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绝世美人儿
996次浏览
2021年01月28日 08: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无烟日主题-别再哭了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0
分)
1.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 将
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 在说明(
)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己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 名战役之一,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
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 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役
(
)
A.
长平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3.
某学习小组开展
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4.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年前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 市
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
A.
张骞通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C.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A
B
C
D
史实
甲骨文
都江堰
《窦娥冤》
火药
推论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
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A.
A
B.
B
C.
C
D.
D
6.
如图是
1907
年发表 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
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A.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C.
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D.
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
7.
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
第
1
页,共
11
页
A.
洋务企业的产生
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8.
2019
年是国共两党共同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
90
周年。
该校建校
10
周年时的纪念墨
盒上有一幅
对联。上 联:何以对民族何以对国家:下联: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横批:抗日先锋”。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此时(
)
①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②中日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③国民政府在准备抗战④
该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
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 国、
美国、
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
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10.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
(
4
月
23
日)
也是莎士比亚
450
周年的纪念日。
他的一生创
作了很多名作,不少作品都被改编成舞台剧、戏剧等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以下属< br>于其悲剧作品的是(
)
①《罗密欧与朱丽叶》②《哈姆雷特》③《仲夏夜之梦》④《威尼斯商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
历史学家在评论大英帝国的盛衰时说 :“维多利亚女王(
1837-1901
)之所以享有
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多么轰 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做。”由此可见女
王在英国(
)
A.
碌碌无为
B.
掌控议会
C.
领导内阁
D.
统而不治
12.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下列人物与科技发明搭配正确的是(
)
A.
莱特兄弟
-
轮船
B.
卡尔
・
本茨
-
火车
C.
爱迪生
-
耐用碳丝灯泡
D.
史蒂芬孙
-
汽车
13.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 映
1929
~
1938
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
(
%
)变化趋势的是(
)
第
2
页,共
11
页
A.
B.
C.
D.
14.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下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应是
(
)
①凡尔登战役②莫斯科保卫战③闪击波兰④攻克柏林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②③①④
15.
20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 速实现了机
械化,数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
欧盟的建立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16.
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在该题 而的
【】
内正确的打“
√
”
错误的打“
×
”,并加 以改正。
秦朝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______
】改正:
______
北魏孝文帝迁都平城,推行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
______
】改正:
______
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国人救亡图存,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
______
】改正:
______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为后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
【
______
】改正:
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2.0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学界 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
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
一举了!
--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一中,
“中国存亡,
就在此一举”的大事是什么?这一事件结果中“外争主 权”的
具体体现如何?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 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
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 ,另一面却多了两
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
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第
3
页,共
11
页
根据材料二,
指出近 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我们把“多了两件”东西推翻,
有
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
20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 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
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
《人民日报》欧阳淞谈关
于中国共产党
90
年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树 料三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
中国共产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请分别运用史
实 加以说明。
18.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 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编绘年代尺
B
处王朝的疆域,
请写出
A
处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
该王朝创立了什么制度来管理辽阔 的疆域?
材料二:
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
领土上得不到统一,
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大
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 有赢得胜利,
美国就不可能成为
20
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说出材 料二中“两种不同制度”分别指什么?依据材料二,
概括归纳美国内战在美国历
史发展中的作用 。
材料三:
第一条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br>第二条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
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 br>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澳门问题的毕本力针是什么?说明并分析指出中央
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 br>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国家统一与分裂的认识。
19.
“大同世界,文明共享,天下一家,万国一人……”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梦回文明之源】
材料一
第
4
页,共
11
页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请指出图二和图三分别出现在图一的哪一文明区域(填字母)?
【梦筑文明时代】
和平交往,和而不同,共筑文明时代。根据表格中提示的相关信息,完成如表。
代称
一条路
判断依据
名称
地位
从公元前
114
年至公元
127
年,中国与 中亚、中
丝绸
______
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道路。
之路
“一群改进和传播了,
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方,
也
阿拉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 者
人”
将本民族文化传遍世界。
伯人
“一方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
_____
成为万 隆会议顺利召开
_
针”
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的最主要因素
【梦促文明共享 】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的重要动力。
材料二:“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英国创办近代
亚历山大二世司< br>明治政府引进
洋务派创办近代军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工厂
法改革
西方技术设备
事工业
交政策
拿破仑《民法
美国
1787
年宪法
尼克松访华
典》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组织
阅读上表,以“文明的发展与借鉴”为主题,选出三个与该主题相关的关键内容,并将
主题内容 补充完整。再尝试运用这
3
个关键内容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第
5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