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9课)
巡山小妖精
845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10: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夜行黄沙道中-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
9
课
《古斯三首》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从军行》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
亘 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
再往西,
就是和孤 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
阔地域的长卷,
就是当时 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
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
北边陲的一个鸟瞰,
一 个概括。
第三、
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
情。
“黄沙百战穿金 甲”
,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
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 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
管磨穿,
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
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
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
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
典型环境与人物
感情高度统一,
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
这在本篇中 也有明显的体现。
全
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安史之乱迫使诗人
携家带口流连辗转,
流落到 四川梓州。
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
风
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 成为过去,
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
安定祥和的日子,
想起这些,
诗 人悲喜交加,
欣喜若狂,
喜极而泣,
以轻快活泼、
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 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该诗语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谈话,
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在语言表达上该 诗也没有堆砌的华丽词藻,
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佳作。
陆游是南
宋爱国诗 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壮阔的
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 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他晚年退居山阴,而志
气不衰,
铁马冰河,
时时入梦,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
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
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 切,
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
在这首七绝
四句中尽情地倾吐出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仞、岳”等
5
个生字
,
读准多音字“裳”
,
会写“仞 、岳”等
6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结合注释
,
理解诗句的意思
,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br>,
体会诗人的思想情
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注释
,
理解诗句的意思
,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
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
同学们
,
我们一起来 回忆一下
,
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
,
分别是什么
呢
? (
生答
)
这三首古诗
,
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
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
光。但是
,
你可曾想过
,
在这种和平宁 静生活的背后
,
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
奋战。
(
我们把表现这些 内容的诗
,
称为“边塞诗”
。
)
今天
,
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第
9
课《古诗三首》
。
二、初读课文
,
扫清字词障碍。
1.
齐读三首古诗
,
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
出示生字词
)
着重指导。
2
/
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1)
学生交流识字
,
轮流读词
,
师正音。
(2)
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
。
3.
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
三、再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同学们
,
读完三首古诗
,
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
,
你感受到 了什么
?(
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
,
语言比较严肃
,
注重环境 描写。
)
2.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
,
看看这 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
!
(1)(
出示相关资料
)
了解诗人王昌龄。
(2)
齐读古诗
,
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
,
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3)(
齐读古诗第一、
二句
)
我们知道
,
这是一 首边塞诗
,
诗的第一、
二句
,
集中
写了边塞之景
,
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
?(
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
关
)
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奇丽壮阔
,
苍凉雄浑
)
从这两句诗中
,
你感
受到了什么
?(
讨论探究
:
抓住重点词“暗”
“孤”
)
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
?(
环境
恶劣
;
战争惨烈
;
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
)
现在我们 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
,
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
青海湖上空连绵 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
,
从这
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
)
(4)
如果你是戍边将士
,
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
,
你会想些什 么
?(
快点回家
)
那么
,
诗中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
?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
齐读第三、
四句
)
第三句
主要写了什么
?(
战士身经百战
,
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
)
然而
,
即使战争如此惨烈
,
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不打败敌人
,
誓不返回家乡。
突
出了 戍边将士为了保家卫国
,
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
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 br>豪情壮志。
四、小结。
诗人在描写战争时
,
先描 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
,
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
长期战斗的艰苦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 情。从中
,
我们不难感受到将士们杀敌卫国
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
,
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
【板书设计】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