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病句类型及答题技巧

温柔似野鬼°
544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14: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带风的诗句-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花艳君)
常见的病句类型及答题技巧,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
病句修改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历年高考中的常见的题型之一

。但是
有很多同学对这方面的只是掌握的不是很充实。


今天我们 就来系统的学习下常见的六大类病句类型和十六种病句修改的规
律。一定要认真阅读哦
~



一、

常见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1.
多重定语语序不当


多重定语的正确顺序一般可这样依次安排:



表领属的或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



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动词或动词短语;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名词或名词短语 。如:国家队的
(
领属
)
一位
(
数量
)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
(

词短语
)
优秀的
(
形容词
)
篮球
(
名词
)
教练


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语病,并加以修改。


1
.中国首个正在开发 的深海空间站将让工作人员在近
1000
米以下深海中工
作生活两个月。该项目将加强 中国在此前未能抵达的海床上勘探开采矿藏的
实力,可能在
2020
年前完成。

答案:语序不当,将

首个

调到

深海空间 站

前面。


2.
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如果一个句子有多个状语,它们的正确次序一般是:



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它常在句首,用逗号和主语隔开;



表时间或处所的词语或短语;



表范围程度的词或短语;



表情态的词或短语。另外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如:
许多教师今天早上
(
时间
)< br>在会议室里
(
处所
)

(
范围
)
热 情地
(
情态
)
同他
(
对象
)

谈 。


3
.定语和状语次序错位



定 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


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

改为
“< br>抬着一筐一筐的鲜





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 ,


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改为

大家广泛地 交换
了意见




4
.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并列成分中的各项,要注意其 轻重、缓急、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
现错误。如

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 开学典礼

,应改为

领导、老师和学
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
的报告
”< br>,
应改为

全厂职工认真听取、
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br>”



5
.虚词位置不当



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复句中,
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
关联词在主语后边;< br>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在主语前边。如

小李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
很 为他担心

,前后主语不同,

因为

应放在
“< br>小李

之前;


副词的位置不当。

“< br>美国把世界不放在眼里


应改为

美国不把世界放在
眼里




6
.分句间次序不当


一个句子由几个分句组成时,各分句之间常有主次、轻重、因果、承接、递
进关系,如果颠倒了 ,就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


7
.主客体颠倒




詹姆斯
·
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

中国
青年对于詹姆斯
·
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 是不陌生的

。或者

詹姆斯
·
卡梅隆
执导的《阿 凡达》对于中国青年来说是不陌生的





(二)搭配不当



1
.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
分不搭配。

如:人民的生


全国性加分项目
4


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主语

水平

与谓语

改 善

不搭配。
应将

改善

改为







2
.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
时,后面 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如:他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
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不 能

安排了
”“
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3
.主宾搭配不当




我们坚信有 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一句中,

工业和农业< br>”
不能成为

国家

,主宾搭配不当。


4
.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同学们把教 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一句中,动词

打扫

与补 语


整齐齐

不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的情况具体可分三 类:


其一,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如:我们有吃苦耐劳的人民,又有优裕的自然< br>资源。

优裕

不能修饰

自然资源
,可改为

丰富




其二,状语和中心语 不搭配。如:要掌握走私犯活动的规律,以便稳准狠地
识别和打击他们。

稳准狠
不能修饰

识别

,可改为

更好地




其三,补语和中心语不搭配。如:一到晚上,他就吓得胆小如鼠, 不敢出门。

胆小如鼠

不能作



的 补语,可改为

胆战心惊




5
.一面与两面不搭配


全国性加分项目
4


如: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 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
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情。本句中,

白眼



青睐

属于两面,而



则仅一面,不能搭配。


6
.关联词语不搭配


如:使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都不会迷
失方向。

无论

不能与

以及

搭配,应改为< br>“
无论
……
还是
……”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
成分残缺


(1)
主语残缺

< br>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
句子开头使用介词

通过
“< br>,而后边用了

使

字,
致使全句缺少主语。可以去掉

通过



使

,使句子主语变为

学习




“)


(2)
谓语残缺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
(
句中主语是

中国人民



为建设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是一个介词结构,只能做状语,全句缺少
谓语,可在状语 之后补上谓语

努力奋斗
“)


(3)
宾语残缺


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
控诉了人类 破坏大自然,
滥杀动物。
(”
滥杀动物


加上

的罪行

,并把第二个逗号改为顿号
)


(4)
介词、定语、状语缺少或不完整


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八 年的考察,
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鸟类多达
417
种。
(
第二个
鸟类

之前缺少修饰语,可补出

栖息的

定语
)


2.
成分赘余


句子结构已 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
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

成分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堆砌词语


如:
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中国足协又接到
25
名球员递 交的转会
申请。
(“
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
重复,应删除其一
)


(2)
语义重复


如:在甲
A
联赛期间,非常酷爱足球的老爸常常对着电视看到深夜,惹得老
妈唠唠叨叨。
(“
非常





语义重复
)


(3)
虚词多余


如 :这些问题,可以诉诸于司法部门来解决。
(“




之 于

,删掉


”)




常见赘余语病例析:



白白虚度
(“




白白

意,

白白

赘 余
)



被应邀
(“
应邀





意,



赘余
)



到此光临
(“
光临





意,

到此

赘余
)



非常嗜好
(“
嗜好



非常

意,

非常

赘余
)


⑤< br>非常酷爱
(“
酷爱



非常

意 ,

非常

赘余
)



共同协 商
(“
协商



共同

意,

共同

赘余
)



过分苛求
( “
苛求



过分

意,

过分

赘余
)



可以堪称
(“
堪 称



可以

意,

可以
”< br>赘余
)



多年的夙愿
(“
夙愿



多年

意,

多年

赘余
)



原因是因为
(“
原因



因为

,两者留一
)
?诉诸于武力
(
公诸于众、见诸于
报刊、
付诸于流水
)(“




之于



之乎

的合音,
与后面


重复,
可删



或改






”)


(四)结构混乱


1
.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就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
的混乱。


全国性加分项目
4


如: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

开天窗

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
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 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我们发现问题



现象< br>反映问题

两套句式杂糅。可以把

反映

改为
看出



发现

,也可以删除


们可以从





常见的杂糅句式


本着
……
为原则



……
即可


是为了
……
为目的的


对于
……
问题上


由于
……



原因是
……
造成的


经过
……



出于
……
决定的


借口
……
为名


是因为
……
的原因


……
组成

靠的是
……
取得的

关键在于
……
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
……
为中心

大多以
……
为主

成分是
……
配制而成的

是由于
……
的结果


2
.暗换主语


暗换主语是在语言表达中前面的句子是一个主语,而在后面的句子中暗换成
另外一个 主语的语病。如: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
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 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的传播

中的


指的是

中国皮影戏

而不是

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所以
可以把



改成

中国皮影戏




3
.中途易辙


中途易辙是在语言表达中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 起炉灶,又来了一句,造
成句子之间没有衔接的语病。如: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前一句说

坐火车去观赏高原风光

,后一句应表达感受之类的内容,但是却
交代
“< br>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造成句子之间缺少衔接。



(五)表意不明


1.
词的多义导致歧义


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是多义的,
或某个词组
(
短语
)
的意义 不确定,
就可能引起
歧义。如: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
15
日前去汇报。
(“


做形容词,表以
前之意,时间范围大;



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
15
日这一天去
县里
)


2
.停顿歧义


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 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造成歧义。句子中不该停顿
的地方停顿了
(
加了标点符号
)

也可能使句子产生歧义。
如:
老胡看到我们非
常惊讶,连忙把 分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
这句停
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 是

老胡看到我们
/
非常惊讶

,一是

老胡看到
/
我们
非常惊讶
”)


3
.指代不明


有些句子因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如:电影《英雄》上映
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
陈述对象混乱,



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 为指代的是

李冯的同名小

”)


4
.修饰两可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 会引起歧义。如:局长嘱
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
几 个学校的领导


歧义,

几个

可以理解为修饰

学校

,也可理解为修饰

领导

,修 改时可换用
有关量词,分别用


”“


等修饰

学校



领导
”)


学生在解题时,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

“< br>和
”“


字。有


”“

字的句子,检查是否有歧义。例如:我跟他学过
弹钢琴。
(
可理解为< br>“
我向他学习弹钢琴



我和他两个人学习过弹钢琴
”)


(2)
抓数量词。当出现数量词时,要注意是否产生歧义。例如: 他把我们几个
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满怀信心地说:

你们三十七团打防御是很有名 的,
很顽强。
”(“
几个团的负责干部

有歧义
)


(3)
抓代词。句中如有代词


”“

”“

”“

(

)”“
自己

等,检查是否犯指代不
明的毛病。例如: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
句中的

自己

指代不明,可指
“< br>老师自己

,也可指讲话人
)



(六)不合逻辑


1.
并列不当


主 要是指将不同范畴的概念划为同一范畴或将具有主从关系
(
如学生与中学

)
、交叉关系
(
工人与青年
)
的概念并列使用。


如:
我国的河湖泽出产鱼、
虾、
盐、
碱等水产品。
(“
”“


是水产品,


”“
碱< br>”
是非水产品,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而句中却说


”“


都是水产品
)


2
.前后矛盾


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冲突,它包括时间、数量、范围、
动作、 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的矛盾。


如: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 》定于
5

1
日在首都
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地排练之中。
(“
日前



前几天

,表示时间已经过去,



表示正在进行之中,
二者在时间上相互冲突,
可将

日前

改为

目前
”)


3
.否定失误


否定失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没 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
或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二是

杜绝
” “


等否定词的误用造成否定失误。


如:为了防止这 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


……
不再
……”
构成双重否定,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等于说,为了让交通事
故再次发生< br>……
,应改为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次发生
……”)

带风的诗句-


带风的诗句-


带风的诗句-


带风的诗句-


带风的诗句-


带风的诗句-


带风的诗句-


带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