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中苏洵的论证分析是严密周到还是削足适履?
别妄想泡我
964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17: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推荐一本书-
《六国论》中,苏洵的论证真的严密吗?为借古讽今而“削足适履”?
——苏洵《六国论》教学随想
战国时期,地处西 方的秦国凭借一己之力鲸吞蚕食,最终横扫六合,一统
天下。
这一力量悬殊的较量和不可思议的 结局,
历代以来被人们议论纷纷,
持续
不断地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 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
以为史鉴。高中语文教材就有《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等课文 涉及到
这一议题。苏洵的《六国论》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
苏洵的《六国论》认 为:六国败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全文就是围绕这
样一个中心论点来组织论据,进行论证。他把六国 的破灭分成两种类型来分析。
先是邻近秦国的三个国家:韩国、魏国、楚国。此三国以土地贿赂秦国,自 己的
土地越割越少,秦国随之越来越强,日削月割,最终灭亡。这样论证顺理成章,
理所当然。 接着是三个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齐国因为亲附
秦国不帮助五国而灭亡;
燕 国是太子丹派荆轲去刺秦招致祸患;
赵国的灭亡是因
为诛杀了自己的良将李牧,
自毁长 城。
燕国赵国都有积极的抵抗行为,
但先是自
己内部犯了错误,
又失去外部援 助,
“不赂者以赂者丧”
,
最终也
“不能独完”
。
这两类国 家的灭亡到后面合二为一,总而言之就是“弊在赂秦”。作为一篇议论
文来说,《六国论》逻辑严密,论 证清楚,有不可辩驳的气势。
然而,《过秦论》和《阿房宫赋》的观点是落实到各 国对待百姓是否仁义,
是否爱民,并未提及“赂秦”的因素。孰是孰非?事实果真如苏洵所说,六国的< br>灭亡只是因为贿赂秦国吗?我注意到作者在文中最重要的论据是说诸侯贿赂秦
国的土地很多,远远 超过秦国的攻战所得。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
诸侯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
其实亦百倍。
”
这句话就算减掉夸张的成分,
还是引起了我 的疑问:秦的统一六国有那么容易?
于是我翻开《史记》,在韩魏楚各篇中查看了 一番,真的发现了一些问题。
秦国的崛起开始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
此后一直到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
天下,
期间一百三十多年,
秦与诸侯,
尤其 是与韩魏楚三国,
交战不断。
根据
《史
记》
,
我粗略的统计 了期间一百三十多年秦国和韩魏楚三国之间土地的换手情况。
统计结果是这样的:秦国攻战获取韩国城池 或土地的记录
10
次,割地
1
次,秦
国归还土地
2
次;秦国攻战获取魏国城池或土地的记录
18
次,割地
4
次,秦国
归 还土地
3
次;
秦国攻战获取楚国城池或土地的记录
8
次,
割 地
2
次,
楚国复取
1
次,秦国归还土地
2
次。根据 数据看来,事实不言自明,作者的论证不但站不
住脚,而且是跟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应该是“较秦攻战之 所得,与赂之所得,其
实十倍”,才比较符合史实。
韩魏楚三国各自少数 的几次割地贿赂,
其实也并非随心所欲,
是经过精打细
算的。
他们不是不爱惜 土地,
更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一夕安寝。
有一种情形是诸
侯与秦国在战争进行的时候,
败局已定,
为了防止败局的继续扩大而作出的止损
行为。
如魏安釐王二年,< br>秦国侵略魏国,
一路打到国都大梁城下,
眼看都城不保,
魏国只好
“予 秦温以和”
。
还有一类情况是诸侯为了联合秦国一起攻打另一个国
家,
此时割 让土地是以较小的代价博取更大的利益。
这类的计算权衡,
在各国纵
横策士那里,是常 常讨论的话题,连秦国都做过这种以割地求合作的事。因此,
作者说的这些国家对祖先辛辛苦苦得来的土 地
“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
如弃草
芥”,实在是有点冤枉。有意思的是,秦 国也偶尔也会退还既得的土地给这些国
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是秦国大发慈悲或良心发现吗?
当然不是。
秦国与诸侯作战也会有不利的时候,
为了把败局缩减到最小,
也< br>是要止损的。
仅有的一次记载,
诸侯进攻秦国的唯一一次胜仗是在秦昭襄王十一
年,魏国的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攻打秦国,秦军败走,一直退到函谷关。秦国被
迫“与韩、魏河北及封陵 以和”。还有就是秦国要专心对付一个国家的时候,就
需要避免他国插手,防止两面受敌,这时它就需要 稳住眼中的“假想敌”。例如
在楚怀王二十四年,
为了拉拢楚国,
秦昭襄王把上庸之地 还给楚国,
用来换取楚
国跟齐国断绝外交关系。
归根结底,
无论是割地贿赂还 是归还土地,
各国考虑的
是各自的最小损失或最大利益,没有哪个国家会“如弃草芥”。战国时 期各国之
间的关系,正如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言: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
的利益。”所以,战国时期诸侯割地赂秦的现象,数量并不像《六国论》中说的
那么多,也没有那么随 意。
在论述“义不赂秦”的三个国家灭亡原因时,
《六国论》的说法也有可以商榷的地方。
文中说燕国的灭亡是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招致的祸患,
这
也 是不够准确的。燕国躲在赵国的后面,没有跟秦国接壤。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燕国跟秦国基本上没有正面 的交手,
但是当秦国渐渐吞并其它五国时,
燕国君臣
在事情的发展趋势中看到了自己的 后果,物伤其类,唇亡齿寒,他们坐不住了。
可是,
年轻的太子丹不愿意做旷日持久的准备,< br>妄想一招制敌,
用
“荆轲刺秦王”
来削弱秦国,达到保卫燕国的目的。秦兵旦暮 渡易水,大军压境,太子丹才催促
荆轲出发。结果刺秦失败,秦王大怒,加快了伐燕的脚步。
由此可知,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这句话其实是颠倒了因果:燕国
君臣是害怕 燕国被秦国消灭,
才派出荆轲去刺秦王,
而不是因为荆轲刺秦而招来
了燕国的祸患。荆 轲刺不刺秦王,燕国灭亡的结果应该是不会改变的。
至于赵国,倒是六国中抵抗最顽强的一个 ,从未贿赂秦国。赵国的覆灭,由
于赵孝成王等赵国贵族利令智昏,
贪图韩国上党地区的土地,
虎口夺食,
导致秦
赵对阵于长平;再加上用人失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老成持 重的廉颇。
长平一战,
赵国四十五万精壮损失殆尽,
之后再无力量抗衡秦国。
后来赵国良将
李牧虽然两次挡住了秦国的进攻,
也只能算是垂死挣扎,
无法根本改变结 局。
李
牧因谗言而被诛杀,
只是加快了赵国的灭亡。
纵使李牧不死,
赵国也避免不了亡
国的结局。“良将犹在”就能保住国家,仅仅是作者的美好愿望而已。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什
么?这个问题最普遍的答案 是“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是指以历史上发生的
事件为借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将 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
辙。可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以史为鉴”的时候当然不能脱离 历史事实,
不能歪曲历史和篡改历史。否则的话,就会变成“影射史学”。“影射史学”是
为了 让结论符合自己的预设,
先入为主,
用自己的目标来重新解读历史,
甚至是
制 造历史。这样的话,历史就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得出的结论应该
是没有借鉴作用的。
当然,
苏洵写
《六国论》
,
本意不在研究六国败亡的原因,而是要借古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