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试题(答案)
余年寄山水
844次浏览
2021年01月27日 21: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蓝猫学画画-买卖合同样本
《上下五千年》知识竞赛题
班级
姓名
1
、北京猿人生活在(
A
)一带。
A
、周口店
B
、马口店
C
、西口店
2
、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很简单,一件是(
B
),一件是(
)。
A
、铁棒、石头
B
、木棒、石头
C
、木棒、手枪
3
、原始人取火所用的工具是(
B
)。
A
、打火机
B
、木头和石块
C
、火柴
4
、中国古代的传说都非常推崇皇帝,后代的人都认为皇帝是(
C
)族的始祖,
自己是皇帝的子孙。
A
、汉族
B
、藏族
C
、华夏族
5< br>、
尧觉得舜品德好,
又能干,
把首领的位子让给舜,
这种让位,
历史上叫做
(
B
)
。
A
、礼让
B
、禅让
C
、谦让
D
、互让
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D
)。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夏朝
7
、
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 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
历史上称作
(
A
)
。
A
、少康中兴
B
、安史之乱
C
、康乾盛世
D
、太平盛世
8
、少康的儿子帝杼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
D
)。
A
、衣
B
、裳
C
、衫
D
、甲
9
、是(
B
)帮助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A
、蚩尤
B
、伊尹
C
、葛伯
D
、后羿
10
、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将都城迁到了(
D
)。
A
、亳
B
、燕
C
、楚
D
、殷
11
、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
A
)开始的。
A
、商朝
B
、夏朝
C
、唐朝
D
、宋朝
12
、(
D
)是周文王的好帮手。
A
、大禹
B
、伊尹
C
、少康
D
、姜尚
13
、周武王灭了商朝,把国都从丰搬到了镐京,建立了(
C
)。
A
、夏王朝
B
、商王朝
C
、周王朝
D
、秦王朝
14
、
(
B
)
辅助周成王执政七年,
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还 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
A
、伊尹
B
、周公
C
、姜尚
D
、叔齐
15
、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 ,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
历史上叫做“(
D
)”。
A
、少康中兴
B
、太平盛世
C
、康乾盛世
D
、成康之治
16
、周历王逃走后,朝廷 由召公虎和另一个大臣主持贵族会议,暂时代表周天子行
使职权,历史上称为“(
A
)”。
A
、共和行政
B
、垂帘听政
C
、联合议政
D
、独裁专政
1 7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 br>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
A
)。
A
、东周
B
、南周
C
、北周
D
、中周
18
、“囚车”里的人才指的是(
B
)。
A
、鲍叔牙
B
、管仲
C
、周公
D
、召公虎
19
、公元前
681
年,齐桓公奉周釐王命令 ,通知各诸侯到齐国边境上北杏开会,在
这个会议上,大家推选(
C
)当盟主,订立了盟约。
A
、周宣王
B
、周幽王
C
、齐桓公
D
、鲁庄公
20、
公元前
684
年,
齐桓公派兵进攻鲁国,
鲁庄公让(
D
)
一同作战,
打败齐国。
A
、管仲
B
、鲍叔牙
C
、召公虎
D
、曹刿
21
、公元前
663
年,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 起来攻打山戎,却被敌人引进一个迷谷,
管仲想出了一个主意,
让几匹老马领路,
结果 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这个成语叫作
(
D
)
。
A
、天马行空
B
、悬崖勒马
C
、马到成功
D
、老马识途
22
、齐桓公在位时,曾多次会合诸侯,订立盟约,历史上称作(
C
)。
A
、三合诸侯
B
、六合诸侯
C
、九合诸侯
D
、十合诸侯
23
、宋襄公临死前告诉太子,(
B
)是个有志气的人,将来一定是个霸主。
A
、奚齐
B
、重耳
C
、夷吾
D
、狐偃
24
、重耳依靠(
C
)回到晋国,成为晋国的国君。
A
、秦国
B
、宋国
C
、楚国
D
、卫国
25
、“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在哪两个诸侯国的事?
D
A
、秦国和燕国
B
、宋国和卫国
C
、楚国和狄国
D
、晋国和楚国
26
、秦穆公派大将攻 打郑国,结果在半路上上了一个牛贩子的当,请问这位聪明的
牛贩子是谁?
B
A
、孟明视
B
、弦高
C
、西乞术
D
、白乙丙
27
、秦国大将孟明视一连打了(
B
)个败仗,但不气馁,操练兵马,终于打败了中
原霸主晋国。
A
、
1 B
、
2 C
、
3 D
、
4
28
、孟明视带领秦军渡黄河的时候,做了一件鼓舞士气的事情,是 什么事?
A
A
、烧船
B
、架桥
C
、种田
D
、筑城
29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说的是(
B
)。
A
、秦穆公
B
、楚庄王
C
、宋襄公
D
、晋文公
30
、“春秋五霸”指的是:(
C
)。
A
、齐桓公
周襄王
楚庄王
晋文公
宋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