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
别妄想泡我
996次浏览
2021年01月28日 03: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情凭谁来定错对歌词-男生伤感个性签名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 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
唤”的确切含义。
2
、品味赏析课文笔法的简约含蓄,文字的凝重优美。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3
、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1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题目,把握文题寓意。
2
、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废墟的映像?
911
世贸 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
等等。
(图片展示 )
二、圆明园概况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
1709
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
的雍正帝)
,并赐名圆明园。经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
150
多年的经营,
集中了大批物力,
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
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
把它精心营造成一
座规模宏伟 、景色秀丽的离宫。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
因此也称“夏宫”
。
圆明园周围连绵
10
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 园最大,故统称
圆明园
(亦称圆明三园)
。
全园面积合计
5000< br>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
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 ,
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园中有宏伟的宫殿,
有
轻巧玲珑的楼阁亭 台;有
“买卖街”
,有
“山庄”
;有风景名胜等。可以 说,圆明园是中国
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不仅如此,
圆明园内还
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
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 珍贵的历史文物,
如历代书
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 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
大的博物馆。
三、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了解这段历史
历史上,火烧圆明园有两次。
第一次清咸丰十年
(1860
年)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
守园大臣文丰投
福海自尽。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
10
月
11
日英军派出1200
余名骑兵和一
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 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
园为借口,
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
10
月< br>18
日,
3500
名英军冲入圆明园,
纵火焚
烧圆明园,大火 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万寿山、玉泉山、香山,清漪园、静明园、静宜
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 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
300
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 的暴行。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年)
,八 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
园,使这里残存的
13
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
1
、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外国列强掠夺焚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个贫穷落 后、
弱小的国家和民族,
只能处于被压迫、
被剥削、
被凌辱、
被掠夺 的地位,
即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2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目的是什么?
只要有自然,有生命,就有 对自然的感悟,就有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宗璞由眼前的废墟
想到了耻辱的历史,
那大水法、观水法,
那路旁的石龟,
那方外观的白石乃至整个废墟都是
中华民族屈辱史的见证 ,听到废墟“留—留—”的风声,作者深有感触,
“国家兴亡,匹夫
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 生!因此写下了此文。
四、作者介绍
宗璞,女,散文家、小说 家。
1928
年
7
月生于北京,
1951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外文系,
1984
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列入
1986
年国际名人录 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著作
有中篇小说《三生石》
、童话集《风庐童话》
、
《宗璞散文选集》等。其中《三生石》获第一
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弦上的梦》
, 获
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
事》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优秀 儿童文学奖。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
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她的散文明朗而有含蓄, 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细节。
本文创作于
1979
年岁末,时值 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
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 br>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
传达出一种渴望改
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五、新课学习
(一)课前预习情况检查
1
、生字词
妲(
d
á)己
褒姒(
s
ì)
窈窕(
y
ǎ
o
)
(
ti
ǎo
)
扑朔(
shu
î)
远瀛(
y
í
ng)观(
gu
à
n
)
甲胄(
zh
î
u
)
雕镂(
l
î
u
)
停滞(
zh
ì)
驮(
tu
ï)着
充塞(
s
â)
碣(
ji
ã)石
嗫(
ni
â)嚅(
r
ú)
迤逦(
y
ǐ
l
ǐ)
黛(
d
à
i
)青色
窸窣(
x
ī
s
ū)
蘸(
zh
à
n
)着
2
、词语解释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 br>若无其事:
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形容遇事镇定,
不动声色;
也形 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