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新)

温柔似野鬼°
563次浏览
2021年01月28日 04: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马的典故-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2021年1月28日发(作者:300500)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



哒哒哒……,
这是红军长征 的步伐,
下面是为您整理关于长征的故事,
欢迎阅读
!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

年龄最小的
11
岁女红军


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
11
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
条线毯、
腰别一把横笛,
手拄一根木棍,
一路歌唱、
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王新兰。


王新兰,
1924< br>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的叔叔王维舟
是着名的中共早期党员。
在叔叔的影响 下,
王新兰的两个哥哥和两个
姐姐先后加入共产党。
王新兰
7
岁时,
因为人小,
不易引起白匪注意,
党组织常让她传递秘密文件。

1933
年红四军入四川,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
方面军第三十三军,他任军 长。当时王新兰只有
9
岁,虽然年幼,但
在家人的熏陶下,也领悟了不少革命道理。红 军要长征了,家里只留
下王新兰和多病的母亲。看到王新兰终日如坐针毡的样子,
15
岁的
姐姐、
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看出了妹妹的心事,
知道她希望跟着红军一
起走 。
于是,
在姐姐王新国的鼓励下,
王新兰鼓足勇气报名参加红军。


深明大义的母亲对此感到特别欣慰,
只是担心王新兰年龄太小,

军不收。< br>

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们。
当他见到王新兰扎着
两个羊角辫、个头还没有步枪高时,便微笑着问:“你这么小能干什
么?”

< br>王新兰惟恐红军首长把自己看小了,
便大着嗓门说:
“我什么都能
干!”


徐主任见她率真的样子,
哈哈大笑:
“哦
?
什么都 能干
?
那就说说你
能干些什么。”


“好!”听首长话 有松口,王新兰的劲头更足了:“我会写字,会
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说着她还用手在地下写了几 个字让徐立
清看。


这时,姐姐王新国也在旁边帮腔:“首长,您就收下 我妹妹吧
!

别看她年龄小,
可她已经为党工作好几年了。
”她如数 家珍般把王新
兰几年来为党传递情报的事讲给徐立清。
徐立清一边听,
一边连连点头:“嗯,不错,不错。”专心听王新国说完,徐立清转而对王新兰
说:“小妹妹,不是红军不要你 ,只是你的年龄太小了……”


一听又没希望了,
王新兰发起了小孩脾气 :
“小
?
小怎么了
?
哪个天
生会打仗,还不是一点点学起来 的。我虽然年龄小,可学东西还快
呢!”


看王新兰参军的决心很大,徐 立清最终同意了:“好吧,那你明天
就过来吧!”王新兰当即兴奋得跳了起来。随着一声“是”,王新兰
拉着姐姐就往外跑。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她们喊:“你妈妈
同意吗?”“早就同意啦! ”一句愉快的回答从门外飘了进来。


几兄妹把母亲托付给地方苏维埃组织后,< br>第二天一大早,
王新兰就
到红四军报到了。
王新国被分配到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委 员会工作,

新兰则安排在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当宣传员。
一到宣传队,
姊妹 俩就
开始编演节目、书写标语。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
爬冰卧雪,无论吃多少 苦,受多大罪,从不叫苦叫累,也从不掉队。


不过,
王新兰确实太小了 ,
爬雪山,
她是靠拉着马尾巴才攀上去的
;
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 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尽管这样,
王新兰只要有机会,就会立在风口、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 br>加油鼓劲。


小红军王新兰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br>随同大
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经典革命红军长征的故事

鲁迅帮成仿吾去苏区

红二十五军诞生于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
命根据地 ,原属红四方面军的一部。
1932
年以前,鄂豫皖曾是仅次
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 苏区,同年秋在蒋介石亲率
50
万国民党军
的重兵“围剿”下,
红四方面军主 力突围西进川陕,
留在当地坚持斗
争的红二十五军处境日益艰难。至
1933
年秋,红二十五军人数由一
万多减少了四千余人,
根据地也大大缩小并被分割成几小块,
而且因
没有电台同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络。


面对根据地的危局,
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派在当地担任县委书记
的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成仿吾找中央汇报。
在上 百名便衣队员的掩护
下几经转战,成仿吾才突围出山区化装到达武汉,又乘船去上海。他
按沈泽 民写在自己棉衣上的几个秘密地址找到联络点,
这些地下机关
却都已被破坏。他在患病且旅费用 尽时,想到鲁迅可能同党有联系,
便到内山书店碰面。
在鲁迅的帮助下,
成仿吾终于同 中央苏区的交通
员接上关系,经几个月的跋涉到达了瑞金,见到了周恩来。听到成仿
吾汇报鄂豫 皖苏区的严重形势,
周恩来经过反复考虑,
决定派红二十
二师的师长程子华为中央代表 前去传达新精神。
1934

8
月,程子
华出发前,周恩来找他谈话 强调说:“出路是什么呢
?
中央已经决定
了,红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去建立新根据地 。这样,部队就能得到
发展,同时也把敌军主力引走,减轻鄂豫皖根据地的压力。”程子华
在几 个交通员“接力”式护送下,
最终到达了鄂豫皖根据地,
传达了
周恩来的指示。此时沈 泽民已因病饿牺牲,当地负责人吴焕先、徐海
东等经过研究,
决定率红二十五军主力突围西进至 豫陕边界一带开辟
新根据地。


军首长带头冲杀脱险境

红二十五军转移时,领导班子重新调整,
大家推举中央派来的程子华任军长,
吴焕先为政委,
徐海东由军长改
任副军长。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后的一个月,红二十五军于
1934
11

16
日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开始了长征。 出
发部队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
留下一个团及
地方武装重建红 二十八军,
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出发
时的红二十五军人数虽不足
5000
人,却因过去常打恶仗缴获多,武
器较好且弹药充足,指战员们多是经过多年战斗考 验的骨干,后勤、
医院等保障单位也都实行战斗化,
全军行动便捷,
一天一夜就能走一

关于马的典故-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关于马的典故-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关于马的典故-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关于马的典故-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关于马的典故-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关于马的典故-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关于马的典故-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关于马的典故-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