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五年高考真题演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新课标必修二)
巡山小妖精
832次浏览
2021年01月28日 08: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申请报告格式范文-会议简报格式
第
21
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
.(
2008
年广东单科)< br>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
列地名变更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② 沙皇村→儿童村③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西④斯
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以上地名变更的先后顺序是< br>
A
②①④③
B
②③④①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2
.(
2009
广东文基)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
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 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
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3
.
(
2010< br>福建文综卷)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
别是:“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
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A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
.普京执政时期
4< br>.
(
2010
北京文综卷)
1971
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 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
系在我国具有新的、
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
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
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 明苏联政府试图
A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5
.
(
2011年江苏高考
17
题)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
.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
.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
.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6.
(
20 08
年广东单科)(
12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
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
到
1980
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过政府通过私有
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
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
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 和保
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据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1999
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 (
1991
—
1999
年任俄罗斯总统)在辞职讲话中
说:“我已经 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
进。”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问题:
(
1< br>)根据材料一,指出
1980
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分 )
(
2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 改革?这些改
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5
分)
(
3)你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
间的关系?简要说 明理由。(
3
分)
7
.(
2008
江苏)
(
14
分)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
由放任”模式 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
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 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请以英 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
响。(
4
分)
(
2
)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 模式?这标
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分)
(
3
)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
改 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 突破“计划经
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
分)
(
4< br>)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
式的调整过程, 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4
分)
8
.(
2010
大 纲版全国卷
2
)(
60
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
3300
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
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
材料一:
1941
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 科、列宁格勒以
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
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
1941
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 业已达
1523
家,其中有
1360
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 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
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br>
1942
年前
8
个月的统计表明,
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 已经达到
344
亿卢布,
而
1940
年全年只有
480亿卢布。
1942
年
12
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 辽阔
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
跃 。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
1
)根据材料 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
义。
(
16分)
9
.
(
2010
江苏历史卷)
(11
分
)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
20
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 br>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概括玉米在
200
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
5
分)
⑵历 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