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玛丽莲梦兔
634次浏览
2021年01月27日 19: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宾馆前台管理制度-小学生法制手抄报
九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一、
字词复习:
迷
惘
(
w
ǎ
ng
)
绯
红(
f
ē
i
)
笑
涡(
w
ō)
阎罗(
y
á
n
)
舵手(
du
ò)胆怯
(
qi
ѐ
)恐吓(
h
ѐ
)阔绰(
chu
ò)涨红(
zh
à
n g
)
间或(
ji
à
n
)颓 唐(
tu
í)打折(
sh
é)不屑置辩(
xi
è)逮捕(< br>d
à
i
)
胚子(
p
ē
i
)畜牧(< br>x
ù)锱铢(
z
Ῑ
zh
ū)战战兢兢(
zh
à
n j
Ῑ
ng
)
腌臜(
ᾱ
z< br>ᾱ
)荣膺(
y
Ῑ
ng
)戏谑(
xu
ѐ
)断壁残垣(
yu
á
n
)狡黠(
xi
á)诘难(
ji
é)滞(
zh
ì)碍
吹毛求疵(
c
ī)污秽(
hu
ì)
惆怅(
ch
ό
u ch
à
ng
)
拘泥(
n
ì)稽首(
q
ǐ)睥睨(
p
ì)
幌子(
hu
ᾰ
ng
)
怯懦(
nu
ò)
拾掇(
duo
)
蓦然(
m
ò)
翘首(
qi
á
o
)囫囵(
h
ú
l
ú
n
)踌躇(
ch
ό
u ch
ú)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
就消逝。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
能写出来。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如坐针毡: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形容心神不宁。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
1
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二、
文学常识:
1
、
高尔基
(1868
—
1936),
俄国作家,
社 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三部 曲。他的长篇小说《母
亲》
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2
、契诃夫
(1 860
—
1904)
,全名叫安东·巴浦洛维奇·契诃夫,是十
九世纪末具有 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
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戏剧革新家。作品大多数取材于小人 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
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
色龙》、《凡卡》、《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等。
3
、郭沫若
(
1892
~
1978
)
:
作家、诗人、历史学 家、剧作家、考古
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
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
《屈原》
《棠棣之花》
《虎符》
《高
渐离》《南冠草》
< br>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
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 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4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是记载春秋
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
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传》
《公羊传》
《谷
梁传》合 称“春秋三传”。
5
、《战国策》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国别史著
2
作,也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散文总集。最初有,《国策》、《国事》、
《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 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
共
33
篇,分国别编辑。
三、
名著导读:
1
、【吴敬梓】(
1701< br>—
1754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
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 “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
“文木老人”。
《儒林外史》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常 见”“公然”“不以
为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
由于吴敬< br>梓的《儒林外史》是讽刺当时的八股分子和官僚及封建社会,添
加了一些正反面人物进行对比。< br>
钱锺书《围城》——《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
刺小说,被誉为“ 新儒林外史”。主人公方鸿渐。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通过格 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
飞岛国、巫人岛、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
18
世纪前半期英国 统治阶
级的腐败和罪恶。
2
、
1847
年,对英国文坛来 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三颗耀眼的文
学新星(同一个家庭的三姐妹)在这一年同时出现在英国文坛: 夏洛
蒂·勃朗特出版了《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出版了《呼啸山庄》,
安妮·勃朗特出版了 《艾格尼丝·格雷》。而夏洛蒂·勃朗特是“勃
朗特三姊妹”中最著名的一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她 和她的代表
作《简·爱》。
3
《简·爱》讲述了贫苦女简·爱 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
挣扎奋斗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
敢于争
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 形象。
简·爱是一个孤儿,寄住在舅母家,从小受尽欺侮和白眼。
她被送进一家慈善 学校,
在那里,
她学会了如何在恶劣的条件下
生存,并最终成为该校的一名教师。后来 ,她登广告求职,来到
桑菲尔德庄园,
担任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收养的小女孩阿黛
尔的家庭教师。简·爱相貌平平,出身寒微,却诚实真挚,独立
自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罗切斯特被 简·爱所深深吸引,而
她也爱上了罗切斯特。就在他们即将成婚之际,简·爱得知罗切
斯特已有 妻室,她就是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简·爱拒绝
了罗彻斯特要她留下来的请求,离开了桑菲尔徳。 无家可归的
简·爱被圣约翰里弗斯兄妺收留,原来他们竟是表亲。圣约翰要
去印度传教,他认为 简·爱的品格非常适宜做牧师的妻子,于是
向她求婚,而简·爱却对罗切斯特念念不忘。一天晚上,她仿 佛
听见罗切斯特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于是她又回到桑非尔徳,
却发
现昔日的庄 园已被伯莎点的一把火化为灰烬,
而罗切斯特也在抢
救伯莎时受伤,双目失明。这时已经继承了 一笔遗产的简·爱决
定留在罗切斯特身边。
人物主要经历:
1.
盖茨海德府(里德舅妈家)——苦难的童年
4
2.
洛伍德慈善学校——艰难的成长
3.
桑菲尔德庄园——体验爱情
4.
沼泽山庄——别后
5.
芬丁庄园——尾声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被誉为“世界 短篇小说之王”,
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
亨利并称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夏目漱石(
1867
年—
1916
年),本 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
石,日本作家。代表作品有《我是猫》《心》等。
小说围绕金 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
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
为主人公,通过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 迷亭、寒月等知
识分子以及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
对阴暗腐朽的社会
和庸俗 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讽刺,
有力地批判了拜金主义
风气。
主要人物:
苦沙弥: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正直
,
善良,鄙视世俗、不与
败坏的社会时尚同流合污。铃木藤十郎:典型的势利小人的代表
,
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丑恶本质。
四、
古诗名句:
课内词:(
9
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5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中考真题演练:
1.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
留意
”两句写秋天边塞风光,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反映身处
塞外的思归之情。
2.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两句写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仅
10
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
阔苍茫的边塞黄 昏景致。
3.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上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图景,下阕开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抒
写边关将士远离家乡、有家难回 的无限愁情。
4.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下阕写到羌笛悠悠,寒霜洒地,最后以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两句写征人苦思万里之遥的故乡,表
现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 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 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 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中考真题演练:
6
1
、用典,想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
、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作者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作者少年狂气的句子:
亲射虎,看孙
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中考真题演练:
1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辛弃疾以
“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
”两句通过拔剑抚拭等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表
现他对往昔抗金生活的怀念。
< br>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
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建立抗金复国功业的雄
心壮志,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
《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 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
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7
中考真题演练:
(
1
)引用《史记 •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
于冲破家庭牢笼的句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徒思浙。
(
2
)表明词人平日虽真诚恳切,肝胆相照,但不为世俗了解,生 活
中常受折磨的句子: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十五从军征》“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中考真题演练:
1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2、写老兵满眼荒凉凄楚景象的句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
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北风
/
卷地
/
白草折,胡天
/
八月
/
即飞雪。
忽如
/
一夜
/
春风来,千树
/
万树
/
梨花开。
8
散入
/
珠帘
/
湿罗幕,狐裘
/不暖
/
锦衾薄。
将军角弓
/
不得控,都护铁衣
/
冷难着。
瀚海
/
阑干
/
百丈冰,愁云
/
惨淡
/
万里凝。
中军
/
置酒
/
饮归客,胡琴
/
琵琶
/
与羌笛。
纷纷
/
暮雪
/
下辕门, 风掣
/
红旗
/
冻不翻。
轮台
/
东门/
送君去,去时
/
雪满
/
天山路。
山回/
路转
/
不见君,雪上
/
空留
/
马行处。
中考真题演练:
1.
积累咏雪、送别和边塞诗名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
、这首诗中以春花喻冬雪,写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飞动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 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
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中考真题演练:
1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2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9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考真题演练:
1
、运用比喻,浓缩了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的诗句:山 河破碎风
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诗中表现出诗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句
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 西都,意踌躇。伤
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中考真题演练:
1
、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峰峦如聚,波 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2
、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课外古诗词:(
8
首)
定风波《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蓑烟雨任平生。
1
0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
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中考真题演练:
(
1
)苏轼在《定风波》中用诗句:“回首向来萧 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道出了心中宠辱皆忘、看破人生晴雨的通达。
(2
)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句子: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 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睛。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 三更。
中考真题演练:
1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写出杏 花疏影、景色幽香、清韵悠
远的笛声的词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2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
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
更多。
中考真题演练:
1
、作者感叹“白发欺人”,抒发壮志未酬忧
伤的句子:被白发,欺
1
1
人奈何?
2
、砍去桂树,寓有铲除一切黑暗势力的宏愿的句子: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浣溪沙》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中考真题演练:
1
、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2
、
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的句子:
一
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南安军》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中考真题演练:
1
、诗中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的句子: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2
、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的句子: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
薇。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1
2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中考真题演练:
1
、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的诗句: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
2
、表明诗人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的句子: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 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 了
土。
中考真题演练:
1
、回顾骊山历史的句子: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2
、点明了全曲的主旨句子: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 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 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中考真题演练:
1
、全曲以“吹 ”贯穿始终,“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和共同特征,
“乱如麻”三个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和骄横神 态描摹殆尽。
2
.
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
实际上处处写 的都是宦官,
“曲
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
,“腔大”比喻宦官仗势欺人
,“水尽鹅
1
3
飞”则比喻宦官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
3
.诗中“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写出了“吹”的功用。
五、诗歌赏析:(重点
3
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
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中考真题演练:
1
、有人评价说本词“三问三答”得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词 人问了些
什么?又分别是怎样答的?
答:一问“何处”,用“北固楼”作答;二问“ 多少”,用“不尽”
作答;三问“谁”,用“曹刘”作答;
2
、说说词人运用“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典故有何用意?
答:词人运用这 一典故,一则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二
则表明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 伟大理想,同时
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不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