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青铜器大全
绝世美人儿
799次浏览
2021年01月27日 21: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家装公司管理制度-qq图标隐藏
【蟠龙纹盘】
商
高
16.3公分,口径
43
公分,腹深
7.5
公分,足高
8.2
公 分,重
5240
公克
盘
面 蜷伏一龙,龙首正居盘心,突起于盘面,为晚商典型的兽面;盘面边缘则环绕以夔纹、鸟纹、鱼纹,整体风格庄重 古
雅。在铸造痕迹的遗存方面,圈足内部与器底
相接处有六条加强筋,以加固强圈足 与器底的接合。圈足上有三个方孔,正
与范线位置相应。根据研究,足孔是因为在块范铸造的过程中,为 了固定上下两块芯土的
位置而产生,商早期的圈足器普
遍有足孔,直到商晚期晚段以 后才解决悬浮芯土的问题。盘是青铜时代重要的水器,考古资料显示,商代墓葬中以盘、盂等
大型水器< br>
陪葬并不普遍,尤其此器盘面又装饰着庄严的龙纹,应该是等级较高的贵族才享有的陪葬品。
【钩连乳丁纹羊首罍】
商中晚期
高
37.3
公分,口径
31.3
公分
肩饰高浮雕羊首,与江西新淦所出铜罍形近;肩上夔纹之突点、扁平立鸟肩饰、及腹部钩状棱脊,与湖南 华容所出尊装饰手
法相近,故此罍实具商代南方作风。
【亚丑方簋】
商晚期
高
20.7
公 分,径
11.9*17.6
公分,重
4945
公克
亚
丑铸器多次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学者或以为即《左传》之薄姑氏,晚商时极盛 ,至西周早期为成王所灭。存世具铭
之亚丑铸器,约四成为方形器,与妇好墓所出
方 尊、方彝、方罍、方缶、方壶、方斝及方鼎,共同建构起晚商铜器造型之
绚烂异彩。本器时代属殷代晚期 ,因有铭文「亚丑」二字,故名曰「亚丑方簋」,器身装
饰鸟纹、夔龙纹、兽面纹,由六道上下三段的高耸棱脊均匀分割,最特别的是两耳作立雕鸟兽形:侧视如冠羽长卷之立鸟伸展、俯视则如一大 口侈张的兽面
将鸟头啖
入嘴中,极其生动憾人。
【亚丑方尊】
商晚期
高
39.1
公分,口径
29.9
公分
亚丑铸器多次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学者或以为即《左传》之薄姑氏,晚商时极盛,至西周早期为成王 所灭。
存世具铭
之亚丑铸器,约四成为方形器,与妇好墓所出方尊、方彝、方罍、方 缶、方壶、方斝及方鼎,共同建构起晚商铜器造型之绚
烂异彩。
【嵌绿松石兽面纹钺】
商晚期
长
20
公分,刃宽
13.5
公分
钺的内部镶嵌精致的绿松石,显示持有者的尊贵。为仪仗礼器,非实战使用之兵器金文,人持钺形。
【亚禽父乙尊】
商晚期
高
28
公分,口径
21.6
公分
复合族徽「亚禽」,是铜尊与铜玺上共有的族氏标记。
【倗祖丁鼎】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高
85.5
公分,口径
59.4
公分,重
94.65
公斤
旧名「子荷贝祖丁鼎」
,
这是故宫现存最重最大的鼎
,
高
85.5
公分,口径
59.4
公分,重
94.65
公斤 。器形典重雄伟,立雕兽
面纹,气势磅礡。铭文首字
「倗」表作器者的家族徽号,受祭者为其祖父「丁」(以祭日为名)。
【祖乙尊】
西周
高
34.5
公分, 口径
25.6
公分,底径
16.9
公分
腹围
54.4
公分重
5725
克
四
面有棱,通体饰兽面纹及夔龙纹,腹部两兽面之眉、耳、下唇均翘起于外,两耳各 饰一鸟纹。这是西周早期流行的大口
筒状尊,呈三段式,侈口、腹微鼓、高圈足,
近 地有折缘,通体四方作四道透雕扉棱。口缘外壁饰尖叶形简化倒立夔纹,
其下为卷尾夔龙纹,腹部正反面 均饰巨形兽面,双目、双角、双耳与嘴角獠牙均耸扬出器
表,形象森然,挺立的鼻梁取代扉棱,更赋予兽面立体的威势。腹下作二道弦纹与高圈足相隔,其下则饰曲角兽面纹,全尊庄严雄奇,华美富 丽。与此形制
相近的尚
有成王时的「何尊」,昭王的「旗尊」,及同为西周早期的「 商尊」,均极精美,为一时铜尊的首选。铭文二行
六字,纪录某人(作器者名未铸上)为其祖父乙铸作< br>
此宝贵的祭器。
【凤纹方座簋】
西周早期
高
27.2
公分,口径
22.6
公分
簋下附加方座、增益器体高度,以及簋身突出的四个大附耳与下垂长珥,为周初新簋制的 最大特色。
【康侯方鼎】
西周早期
高
27.8
公分,口径
20.4*15.5
公分
铭文:康侯丰作宝尊。为成王时武王弟康侯自作以祀宗庙之礼器。
【县妀簋】
西周中期
高
13.6
公分,口径
21.7
公分
金文所见用玉,主要为赏赐、册命、贽见、傧礼及祭祀:县妀簋的「易女妇祼、丮之戈用、玉璜…敢聿于 彝」等,可以征验
「礼云玉帛」的贵族礼制。
【井季史尊】
西周中期
高
17.2
公分,口径
17.5
公分
器身所饰大卷尾凤鸟纹,为西周中期穆王左右兴起的崭新纹饰。
【伯定盉】
西周中期
高
24.9
公 分,口径
14.1*13.3
公分,腹深
11.7
公分,腹围
53. 2
公分,
2615
公克
盖器同铭,但书风迥异 :一承西周早期之清劲、一开中期之婉秀。此承先启后的过渡书体,恰同出于一器之中,证明书范有
二人 ,且代表新旧两种书风的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