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德育精品教案
绝世美人儿
839次浏览
2021年01月27日 18: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煤矿矿长述职报告-中学运动会稿件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张军
设计构思
《白杨 礼赞》是我校语文校本教材中一篇咏物抒怀的课文。这是一篇
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用准确、凝练、形象 、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力
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白杨树。借这一不平凡的形象,作者赞美< br>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
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 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本文语言准确、形象,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四个反问句构成的排比
句,反复出现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更是情感充沛,富有感染力。在与白杨
树的对话中,中职学生 联想的天空更广阔,对生活的解读更丰富,对人生
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德育目标
感知白杨不平凡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激发学习和继承革命者
精神和意志的热情。
1
.
2
.
感受作者对白杨的礼赞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德育手段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文本为载体,教师为主导”这一
思想,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特色设计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方面:
1
.
设置情境,架设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当前社会人们的 目光更多投注于物质世界,而忽略精神追求,学生身
上也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的不关注,感情的淡漠,稍遇 挫折就轻言放弃等特
点。本文白杨所象征的精神:朴质、坚强、力求上进,正是当前中职学生
乃 至社会所需要的精神。所以,以文本为载体,把学生带入那段特定的岁
月中,利用视频材料、图片资料、 富有激情的语言,唤醒学生的情感世界,
让学生真正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是设计 的一个重
点。
2
.
深情朗读,感受白杨精神与作者情感
本文作者因处于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目睹北方 广大抗日军民之坚强、
团结,饱蘸深情写下礼赞之文,是可谓有感而发。同时本文善用比喻、反
问、排比等修辞,文笔优美。因此,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白杨精神,在读中
体会作者情感,在读中品味语言 之优美是又一要点。朗读贯穿学习之始终,
教师之指导贯穿读之始终,让读成为与品、赏、悟不可分割的 有机组成部
分。
3
.
拓展延伸,构建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平台
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天地在课外,因此在设计时 还注重让课文成为范例,
向课外延伸,积累优美诗句,推荐美文阅读、比较,调动语文阅读兴趣,
提高对咏物抒怀类散文的鉴赏能力,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进而提高学
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
导语:
树 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不同的树有不同的韵味。
“停
车坐爱枫林晚,
霜 叶红于二月花”
燃烧的是奔放,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流淌的是愁苦。
这节课,我们将随着茅盾走到黄土高原上,走进白杨树的生命世界。
2
.板书课题及作者。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富有语文味的课堂中,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二、预习展示
1
.学生展示预习中积累到的字词。
2
.教师展示重点字词,并共同学习。
毡
子
zh
ā
n
坦荡如砥
d
ǐ
刹
那
ch
à
恹恹
欲睡
y
ā
n
y
ā
n
不
.
.
.
..
折不挠
.
n
á
o
倔
强挺立
ju
é
虬
枝
qi
ú
楠
木
n
á
n
秀颀
.
.
.
.
q
í
倦怠
.
.
ju
à
n d
à
i
锤炼
妙手偶得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纵横决荡
3
.学生介绍茅盾,教师组织学生补充及相机展示茅盾相关资料。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改革老牌的
《小说月报》
,成 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
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
、
《动摇》
、
《追求》和《虹》
,遂拿起小
说家的笔。代表作有《子夜 》
、
《林家铺子》
、
《春蚕》等。
【设计意图】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方式,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体现语文课堂“平等对话”的内涵。
三、走进文本,亲近白杨
1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种怎样的树
请你用这样的句子形式向大家介绍白杨树:
这
是
一
种
的
树
,
你
看
:
“
”
。
(如:这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你看: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
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
向上,而且紧 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
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 用说倒垂了。
”
这是一种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树,你看:
“哪怕只有碗那 样粗细,它
却努力向上发展,
高到丈许,
两丈,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
对抗着西北风。
”
)
(相机展示白杨树图片,有感情地朗读)
归纳白杨树的特征:朴质、坚强、力求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