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杯 候鸟之家设计(竞赛)

巡山小妖精
700次浏览
2021年01月26日 18: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战车千乘的意思)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2013
级建筑学专业

建筑设计
2
课程设计任务书(竞赛类)

——
2016
年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竞赛主题:人与自然——候鸟之家

设计题目:人与自然
——
候鸟之家


一、竞赛主题与背景

基于近百年来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以及全球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持 续推进,我们所能触及
与改造的“自然”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种改变一方面极大的丰富 了我们的“物质世
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反思与自然的关系 时,
却又无法割舍“物质世界”带来的种种便捷,
这种矛盾性使我们在面对与“自然”相关的问
题时,
往往陷入某种困局,
而在困局之中的我们在尝试解决相关问题时就显得束手束脚 。

们无法坐视环境在可见的范围内持续恶化的现在,
又不能简单的把自然环境改善希 望寄托于
尚不可见的未来。
如何应对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便是我们现在需要思 考与解决的事
情。


1

本竞赛旨在通过在特殊自然环 境下的建筑设计,探讨数字技术下的建筑设计如何思考人
与自然的关系。
利用湿地这一特殊的自 然环境载体,
考虑如何处理其中复杂的生物与非生物
要素环境,
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合 理的利用湿地的生态性功能,
如何平衡其他物种保护与研
究的关系。
本竞赛鼓励参赛者 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数据调研,
获取实地的、
真实有效的一手
数据,
通过数字 化分析手段将其有效量化,
从而得出特点鲜明有针对性的设计,
而不是简单
的将设计停 留在“概念”层面。

参赛方案应充分体现出对低碳城市和绿色建筑等方面的认识。
鼓 励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
BIM
)以及建筑性能模拟等技术,并体现出 数据在建筑生成过程中的控制作
用或优化作用。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
划学院。
赞助单位

北京 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互联立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欧特
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
:中国
BIM
知网(


/
欧特
克软件支持网站



/
中国
BIM
论坛

/

/ABBS
建筑论坛(
/

三、竞赛时间

2016

2

1
日~
2016

3

1


公布竞赛题目及赛制,媒体宣传。

2016

3

1
日~
2016

5

20


参赛人员进行网上报名。

2016

3

16< br>日~
2016

7

25


参赛人员通过网络提交初赛作品。

2016

7

26
日~
2016

8

15


线上专家评审及网络投票。

2016

8

16
日~
2016

9

22


入围作品公布。

2016

9

23


决赛评审。

2016

9

25


举行颁奖仪式。

四、奖项设置

1
、建筑设计奖

一等奖
3
个,获奖证书及奖金各
0.8
万,二等奖
6
个,获奖证书及奖金各
0.5
万,三等

12
个,获奖证书及奖金 各
0.2
万,优秀奖
32
个,获奖证书

2
、数字技术表现奖

数字技术表现奖
10
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
0.1


3
、最佳人气奖


2

最佳人气奖
3
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
0.1


五、参赛题目及要求

1
、竞赛题目

盘锦红海滩湿地公园 ,芦苇与翅碱蓬构成了其绵延百里的滨海滩涂特殊的湿地地貌,独
特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植被类型形成了 其独特的生态基础,具有养育野生动物、涵养水源、
防洪泄洪等生态功能,
还在维持区域生态安 全、
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而无可替代的作
用。
盘锦红海滩湿地公园有着丰富的动 植物资源,
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尤其是多种鸟类的
理想栖息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 br>已观测到鸟类有
267
种,
其中水禽
107
种,
国家 一级保护鸟

9
种,二级保护鸟类
36
种。这些候鸟每年
2

3

4
月从南方迁徙到北方,
9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迁回南方。

3







4




本次竞赛基地在辽河口 盘锦红海滩湿地公园,
参赛者在湿地公园内选择适当的场地设
计候鸟之家,建筑面积不超过3000
平方米,提供游人及鸟类保护者观鸟、研究、展示、休
息以及鸟类临时栖息所等功 能,
具体功能面积自定
(基地详见地形图)。
有条件者可以自行
调研与实地考 察,
通过选取适当的切入点,
合理的引入建筑与城市设计相关的数字技术,

时在设计中反映出设计者对数字技术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
使用现代数字技术及合理建筑
设计 达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人、动物、自然的完美共生。



2
、竞赛要求

(1)
参赛方案应立足于调查研究,在理性分析的 基础之上进行设计,体现出研究型设计
的特点。

(2)
设计需要注意设计 策略的适宜性、多样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关注人的活动与城市
空间的关联,
依托数字信息技术 ,
强调时间进程影响下旧城空间的变化,
增强城市空间的活
力。

(3)
参赛方案应满足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和规定。考虑无障碍设计,包括设置残疾人坡道以及残疾人专用厕位、电梯等。

3
、参加者要求

(1)
本次竞赛活动面向全国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职业院校学生,以
1

4
人结成小组自愿参加,
每小组指导教师不超过
2
人;
建议每个学 校指定
1
名教师负责竞赛活
动的联系、组织及指导。


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