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句子:语病六大类型五六
温柔似野鬼°
832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14: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冬至作文-
2018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
句子:语病六大类型五
六
类型五
表意不明
清晰明确,
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如果语意令人费解,
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意
思,就会造成表意 不明的错误,容易产生歧义。
第
1
方案
例说表意不明类型
例
1
许多欧洲国家看不上全美职业篮球赛。
[
错因分析
]
< br>“
看不上
”
有两种解释:一是
“
看不到
”
, 二是
“
看不起
”
。
1.
词义不明造成歧义
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是多义的,或某个词组
(
短语
)
的意义不确定,则可能引起歧
义。
如:这本书是黄色的。
分析:
“
黄色
”
既可指颜色,也可指内容含色情成分。
例
2
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 可
以发挥得更好。
[
错因分析
]
“
和
”
可以是连词,说服后跟
“
你
”
一起去的是
“老师
”
;也可以是介词,
被说服的是
“
老师
”
,跟
“
你
”
一起去的是
“
我
”
。
2.
词性不明造成歧义
词性不同,
词的意义也不同。
句中 某个词的词性存在不确定性,
句子就容易产生
歧义。
如:这个粮店的大米保管没有问题。
分析:此例中的
“
保管
”
既可以理解为名词,指仓库、粮店的保藏和管理工作;也
可理解为动词,作
“完全有把握,担保
”
解释。
例
3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
错因分析
]
可理解为
“
巴勒斯坦游击队
/
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
,进攻者
是以色列;
还可理解为
“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
/
是早有准备的
”
,进攻者
是巴勒斯坦游击队。
3.
结构不明产生歧义
同一个句子或短语,
在语法结构上的层次划分不同,
其语意也不同,
由此可能产
生歧义。
如: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分析:
“
护林员
……
的问题
”
可以被看作主谓短语 ,也可以被看作偏正短语,由此
可以产生两种意思,
一种是对护林员揭发的问题感到气愤,一种是大家对护林员
揭发问题的行为感到气愤。
例
4
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
6
级,安徽和浙江的部 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
错因分析
]
“
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
有歧义,可改为
“
安徽和浙江两省的部分地
区
”
。
4.
修饰不明产生歧义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会产生歧义。
如:王校长和几个学校的领导一起参加了座谈会。
分析:
“
几个< br>”
修饰对象不明确。是指本校的几个领导,还是指其他学校的领导,
不明确。
例
5
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专项行动,新闻敲
诈和假新闻必须受到严肃查处,这是极为重要的。
[
错因分析
]
此处属指代不明造成歧义。此句中
“
这是极为重要的
”
中的
“
这
”
有歧
义,
“
这
”
是指
“
宣传部
……
的专项行动
”< br>,还是指
“
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必须受到严肃
查处
”
,指代不明 。
5.
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有些句子因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如:
欣赏一首好诗不容 易,
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小李对诗歌情有
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 做了不少的努力。
分析:指代不明。
“
这方面
”
是指欣赏 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不明确。
例
6
黎明,觉慧瞒着高家的其 他人,告别大哥觉新、二哥觉民和《黎明周报》
社的朋友们乘船前往上海。
[
错因分析
]
“
和
”
有歧义。
觉慧是
“
告别
”
了所有的人,
还是只
“
告别
”
了觉新、
觉民?
表意不清。
6.
停顿不明产生歧义
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
会引起意义上的差 别,
造成歧义。
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
方停顿了
(
加了标点符号
)
,也可能使句子产生歧义。
如:县里的通知说,让赵镇长本月
15
日前去汇报。
分析:
“
本月
15
日
/
前去汇报
”
,这种停顿的意思是
15
日当天汇报;
“
本月
15
日
前
/去汇报
”
,这种停顿的意思是
15
日以前的某一天去汇报。
第
2
方案
名师授解题技法
一
调研典范题型领悟解题方法
下面句子都有表意不明之处,请指出并改正。
例
1
大家 正在旅游车上有说有笑,小刘突然发来短信问:
“
你们爬过山没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答案
]
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
过
”
可作动词,表示
“
过去、翻过
”
,又可以作助词,
表示时 态。
例
2
古往今来,
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画家,
竹画是中国画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
它
”
既可指翠竹,也可指竹画。
名师教你解题
(1)
熟悉产生歧义的各种原因,对容易造成表意不明的词汇和结构方式保持足够
的警 惕性。重点抓三类词:多音多义词、数量词、指示代词。
如
[
例
1 ]
便是由于多义造成的错误;
[
例
2]
便是由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例
3
本月
3
日和
10
日下午,参加
“
高新技术科技会
”
的代表视察了高新技术开< br>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停顿 不明。
“3
日和
10
日下午
”
可停顿为
“
3
日和
10
日
/
下午
”
和
“3
日
/
和
10
日下午
”
。
例
4
细心的记者发现,会场上没有摆设鲜花,会场中间的会议桌没有铺台布 ,
一边五把红色靠背的椅子已经摆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一边
……”
表意不明,有歧义。
名师教你解题
(2)
注意肯定、否定变化,辨别句意是否明确;变换节奏, 注意轻重音、停顿、
标点等,遇到这类词注意检查语句是否有歧义。
如
“< br>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一封信
”
,其中
“
就
”
轻读,表明 效率高;如果重读,则表明
效率低,
“
只
”“
仅
”
的意思。
再如
[
例
3]
是由停顿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3)
辨析真歧义和假歧义。真歧义是指一句话既能这样理解,也能那样理解,使< br>人无所适从。
假歧义是指有的句子从局部看具备了歧义句的特征,
但在具体的语
言环境中不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
如:
“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到笑声,也 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给他们茴香豆
吃,一人一颗。
”
第一句说了
“孩子
”
和
“
孔乙己
”
两个对象,从
“
围
”
可以看出
“
孩子
”
是复数,所以,第二句用
“
他
”
和
“
他们
”
两个代词,也不会使人误解,没有 歧义,
而
[
例
4]“
一边五把
”
就是真岐义。
例
5
鲁西南民间织锦织造工艺复杂,大小工序 共
72
道。这一技艺主要分布在
济宁和菏泽的部分地区,其中以嘉祥县为典型代表。<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答案
]“
济宁和菏泽的部分地区
”
有歧义。
二
课堂技法归纳总结
第
3
方案
积累与运用
下面句子都有表意不明之处,请具体分析。
(1)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 大臣
“
口无遮拦
”
、
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
体汇 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年
4
月
23
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
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
“
世界阅读日
”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题目为< br>“
我国现阶段医药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
的文章,
批评的人很多,
大家
认为它并没有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既可以理解为
“
财务大臣
……
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
也可以理解为
“
日
本在野党强烈指责
……
的行为是极 不负责任的
”
。
(2)“
几十个
”
既可修饰“
报社
”
,也可修饰
“
记者
”
。
< br>(3)“
批评的人很多
”
有歧义,
既可理解为
“
很多 人批评文章
”
,
也可理解为
“
文章批评
了很多人
”
。可改为
“
这篇
……
文章批评了很多人
……”
,也 可以改为
“
很多人批评
这篇
……
的文章
”
。
类型六
不合逻辑
语言中的
“
不合逻辑
”
现象指的是句子内容不合事理、不合实际、不合客观规律的
现象, 以及句子表述不够严密、不合情理、自相矛盾的现象。前者是由于作者对
客观事物认识不足或不当而产生 的内容上的毛病,
后者则是由于语言表达不周密
而产生的形式上的错误。
第
1
方案
例说不合逻辑类型
例
1
2016
年北京赏石艺术品博览会日前开幕,赏石是以天然石 及玉石、园林
奇石等为观赏对象,领略其独特美的艺术鉴赏活动。
[
错因分析
]
此处属概念并列不当。此句中
“
天 然石
”
的概念大,包括
“
玉石
”
,故此
句中
“
天然石及玉石
”
并列不当。
例
2
张晓亮从小就喜欢读文学作品,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和外国文
学名著。
[
错因分析
]
概念并列不当。
“
外国文学名著< br>”
中包含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
1.
概念混乱
概念之间有六种关系,
即同一关系、
种属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对立关系、
矛盾关系。运用概念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关系,否则就会违背事理。
如:
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
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分析:概念不清。
“
黄发垂髫
”
包括了小孩和 老人,与
“
初懂事理
”
相矛盾。
概念混乱多指概念并列不 当。
当看到并列词语或短语时,
可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有
包含关系、交叉情况等。
例
3
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
[
错因分析
]
状态上自相矛盾。
“
断定
”
,肯定;
“
大概
”
,估计、不肯定。
例
4
翻开几千年的历史记录,人们就会发现,地震最强烈的地方往往总是在山
的边缘地带。
[
错因分析
]
频率上自相矛盾。
“
往往
”
,时常,经常,但未必每次皆然;
“
总是
”
,
每次都不例 外。
2.
自相矛盾
同一个句子,在逻辑上,应该保持前后语意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如:由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
5
月
1
日在首都剧
院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分析:
“
日前
”
即
“
前几天
”
,表示时间已经过去;
“
正
”
表示在进行之中。二者矛盾,
可改为
“
目前
”
。
例
5
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信心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
错因分析
]
否定失当,
“
不能
”与
“
不足
”“
不当
”
构成双重否定,去掉
“< br>不足
”“
不当
”
。
例
6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营造
健康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 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错因分析
]
此处属 否定失当。此句中
“
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中,
“
避免
”
与
“
不会
”
构成双重否定,
造成了 前后语意不合逻辑。
故应该删去
“
不会
”
。
3.
否定失当
否定失当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
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
导致此类语
病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
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了一重否
定。
如: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 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
止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