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
萌到你眼炸
898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13: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励志说说-
围魏救赵
指战国时期的赵、魏两国;原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 魏国国都大
梁(今河南开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邯郸(今河北邯郸)部
队而使赵国得救 。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战国时(公元前
353
年)
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求救于齐国。
齐将田忌、
孙膑率军救赵
,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
引兵直攻魏国。
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
事见《史记
·
孙子吴起列传》
。
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
操既自出,
寨心空虚,
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
操闻之,
必速还;
此孙膑
‘
围魏救赵
’
之计也。
《水浒传》
第六四回:
倘用
‘
围魏救赵
’
之计,
且不来解此处之危,
反去取我梁山大寨,此是必然之理。
歇后语:孙膑救邯郸
——
围魏救赵成语典故:战国策
·
齐策一
·
邯郸
之难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
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邹子曰:不如勿救。
段干纶曰:弗救,则我不利。
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郸,其于齐何利哉!田侯曰:善。
乃起兵,曰:军于邯郸之郊。
段干纶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
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魏也。
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
田侯曰:善。
乃起兵南攻襄陵。
七月,邯郸拔。
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史记
·
孙子 吴起列传》涉及人物:齐:田忌、田婴、孙膑魏:庞
涓、魏惠王、庞葱赵:赵成侯、丕选三十六计三十六 计一语,先于着
书之年,
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
(?
—
公元436
年)
,
及明末清初,
引用此语的人更多。
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
。
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
明
·
施耐 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倘用
‘
围魏救赵
’
之计,且不来解
此处之 危,
反去取我梁山大寨,
如之奈何?孙膑兵法
……
子曰:
吾
…………
孙子曰:毋待三日
……
⑴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
庞涓,
战国时人,
早年曾与孙膑同学兵法,
后被魏惠王任为将军。
简文中庞涓又称庞子。
⑵梁君,指魏国国君惠王(公元前三六九
--
前三一九
年在位)
。
魏国在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故魏
又称梁。
邯郸,赵国国都,今河北邯郸。
⑶带甲,穿有铠甲的士卒,此处泛指军队。
⑷茬丘,地名,其地末详。
⑸齐君,指齐威王(公元前三五六
--
前三二
○
年在位)
。
⑹忌子,即田忌,齐国的将军,曾荐孙膑于齐威王。
⑺卫,国名,原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春秋时迁都帝
丘(今
河南濮阳)
。
⑻平陵,地名。
据下文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
则此平陵应在宋、卫之间。
⑼东阳,地区名。
战邑,指平陵。
意谓平陵是东阳地区
军事上的重要城邑。
⑽
宋,
国名,
原建都商丘
(今河南商丘)
,战国初期迁都彭城
(今
江苏徐州)
。
⑾
市丘,地名,在魏国。
⑿
徙舍,拔营。
走,急趋。
⒀
都,齐国称大城邑为都。
都大夫,治理都的长官。
这里似指那些率领自己都邑军队跟从田忌参加战争的
都大夫。
孰,谁。
⒁
齐城、高唐,齐国的两个都邑。
齐城,疑即齐都临淄,
在今山东临淄。
高唐,在今山东高唐、禹城之间。
⒂
环涂,下文屡见,疑是魏军驻地或将领之名。
一说环
涂即环途,迂回的意思。
⒃
{
车皮
}
,疑借为彼此之彼。
⒄末甲,前锋部队。
围魏救赵本甲,后续部队。
⒅
柀,疑借为破。
⒆
孙膑的意思似是要牺牲不识事的二大夫,使魏军产
生齐军软
弱无能的错觉。
⒇
段,借为断。
意谓把齐城、高唐二大夫带领的军队分
成两部。
(
21)
蚁附,指攻城,形容军士攻城时攀登城墙,如蚂蚁附
壁而
上。
(
22)
挟
{
艹世
}
,一说借为浃渫,形容军队相连不断。
(
23)
术,道路。
意谓齐城和高唐二大夫的军队在行军的道
路上大败。
(
24)
厥,借为蹶(
jue
绝)
,摔倒,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