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常考题目及答案
温柔似野鬼°
563次浏览
2021年01月28日 04: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中军训感想-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红星照耀中国
1.
2017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81
周年
1936
年胜利
2.
简述斯诺从
李长林
口中得到的
贺龙
印象:
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 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
健康。他不知疲倦。②贺龙对有钱人仇视
。
据说贺龙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
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行军神 出鬼没。
3.
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
对彭德怀
印象
:
①乐观、豁达、勇敢②大公无私,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率真的个性③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 一名
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4.
朱德妻子康克清
眼中的丈夫的性格:
天性温和;对一切事都负责;喜欢跟
部下
打成一片。
5.
红军在
井冈山运动
时期 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6.
题目中“
红星
”象征着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7.
斯诺看待
杨虎城
的当过
土匪
的经历:不要 以为杨早年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做领袖了。
在中国,一个人青
年时当过土匪,往往表示他 有坚强的性格和意志。
他的革命历史,说明
他原来是个粗鲁的农民,可能一度有过崇高
的梦想,要改变自己的世界。
8.
周恩来
走上革命的
历程
:周恩来是一个
大官僚家庭
的儿子。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 来他
去了
法国
,回国后准备发动国民革命。并北伐,
1927
年蒋介石开始杀害激进分子
,周恩来列入黑名单。
1931
年后
他终于加入 红色队伍。
9.
贺龙
的革命经历:贺龙在当时是一个
土匪头子
,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村子里
去。贺龙是
南 昌八一
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
武汉
政府。但是著名的
“
农民大屠杀
”
后,
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在
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10.
朱德
的特殊
战术
:
1
)能跟战士
密切接触,获得信任
2
)作战不管大小,事前精密计划一切
3
)细心处理一切,
亲自领导
部队;
4
) 坚持要从
一切角度
对敌人的
阵地有清楚的了解。
11.
张学良
改变思想:(
1
)赞成用
和平民主方法统一中国
的想法(2
)全军都有
反对与红军作战
的情绪(
3
)张也
受到强 烈的
左倾
影响(
4
)张见了
周
恩来,
相信红军的诚 意
。
12.
毛泽东
是什么样的人:毛是个
精明又博学< br>的
知识分子
;毛是个
天才的军事家
和
政治战略
家;毛 代表了中国人民
的
迫切
要求;毛是个
苏区人民拥护,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
的人;毛
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
铁打的
。
13.
斯诺认为
“
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
胜利到达陕北
”
的原因是: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
干部的英勇、
坚决和超人的 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人才精干、英勇和忠诚。
14.
斯诺对
毛泽东的
第一印象
:
毛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个子高,背驼,浓密长黑发,
双眼炯炯有神,鼻
梁高,颧骨突出。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15.
红军精神
:
①
把
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
坚定革命理想,坚信正义
必然胜利
②
为
救国救民,不惜牺牲
③
坚
持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④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
⑤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
生死相
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
16.
周恩来
是个
“
狂热
”
分子的原因:背弃 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
吃苦耐劳;无私
,
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
不屈 不挠
的精神。
17.
毛泽东
是个
“
令人感兴趣 而复杂的人
”
主要
表现
:
质朴纯真;幽默;坚定的信念;说话平易, 生活简朴;机智、
老练、世故。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 诺)。《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
《西行
漫记》。
二、《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概括:
本书 记录了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 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
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 情况。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 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五、阅读下列材料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不论我 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
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 ,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
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
1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 发动的?(
1936
年,张学良,杨虎城。)
(
2
)“这 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
(
3
)“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
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
六、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
在某种意义上讲 ,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
装宣传。
”
文中的
“
武装 宣传
”
是指
(
C
)
A
.国 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
.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
“
革命的播种机
”D
.刘邓 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七、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
宣传
”
,文中的
“
大迁移
”
是指(
C
)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
.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八、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答:
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
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
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
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
第
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
的。
九、在井刚山时的
“
三项纪律
”
是什么?
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十、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答:
过程:
在劝说蒋介石
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
,
张学良
,
杨虎城两位将军,
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发动
兵
谏
,
在西安拘捕蒋介石,
并通电全
国,
提出改组南京政府,
停 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
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
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
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
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十一、《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印象?
答:(
1
)
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彭德怀上街不带警
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
单悬赏捉拿他,
他却命令将传 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
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 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
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的性
格特点。
(
2
)彭德怀大公无
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 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
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作者是很欣赏的。
(
3
)
“
兔子一般窜了出去
”
,抢先到达山顶,
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
统
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十二、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
龙、徐向前、徐海东等。
十三、
“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 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
的口气向我打招
呼:
‘
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
’”
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
(周恩来)
。
十四、在《苏维埃的掌权人 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逾不惑的毛泽东,他的童年、在长沙的
日子、革命的前奏 、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
(个人的成长轨迹)
,而且呈
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周恩来)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
中学、南开大学,先后 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
(八一起义)
,是党的 创建人,是著
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 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