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语新说》山涛

萌到你眼炸
701次浏览
2021年01月27日 21: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汽车营销策划案-中秋佳节短信祝福语

2021年1月27日发(作者:一见如故再见陌路)
《言语》

“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谢太傅(安也。
)以问子弟,车骑(玄也 。
)答曰:
‘当由
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



《谢车骑家传》曰:
“玄字叔度,镇西奕第三子也。神理明俊,
善微言。叔父太傅尝与子侄燕 集,问:
‘武帝任山公以三事(
《诗·小雅·雨无正》

“三事大
夫 。
”三事,三公也。涛以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故曰:
“任以三事,任以官人。



任以官人,至于赐予,不过斤合,当有旨不?’玄答有辞致也。



《政事》
:山公以器重朝望,年踰七十,犹知管时任。(虞预《晋书》曰:
“山涛字巨源,
河内怀人。祖本,郡孝廉。
父曜,冤句令。< br>涛蚤孤而贫,
少有器量,
宿士犹不慢之。年十七,
宗人谓宣帝曰:
‘涛 当与景、文共纲纪天下者也。
’帝戏曰:
‘卿小族,那得此快人邪?’好
《庄》

《老》
,与嵇康善。为河内从事,与石鉴共传宿,涛夜起蹋鉴曰:
‘今何等时而眠 也,
知太傅卧何意?’鉴曰:
‘宰相三日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君何虑焉!
’涛曰:< br>‘咄!石生,
无事马蹄间也!
’投传而去。果有曹爽事,遂隐身不交世务。累迁吏部尚书 、仆射、太子少
傅、司徒。年七十九薨,谥康侯。

)贵胜年少若和、裴、王之徒,并 共宗咏。有署阁柱曰:
“阁东有大牛,和峤鞅,裴楷鞦,王济剔嬲不得休。

(王隐《 晋书》曰:
“初,涛领吏部,
潘岳内非之,密为作谣曰:
‘阁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 鞦,和峤刺促不得休。


《竹林七贤
论》曰:
“涛之处选,非望路 绝。故贻是言。

)或云潘尼作之。


《政事》
: 山司徒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唯用陆亮,
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 从。亮亦寻为贿败。

《晋诸公赞》曰:
“亮字长兴,河内野王
人,太常陆乂 兄也。性高明而率至
,
为贾充所亲待。山涛为左仆射,领选。涛行业即与充异
,
自以为世祖所敬
,
选用之事
,
与充咨论
,
充每不得其所欲 。
好事者说充宜授心腹人为吏部尚书
,
参同选举;
若意不齐
,
事不得谐
,
可不召公与选
,
而实得叙所怀。
充以为然,
乃 启亮公忠无私。
涛以亮将与己异
,
又恐其协情不允。
累启亮可为左丞,
初非选官才。
世祖不许
,
涛乃辞疾还家。
亮在职,果不能允
,坐事免官。




《政事》
:嵇康被诛后,山 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山公启事》曰:
“诏选秘书丞,涛荐
曰:
‘绍平简温敏,有文思,又晓音,当成济也。犹宜先作秘书郎。
’诏曰:
‘绍如此,便可
为丞,不足复为郎也。

《晋诸公赞》曰:
‘康遇事后二十年,绍乃为涛所拔。’王隐《晋书》
曰:

时以绍父康被法,选官不敢举。年二十八,山涛启用之,世祖发诏以为秘书丞。



绍咨公出处,

《竹林 七贤论》曰:
“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

)公曰:
“为君思之< br>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王隐《晋书》曰:
“绍字延祖,雅 有文才。山涛
启武帝云云。




《方正》
:山公大儿着短帢,车中倚。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时
论乃云胜山公。


《识鉴》
:晋宣武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 谓不宜尔,
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皆曰:
“山少傅乃天下名言 。
”后诸
王骄汰,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渐炽盛,皆如公 言。
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理会”
。王夷甫亦叹云:
“公暗与道合。< br>”


《赏誉》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
“肃肃 如入廊庙中,
不修敬而人自敬。

一曰:
“如入宗庙,
琅琅但见礼乐 器。见锺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见傅兰硕,江廧靡所不有。
见山巨源,
如登山临下,幽然 深远。




《赏誉》
:王戎目山巨源:
“ 如浑金璞玉,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顾恺之《画赞》
曰:
“涛无所标 明(徐震堮注:
“明”
,影宋本及沈校本并作“名”
,是。
“无所标名”,即“莫
知名其器”之义。

,淳深渊默,人莫见其际,而其器亦入道(徐震堮注 :
“其器”
,影宋本及
沈校本并作“嚣然”
,是。
“嚣然”即《孟子 ·万章》章之“嚣嚣然”
。赵岐注:
“嚣嚣然,自
得之志,无欲之貌也。
”作 “其器”者,疑涉正文而误)
。故见者莫能称谓,而服其伟量。




《赏誉》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
“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


《名士传》曰:
“咸字仲容,陈留人,籍兄子也。任达不拘,当世皆怪 其所为。及与之处,少嗜欲,哀乐至
到,过绝于人,然后皆忘其向议。为散骑侍郎,山涛举为吏部,武帝 不用。太原郭弈见之心
醉,不觉叹服。解音,好酒以卒。
”山涛《启事》曰:
“吏部郎 史曜出,处缺当选。涛荐咸曰:
‘真素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也。若在官人之职,必妙绝于时。< br>’诏用陆亮。

《晋阳
秋》曰:
“咸行已多违礼度,涛举以为吏部郎, 世祖不许。

《竹林七贤论》曰:
“山涛之举阮
咸,固知上不能用,盖惜旷世 之俊,莫识其意故耳。夫以咸之所犯,方外之意;称其清真寡
欲,则迹外之意自见耳。




《赏誉》
:人问王夷甫:
“山巨源义理何如?是谁辈 ?”王曰:

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
然不读《老》

《庄》
,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合。

(顾恺之《画赞》曰:

涛有而不恃
,皆
此类也。




《容止》
:嵇康身长 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康别传》曰:
“康身长七尺八寸,伟容色,
土木形 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

)见者
叹曰: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
“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 曰:
“嵇叔夜之为
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栖逸》
: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康 别传》曰:
“山巨源为吏部郎,
迁散骑常侍,举康,康辞之,并与山绝。岂不识山之不以一官遇 己情邪,亦欲标不屈之节,
以杜举者之口耳。乃答涛书,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大将军闻而恶之。




《贤媛》
: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
“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
”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狐、赵,意欲窥之,可乎?”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狐偃、赵衰从晋公子重耳过曹,僖负羁之妻曰:
‘吾观晋公子之
从曹,皆足以相国。

)他日,二人来,妻劝公止之宿,具酒肉。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
公入曰 :
“二人何如?”妻曰:
“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
”公曰:
“伊 辈亦常以我
度为胜。


《晋阳秋》曰:
“涛雅素恢达,度量弘远, 心存事外,而与时俯仰。尝与阮籍、嵇
康诸人著忘言之契。
至于群子屯蹇于世,
涛独保 浩然之度。

王隐
《晋书》
曰:
“韩氏有才识,
涛未仕时, 戏之曰:
‘忍寒,我当作三公,不知卿堪为夫人不耳!




《晋书》里记载山涛任少傅,卢钦卒,武帝最后一次讲武及平吴时间。


咸宁
275
——
280

太康
280
——
289
(山涛)咸宁初,转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除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

(咸宁)三年十一月丙戌,帝临宣武观,大阅,至于壬辰。

(卢钦)入为尚书仆射,咸宁四年卒。

(山涛)太康初,迁右仆射,加光禄大夫,侍中、掌选如故


太康元年三月壬申,孙皓降


四年正月戊午。司徒山涛薨


《名士传》
:涛虽居魏 晋之间,无所标明。尝与尚书卢钦言及用兵本意(注,用前无孙吴二
字)
,武帝闻之曰:
“山少傅名言也。



《正始名士传》三卷简称《名士传》
,晋 袁宏(
328

376
)撰。

《正始名士传》三卷,上卷曰《正始名士传》
,中卷曰《竹林名士传》

,下 卷曰《中朝名士
传》
。盖佚于元。是书尚无辑本,今从《世说新语》刘孝标注、郦道元

《水经注》

《北堂书
钞》

《文选》李善注、
《 职官分纪》诸书,采得佚文三十节,事涉十七人,分卷仍原书之旧。

涛居魏、
晋之间 ,
无所标明,
尝与尚书卢钦言及用兵本意。
武帝闻之,
曰:
“山少傅 名言也。


《世说·识鉴》刘注)
?
按:徐震堮《校笺》

“无所标明。明,影宋本及沈校本作‘名’



由山少傅尚书卢钦之称可知山涛当于咸宁四年前即平吴前言用兵本意。
因符合武帝咸 宁三年
讲武意,所以武帝曰:山少傅名言。


《晋书山涛传》
:吴 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
小郡五十人。帝尝讲武于宣武场 ,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
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 吴,而暗与之合。帝称之曰:
「天下名言也。

而不能用。及永宁之后,屡有变难,寇 贼猋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以大乱,如涛
言焉。


《史记》曰:孙武,齐人;吴起,卫人,并善兵法。


《晋书》
, 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继承了前代晋史著
作的缺点,
编撰 者主要只采用臧荣绪的晋书作为蓝本,
并兼采笔记小说的记载,
好采诡谬碎
事,以广异 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


晋书此处謬。卢钦卒于咸宁四年,吴平为太康元年。吴平之后,山涛安能与卢钦论?




《名士传》
:山涛淳深慎嘿。

《文选》五十八王仲宝 《褚渊碑文》李注)
?
按:嘿,同默。
?

《竹林七贤论》:咸宁中,吴既平,上将为桃林华山之事,息役弭兵,示天下以大安。于是
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 百人,小郡五十人。时京师犹讲武,山涛因论孙吴用兵本意(注,
该处孙吴二字没有确定断为孙,吴)< br>。涛为人常简默,盖以为国者,不可以忘战,故及之。
又云,永宁之后,诸王构祸,狡虏欻起,皆 如涛言




《资治通鉴第八十一卷晋纪三》
:诏 曰:
“昔自汉末,四海分崩,刺史内亲民事,外领兵马。
今天下为一,当韬戢干戈,刺史分职, 皆如汉氏故事;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
五十人。
”交州牧陶璜上言:
“交 、广东西数千里,不宾属者六万余户,至于服从官役,才五
千余家。二州唇齿,唯兵是镇。又,宁州诸夷 ,接据上流,水陆并通,州兵未宜约损,以示
单虚。
”仆射山涛亦言“不宜去州郡武备”
;帝不听。及永宁以后,盗贼群起,州郡无备,不
能禽制,天下遂大乱,如涛所言。然其后刺史复兼兵 民之政,州镇愈重矣。



《竹林七贤论》

戴逵(约
326

396
)东晋琴家、艺术家
《资治通鉴》司马光(
1019

1086
)主编,魏晋南北朝由刘恕(
1032

1078
)负责。


平吴之后,山涛论孙吴用兵本意,以为国者,不可以忘战。

此处陈寅恪认为:
意为当年将武,
目的在于用兵于孙吴。
孙吴虽平,
不能以为天下就此大安。



另有:


《世说新语

识鉴第七》
:晋宣武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
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 、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皆曰:
「山少傅乃天下
名言。


后诸王骄汰,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渐炽
盛,
皆 如公言。
时人以谓
「山涛不学孙、
吴,
而暗与之理会」

王 夷甫亦叹云:
「公暗与道合。



《名士传》
:王夷甫推叹涛晻晻为与道合,其深不可测皆此类也。

汽车营销策划案-中秋佳节短信祝福语


汽车营销策划案-中秋佳节短信祝福语


汽车营销策划案-中秋佳节短信祝福语


汽车营销策划案-中秋佳节短信祝福语


汽车营销策划案-中秋佳节短信祝福语


汽车营销策划案-中秋佳节短信祝福语


汽车营销策划案-中秋佳节短信祝福语


汽车营销策划案-中秋佳节短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