速度 在
赤道附近较小
,
在高山处比平地小,
方向

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
位移
S=V
o
t-
gt
2
/
2


















2.
末速度
V
t
=
V
o
-

gt


g=9.8

10m/s
2


3
.
有用推

V
t
2
-V
o
2
=-2g
S













4 .
上升最大高度
H
m
=V
o
2
/2
g (
抛出点算起)

5.
往返
时间
t=
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
时间



:(1)




:
是匀

速直
线 运动
,以向上

正方向,
加速度取
负值。
(2)
分 段

理:






运动
向下

自由落体
运动

具有

称性 。
(3)
上升与下落

程具有

称性
,
如 在


速度等

反向等。

2
初高中物 理教案
|
课件
|
试卷
|
试题
|
教学设计< br>|
说课
|
同步
|
论文
|
课件定做
|
参考资料
|
教学图片等新课标物理资源!





二、质点的运动(
2

----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
平抛运动

1.
水平方向速度
V
x
=
V
o






2
.
竖直
方向速度
V
y
=
gt

3.
水平方向位移
S
x
=
V
o
t




4
.


方向位移(
S
y
)=gt
2
/
2
5.
运动时间
t=(2
S
y
/g

1/2


(
通常又表示

(2h/g)
1/2
)
6.合速度
V
t
=(
V
x
+
V
y
)
1/2
=[
V
o
+
(g
t)
2
]
1/2

2
2
2
合速度方向

水平< br>夹

β
: t
g
β
=
V
y
/V
x
=
gt/V
o
7.
合位移
S=
(
S
x
2
+
S
y
2
)
1/2
,
位移方向

水平


α
:
t
g
α
=
S
y
/
S
x

gt/2V
o

注:
(1)
平抛
运动
是匀

速曲
线运动
,加速度

g
,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
直 线运动
与竖直
方向的自由落体
运动
的合成。
(2)
运动时间 由下落高度
h(S
y
)
决定与
水平抛出速
度无
关< br>。

3

θ与
β




t
g
β

2
t
g
α



4

在平抛
运动

时间
t
是< br>解
题关键。
(5)
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
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
(
加速度
)
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
)匀速圆周运动

1.
线
速度
V=
s< br>/
t=2
π
R
/T





















2.
角速度ω
=
Φ
/t=2
π
/T=2
π
f
< br>3.
向心加速度
a=
V
2
/R=
ω
2
R
=
(
2
π
/T)
2
R
4.
向心力
F

=m
V
2
/
R
=m
ω
2
R
=m(
2
π
/T)
2
R

5.
周期
与频

T=1/
f
6.
角速度
与线
速度的


V=
ω
R

7.
角速度
与转
速的


ω
=2
π
n




(

处频



速意

相同
)
8.
主要物理量及

位:





(S):

(m)



角度
(
Φ
)

弧度

r
ad
)< br>



f

:赫

Hz


周期(
T
):秒(
s






速(
n
):
r
/s



半径
(R):
米(
m






线
速度(
V
):
m/s


角速度(
ω
):
r
ad/s




向心加速度:
m/s
2

注:(
1
)向 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

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
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

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
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初高中物理教案
|
课件
|
试卷
|
试题
|
教学设计
|
说课
|
同步
|
论文
|
课件定做
|
参考资料
|
教学图片等新课标物理资源!


3)
万有引力

1.

普勒第三定律
T
2
/R
3
=
K(=4
π
2
/GM)


R:

道半径


T

:
周期


K:
常量
(

行星

量无

)
2.
万有引力定律
F=Gm
1
m
2
/
r< br>2














G=
6.67
×
10
N
·
m
2
/kg
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11
3.
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GMm/R
2
=mg




g=GM/R
2







R
:
天体半

(m)

4.



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
1/2



ω
=(GM/R
3
)
1/2




T=2
π
(R
3
/GM)
1/2
5.
第一
(
二、三
)
宇宙速度
V
1
= (g

r

)
1/2
=
7.9
Km/s



V
2
=
11.2
Km/s





V
3
=
16.7
Km/s

6.
地球同 步卫星
GMm/(R+h)
2
=m4
π
2
(R+h)/T< br>2




h

36000 km

h: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1)
天体
运动
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
F

=
F
万 。
(2)

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


量密度等。(3)
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

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



道半径



,



小、



大、速度
变< br>大、周期

小。
(5)
地球

星的最
环绕
速度和最小

射速度均

7.9K
m
/S




三、力(常见的力、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常见的力

1.
重力
G=mg
方向

直向下
g=
9.8
m/s
2


10
m/s
2

作用点在重心



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
胡克定律
F=k
X



方向
沿




方向







k


度系数
(N/
m
)


X
:形


(
m
)
3.


摩擦力
f=
μ
N


与物体相
对运动
方向相反



μ
:摩擦因数



N
:正


(N)

4.

摩擦力< br>0

f


f
m



与物体相
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f
m

最大静摩擦力

5.
万有引力< br>F=Gm
1
m
2
/
r
2





G=6.67
×
10
N
·
m
2
/kg
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11
6.



F=KQ
1
Q
2
/
r
2



K=9.0
×
10
N
·
m
2
/C
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9
7.
电场

F=E
q E

场强
N/C


q



C




荷受的
电场
力与
场强
方向相同

8.
安培力
F=B
I
Lsin
θ


θ

B

L









L

B

:
F=B
I
L




B
//L

:
F=0

9.

仑兹

f=
qVB
sin
θ

θ

B

V





V

B


f=qVB



V//B

:
f=0
初高中物理教案
|< br>课件
|
试卷
|
试题
|
教学设计
|
说 课
|
同步
|
论文
|
课件定做
|
参考资料< br>|
教学图片等新课标物理资源!



:(1)
劲< br>度系数
K


簧自身决定
(2)
摩擦因数
μ
与压
力大小及接触面

大小无

,由接触
面材料特 性

表面状况等决定。
(3)f
m
略大于
μ
N


一般
视为
f
m

μ
N
(4)
物理
量符号及




B
:磁感


(T)


L
:有效


(
m
)

I:< br>电



(A)

V

带电

子速度
(
m
/S),
q:
带电
粒子(
带电
体)


(C)

(5)
安培力与洛
仑兹
力方向均用左手定

判定。

2
)力矩

1.
力矩
M=FL


L

对应
的力的力臂,指力的作用
线

转动轴


)的垂直距

2.
转动
平衡条件



M
顺时针
= M
逆时针












M




N
·
m


N
·
m

J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同一
直线
上力的合成


同向
:
F
=
F
1
+
F
2




反向:
F
=
F
1
-F
2


(F
1
>F
2
)



2.
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
1
2
+F
2
2
+2F
1
F
2
cos
α
)
1/2




F
1

F
2

:
F=(F
1
2
+F
2
2
)
1/2








3.
合力大小范





|F
1
-F
2
|

F

|F
1
+F< br>2
|



4.
力的正交分解
F
x
=Fcos
β


F
y
=Fsin
β




< br>β

合力与
x






tg
β
=F
y
/F
x

注:
( 1)

(
矢量
)
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

形定< br>则
。(
2
)合力与分力的

系是等效替代


,
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
,
反之也成立。
(3)
除 公式法外,也可用作

法求解
,



选择标

格作


(4)
F
1

F
2
的值
一定

,
F
1

F2



(
α

)
越大合力越小。< br>(
5

同一
直线
上力的合成,可
沿直线
取正 方向,用正

号表示力的方向,化成代数

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
第一运动定律
(
惯性定律< br>)

物体具有惯性,

保持
匀速

线运动< br>状
态或静止


,

到有
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

态为
止。

2.
第二运动定律:
F

=ma


a=F

/m








a
由合外力决定
,
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
第三运动定律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
F

F
′各自作用在对方,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初高 中物理教案
|
课件
|
试卷
|
试题
|
教学设 计
|
说课
|
同步
|
论文
|
课件定做
|
参考资料
|
教学图片等新课标物理资源!


4.
共点力的平衡
F

=0


二力平衡













5.
超重:
N>G




失重:
N

:
平衡 状

是指物体

于静上或匀速度直
线


,
或者是匀速
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
简谐振动
F=-KX



F
:
回复力



K
:
比例系数



X
:
位移



负号表示
F

X

终反向


2.
单摆周期
T=2
π
(L/g)
1/2



L
:
摆长
(
m
)


g
:

地重力加速度






成立条件
:
0
摆角
θ
<5

3.
受迫振动频
率特
点:
f=f
驱动力







4.
发生共振
条件
:f
驱动力
=f


共振的防止和
应用
A140
5.
波速公式
V=S/t=
λ
f=
λ
/T







程中

一个周期向前

播一个波
长。

6.
声波的波速
(
在空气中)
0
℃:
332m/s 20

:344m/s 30

:349m/s (
声波是纵波
)

7.


生明

衍射条件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

小,或者相差不大。

8.
波的干

条件




列波

率相同










*(
相差恒定、
振幅相近、


方向相同)

注:

1

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


2



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
谷相遇



弱区

是波峰

波谷相遇

。(
3
)波只是

播了振

,介

本身不随波




,

传递
能量的一

方式。(
4
)干
涉与
衍射是波特有。
(5)
振动图象与波动 图
象。


六、冲量与动量
(
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


P=mV

P
:


(Kg/S)


m:


(Kg)



V:
速度
(m/
S)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
冲量
I
=Ft


I:
冲量
(N
·
S)




F:
恒力
(N)


t:
力的作用
时间
(S)






方向由
F
决定

4.

量定理
I
=
Δ
P




Ft
=
mVt - mVo




Δ
P
:




Δ
P=mVt -
mVo




是矢量式

5.

量守恒定律P


=P












P=P










m
1
V
1
+m
2
V
2
= m
1
V
1

+
m
2
V
2




初高中物理教 案
|
课件
|
试卷
|
试题
|
教学设计
|
说课
|
同步
|
论文
|
课件定做
|参考资料
|
教学图片等新课标物理资源!


6.
弹< br>性


Δ
P=0

Δ
E
K
=0





(即系



量和

能均守恒)

7.





Δ
P=0

0 <
Δ
E
K
<
Δ
E
Km




Δ
E
K


失的






E
Km


失的最大



8.
完全非




Δ
P=0

Δ< br>E
K
=
Δ
E
Km






(



在一起成一整体
)
9.
物体
m
1

V
1
初速度

静止的物体
m
2



性正

(

教材
C158):
V
1

=(m
1
- m
2
)V
1
/(m
1
+m
2
)
















V
2

=2m
1
V
1
/(m
1
+m
2
)

1 0.

9
得的推

-----



性正
碰时
二者交

速度
(

能守恒 、

量守恒
)
11.
子弹
m
水平速度
V
o
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
M
,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
机械能损失
E




E

=mV
o
2
/2-(M+m)Vt
2
/2=fL
相对


V
t
:
共同速度








f
:
阻力

注:
(1)< br>正

又叫



撞,速度方向在它
们“中心


连线


(2)
以上表
达< br>式除

能外均

矢量


,
在一< br>维
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

代数

算(
3
)系
统动
量守恒的条件
:
合外力
为零
或内力
远远
大于外力
,


在某方向受的合外力
为零

则< br>在

方向
系统动
量守恒
(4)




(
时间极

,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
)
视 为动
量守恒
,
原子核衰
变时动
量守
恒。
(5)爆炸


视为动
量守恒,
这时
化学能


为动
能,

能增加。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

W=FScos
α

(定

式)



W
:

(J)

F
:
恒力
(N)


S
:
位移
(
m
)

α
:
F

S





2.
重力做功
W
ab
=mgh
ab




m
:
物体的




g=9.8

10

h
ab

a

b
高度差
(
h
ab
=h
a
-h
b
)

3.
电场力做功
W
ab
=
qU
ab

q:
电量

C


U
ab
: a

b
之间电势差
(V)

U
ab
=U
a-
U
b

4.


w
=UIt

(普

式)



U

电压

V







I:


(A)






t:

电时间
(S)
6.
功率
P=W/t
(



)

P:
功率
[

(W)]

W
:t
时间
内所做的功
(J) t:
做功所用
时间
(S)
8.

车牵
引力的功率
P=FV

P

=FV






P:


功率







P

:
平均
功率

9.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汽车最 大行驶速度
(
V
max
=P

/f)

10.

功率
P=UI

(



)





U
:电路电压
(V)










I

电路电流
(A)
初高中物理教案
|
课件
|
试卷
|
试题
|< br>教学设计
|
说课
|
同步
|
论文
|
课 件定做
|
参考资料
|
教学图片等新课标物理资源!


11.
焦耳定律
Q=
I
2
Rt
Q:
电热
(J)


I:




(A)


R:



(
Ω
)


t:

电时

(

)
12.
纯电


路中
I=U/R


P
=UI=U
2
/R=I
2
R



Q=W
=
UIt=U
2
t/R=I
2
Rt

13.


E
k
=
mv
2
/
2






E
k
:


(J)




m
:物体


(Kg)



v
:
物体瞬



(m/s)

14.
重力


E
P
=mgh

E
P
:
重力


(J)

g
:
重力加速度


h
:
竖直
高度
(
m
)
(



能点起
)
15.
电势
能ε
A
=
qU
A




ε
A
:
带电
体在
A
点的电势

(J)


q
:


(C)




U
A
:A
点的
电势
(V)
16.
能定理
(

物体做正功
,
物体的

能增加)



W

= mV
t
/
2
- mVo
/
2


W

=
Δ
E
K

W

:
外力

物体做的














Δ
E
K
:




Δ
E
K
=( mV
t
/
2
- mVo
/
2)
17.
机械能守恒定律Δ
E=0



E
K
1+E
P
1=E
K
2+ E
P
2




mV
1
2/
2
+mgh
1
=mV
2
2
/
2+
mgh
2

18.
重力做功

重力
势< br>能的


(
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

能增量的
负值
)
W
G
= -
Δ
E
P


:(1)
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
,
做功多少表示能量

化 多少。

2

O

α
<90

做正功;
90
<
α

180




功;
α
=90
o
不做功
(
力方向

位移
(速度)
方向垂
直时该
力不做功
)< br>。


3

重力(

力、
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

重力(

性、

、分子)


少。(
4
)重
力做功和
电场力做功
与路径无关


2

3

式)。(
5
)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
力(

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 br>动
能和

能之




(6)< br>能的其它



6
-19

:1
K Wh
(

)=3.6
×
10
J


1eV=1.60
×
10
J

*

7< br>)
弹簧弹性势能
E=KX
2
/2


O
0
O
O
2
2
2
2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
阿伏加德

常数N
A
=6.02
×
10
/
mol







2.
分子
直径
数量< br>级
10
-10


23
3.
油膜法

分子
直径
d=V/s






V:

分子油膜的体

(m
3
)






S:

膜表面

(m
2
)

4.
分子

的引力和斥力
(1)

r0






f









F
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2)


r=r
0






f

=f








F
分子力
=0



E
分子 势能
=E
min
(



)

(3)


r>r
0






f

>f








F
分子力

现为
引力
< br>初高中物理教案
|
课件
|
试卷
|
试题
|教学设计
|
说课
|
同步
|
论文
|
课件 定做
|
参考资料
|
教学图片等新课标物理资源!


(4)


r>
10
r
0




f

=f


0



F
分子力

0




E
分子势能

0

5.

力学第一定律
W+Q=
Δ
E



(
做功和热传递,
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在效果上是
等效的
)

W
:
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
(J)

Q
:
物体吸收的热量
(J)

Δ
E
:
增加的内能
(J)

:(1)
布 朗粒子不是分子
,
布朗粒子越小布朗
运动
越明

,
温度越高越

烈。
(2)
温度是分子
平均

能的< br>标
志。
(3)
分子

的引力和斥力同

存在
,
随分子





大而

,

斥力

小得比引力快。
(4)
分子力做 正功分子




,

r
0
处< br>F

=
F
斥且
分子

能最小
(5)
气体膨

,
外界

气体做


W<0

(6)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
势能的总 和。
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分子势能为零。
(7)
能的转化和定恒 定律,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见教材
A195

(8)
r
0
分子

于平衡状
态时,
分子

的距
离。


九、气体的性质

1.

准大气



1atm=
1.013
×
10
5
Pa=76cmHg



(
1Pa=1N/m
2
)



2.

力学温度与

氏温度

T=t
+273



T
:

力学温度
(K



t
:

氏温度
(

)
3.
玻意 耳定律
(
等温

化)
P
1
V
1
= P
2
V
2



PV
=
恒量





P:
气体
压强



V:
气体体


4.

理定律(等容

化)
P
t
=P
o
(1+t/273)




P
o
:

气体
0
℃时

压强





P
1
/T
1
=P
2
/T
2
5.

?
吕萨
克定律
(

压变
化)< br>V
t
=V
o
(1+t/273)

V
O< br>:

气体
0
℃时
的体




V
1
/V
2
=T
1
/T
2
6.
理想气体的状

方程
P
1
V
1
/ T
1
=P
2
V
2
/T
2






PV/T
=
恒量






T
为热
力学温

(K)
7.
*克拉珀

方程
PV=MRT
/
μ

R
=8.31J/mol
·
K

M
:

体的




μ:气体摩
尔质




:(1)
理想气 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





,

温度和物

的量有


(2)
公式
3

4

5

6
成立条件均

一定

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

要注意温度的

位,
t
为摄
氏温度
(

)
,而
T
为热
力学温度
(K)

(3)P--V
图、
P-- T
图、
V--T
图要求熟练掌握。


十、电场

1.
两种电
荷、

荷守恒定律、元


( e=1.60
×
10
C




2.< br>库仑
定律
F=KQ
1
Q
2
/
r
2< br>(在真空中)
*
F=KQ
1
Q
2
/
ε
r
2
(
在介

中)

F
:
点电


的作用力
(N)
K
:


力常量
K=9.0
×
10
N
·
m
2
/
C



Q
1

Q
2
:
两点
荷的


(C)

ε
:介

常数

r:
两点


的距

(
m
)
方 向在它


连线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9
2
-19
初高中物理教案
|
课件
|
试卷
|
试题
|
教学设计
|
说课
|
同步|
论文
|
课件定做
|
参考资料
|
教学图片等新 课标物理资源!

什么的春雨-


什么的春雨-


什么的春雨-


什么的春雨-


什么的春雨-


什么的春雨-


什么的春雨-


什么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