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晋文公 教案
绝世美人儿
633次浏览
2021年01月27日 22: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学生与社会-做幻灯片
临汾历史名人
---
晋文公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临汾历史名人晋文公的基本简介,历史事迹,与晋文
公有关的历史典 故以及一些文献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搜集、整理历史资料,进行历史探究。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晋文公,培养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兴趣,
丰富对历史名人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晋文公的历史功绩以及有关重要历史事迹,如退避三舍、城濮之
战
教学难点:分析史料了解晋文公的历史事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
四、教学媒体:
PPT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吗?了解这个成 语是和哪位历史名人有
关吗?(提问同学)或许大家听说过春秋五霸,我们今天讲的就是五霸之一,也< br>就是“退避三舍”的主角——晋文公
(二)教学内容
1
、晋文公人物简介
晋文公(是《
左传
》载公元前
671
年-前
628
年
;
《
史记
》载公元前697
年
-前
628
年)
.
汉族,
姬姓
,名
重耳
,
出生于曲沃。初为
公子
,谦而好学,善交贤
能 智士。后受迫害离开
晋国
,游历
诸侯
。漂泊
19
年后终复国 ,杀怀公而立。
2
、晋文公历史事迹——观其一生(结合课件)
惠公迫害、颠沛流离、楚国厚待、时来运转
、
重耳复国
改革朝政、宋国向晋、进取中原、三国联盟、退避三舍
决胜城濮、襄王加尊、三行建制、晋国五军、寿终正寝
(
1
)惠公 迫害:惠公即位后,积极打压昔日作乱的公子党。惠公恐国人附重
耳,欲先杀之而后快,便派遣刺客去刺 杀重耳。早有细作打听到惠公之谋,便赶
往翟国向重耳报告,重耳与谋臣商议,狐偃说:
“我们在这已经呆了
12
年,盘缠
也积蓄够了,现应该去其他诸侯国谋取支持。”
重耳依其言,狐偃、赵衰、贾佗、
魏犨等随即跟上,而先轸、狐毛等人则抱憾未能随行。
(2)
颠沛流离:先后经过晋国、秦国、宋国、卫国、楚国、齐国
观看课件一首诗,了解介子推割肉奉君的故事以及清明节、寒食节的由来。
相传春秋 战国时代,
晋献公的
妃子
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
就设毒计谋
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
亡期间,
重耳 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
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
路去了。只剩下少数 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
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
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
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 封官,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
公来到介子推家时,
介子推不愿见他,< br>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今
山西介休县
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
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
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 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
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
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
终究不见介子推出
来。
上山一看,
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 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
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然后安葬遗体,
发 现介子
推脊
梁堵着个柳树树洞,
洞里好象
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 br>衣襟
,上面题了一首血诗。晋文公将血书藏入
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 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
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在 山上建立
祠堂
,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
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 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
见 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
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珍爱地掐了一下枝,
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
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 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又把这天定为
清明节
。
(
3
)
楚国厚待(课件史料)
(
4
)时来运转
(
5
)重耳复国
(
6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春秋时候,
晋献公听信谗言,
杀了太子
申生
,
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
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 ,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
重耳来到楚国。
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 有大作为,
就以国群之礼
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
楚王设宴招待 重耳,
两人饮酒叙话,
气氛十分融洽。
忽然楚王问重耳:
“你
若有一 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
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 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
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
“公子过谦 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
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
“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 当政的话,我愿
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一天,
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
我一定命令 军队先退避三舍
(一
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
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国在他的 治
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
633
年,
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 作战时相遇。
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
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 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
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
城濮之战
的胜
利。
(
7
)始作三军 :前
633
年,文公召集众臣,重组晋军,将原晋国二军,扩大
编制为三军。这一创举 ,宣布晋国正式步入大国行列(周代诸侯,大国三军;次
国二军;小国一军)
。
(
8
)襄王加尊:晋文公亲自至周都,告捷献俘。周襄王万分感激文公,并亲
自接 见。文公献给天子楚国战俘:战车一百辆、步兵一千人。襄王赐文公酒,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