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原创)
玛丽莲梦兔
947次浏览
2021年01月27日 18: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安全协议书范本-湖南二本大学分数线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线索,理清思路。
2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目标
1
、
2
【教学难点】
目标
2
【教学工具】
录音机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等常识。
2
、学习课文朗读。
3
、理清线索与思路。
4
、分析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与特点。
【教学重点】
目标
3
、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查阅资料,了解常识。
1
、学生自主查阅。
2
、班级交流,提炼关键信息:
(
1
)作者茅盾,作家、 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有长篇小说《子夜》
,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
2
)本文是散文,题目表达了尊敬和赞美。
三、朗读课文。
1
1
、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
2
、放录音,感受朗读的感情。
3
、指名朗读,评点效果。
四、整体感知,理清线索与思路。
1
、小组讨论:
(
1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
2
)把课文分为五部分并归纳大意。
2
、班级交流,明确结论:
(
1
)线索是白杨树的不平凡。
(
2
)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部分:
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
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显示白杨树的不< br>平凡。
第三部分: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揭示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五部分:对比,否定楠木,赞美白杨树。
五、分析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形象。
1
、小组再次讨论:
(
1
)哪些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采用什么顺序描写?有何作用?
(
2
)作者的感受如何?
(
3
)哪些是写白杨树的外形?哪些是性格品质?
2
、班级交流,明确结论:
(
1
)总分总——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
2
)先抑后扬。
(
3
)外形:力争上游(干、枝、叶、皮)
性格: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布置作业】
背诵第
7
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