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
绝世美人儿
996次浏览
2021年01月28日 09: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为什么我的空间打不开-评估报告怎么写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
1.
认真听短文,完成小题。
(
1
)蜂鸟的体重只有(
)。
(
2
)蜂鸟的特点是(
)。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 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
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 停在花
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
的朋友,是 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
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 赶来看热闹。
(
1
)找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
2
)这段话描写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这几种动植 物,
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
______
。
(
3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
3.
课外阅读。
邯郸学步
相传在战 国时候,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燕国的寿陵有个青年
人,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赶到邯 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 ,看人家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还跟
在后边模仿。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 几步,可是学来学去,
总是不像,始终也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
这个青年人心里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于是
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 从头学习走路。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
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 的距离
……
弄得他手足无
措。
他一连学了几个月 ,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
了。后来,他只好爬着回到故乡。
(
1
)选一选,填一填。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标新立异
独辟蹊
径
A
、
找
出
反
义
词
。
邯
郸
学
步
——
______
______
B
、
找
出
近
义
词。
邯郸学步
——
______
______
(
2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邯郸学步
”
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成
”
与
“
功
”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
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 由
“
成
”
与
“
功
”
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 积累,叫做
“
功到
自然成
”
。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20
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
法上炉火 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
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
“
啪”
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
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
… …
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
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 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
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 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
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 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惜,才有药
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 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
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
,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
“< br>成
”
,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
“
功
”
。须知,任何 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
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
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
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
1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
成
”
和< br>“
功
”
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
______
,功是成的< br>______
。成功对于懒
汉来说是
______
的,对于奋斗者来说 又是
______
的。
(
2
)文中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 br>“
功到自然成
”
?
(
3
)
“水滴石穿
”
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用一两句话写下
来。
(
4
)王羲之,
20
年临池学书;李时珍,数十年如一日搜集 整理
……
成功离不
开持之以恒。请你写出两句有关时间的格言。
5.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星现出各种奇妙的形
状
,
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注,就像有趣的鏡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東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
色和紫色。
(
1
)选文写了
______
、
______
、< br>______
、
______
四种景物。
(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______
。它把
______
比作
______
。
(
3
)读画横线的句子,想象ー下,云彩会呈现出什么形状?
云彩 有的像
______
,有的像
______
,还有的像
______
。
6.
专项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翠鸟
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当我端着钓竿的时候,一只翠鸟飞来栖息在钓竿上。
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
仿佛一朵蓝色大花开放在细长的 枝梢上。钓竿被他压得有点弯曲。我屏息静
气,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
我相信他的惊走不是因为惧怕,他只以为是从一个树枝跳上了另一个树枝。
(
1
)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翠鸟样子的句子。
(
2
)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①
“
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
”
,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②
“
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
”
,是 说
“
我
”
的钓竿跟树枝十
分像。
③
“< br>我屏息静气
”
是因为
“
我
”
爱护翠鸟,担心惊走他。
(
3
)
“
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 情。
”
你认为这份
“
不寻
常的激情
”
是指什么呢?
7.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 遍才记得
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
甚至曾经 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
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
买了一 本怎样种花的书
——
《花镜》来看。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
写明花的名称, 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
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 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
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
志,决不可三心 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
益。
(
1
)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
——
______
津津有味
——
______
聪明伶俐
——
______
(
2
)填空。
A
第一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
______
。第二层意思是
______
。
B
鲁迅小时候喜欢
______
和
______
。
(
3
)写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
4
)鲁迅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颐和园》片段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
(拦
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
273
间。每一间
的横槛上 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
影),几千幅画没有那两
(幅
副)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
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 上吹来,使人神(清
情)气爽。
(
1
)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汉字。
(拦
栏)
______
杆
风
______
(景
影)
两
______
(幅
副)
神
______
(清
情)气爽
(
2
)根据提示,请用
“
//
”
给短文分层。
第一层:总体介绍长廊的
“
长
”
。
第二层:写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花的特点。
第三层:写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
神清气爽
”
指:
______
。
(
4
)这段话主要写了
______
,
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
______
之情。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榴
①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来了,石榴 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
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 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
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br>
③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 br>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
最后变成一半儿红, 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
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满满的籽儿。这些 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
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④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紧偎在一
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
到清爽无比。
(
1
)阅读短文,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
春天,
____ __
(用四个字概括)
→
夏天
______
(用两个字概括)
→
秋天,
______
(用两个字概括)。
(
2
)第①段中
“
驰名中外
”
一词写出
“
我
”
内心
______
的心情。我知道与这个词语
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
____ __
、
______
等。
(
3
)第③段画横线的 句子用了
______
的修辞手法。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
句话
____ __
。
(
4
)文中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
______
之情。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让我们观察 并讲述这些叶子。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
长的垂柳叶子克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 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
头疼
……
祖辈传下来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也随着一串串叶片,
留在我的记忆里。
(
1
)文中介绍了几种叶子的作用,他们的作用分别是?
(
2
)你能把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小常识写下来吗?最好能仿照文中的句式来写。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料,一辆旧汽 车,边咳嗽边喘气,从蒲公英的身旁驶过,喷出一股黑烟,
呛得她直咳嗽,嫩黄色的花瓣也被弄脏了。还 有一辆汽车,发出
________
的叫
声,从她身旁
________,差点儿震落她的花瓣。地上一只空饮料罐被汽车轮子
碾得飞了起来,
________< br>,在在蒲公英的身上。
“
啊!
”
蒲公英大叫一声,眼前
一黑, 痛的晕了过去。等到她费了好大的力气,从空饮料罐地下钻出来时,天
色已经暗了。蒲公英回想起今天的 遭遇,忍不住哭了。
(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鲜红色
嫩黄色
震耳欲聋
不偏不倚
呼啸而过
还有一辆汽车,发出
___ ___
的叫声,从她身旁
______
,差点儿震落她的花瓣。
地上一只空饮 料罐被汽车轮子碾得飞了起来,
______
,砸在蒲公英的身上。
(
2
)读文段最后一句话,回答问题。
①蒲公英
“
今天的遭遇
”
指什么?
②读了蒲公英的遭遇,你想说些什么?
12.
阅读《匆匆》选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_____
(
)
________
(
)
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 ___
,
___________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呢?< br>——
是有人偷了
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儿 呢?
(
1
)按原文填空。
(
2
)给第一句括号处填上标点符号。
(
3
)这 句使用了
______
的修辞手法;第二句中隐去了一个成语是
______
。
(
4
)文中的
“
他们
”
指
______
(
5
)依照第一句话每个分句的形式,再仿写两个分句。
____ 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13.
阅读下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回答问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
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 谷,海
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 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
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 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
去,样子挺威武。
(
1
)文中
“
______
”
一词概括说明了海水颜色多,请找出表示海水色彩不同的原
因 的句子
______
。
(
2
)找出第
1
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
——
______
______
——
______
(
3
)文中描写了海底
_ _____
、
______
、
______
这三种事物。
(
4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______
和
______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底珊瑚的
______
。
14.
阅读课文片段并回答问题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 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
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 灭。这
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
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
20
分钟。
(
1
)填空
①文中邱少云被比作
______
, 强调了他趴在火堆里
______
。
②
“
直到最后一息也 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
表现了邱少云有着
______
的意志 。
(
2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划线字所代表的含义。
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
②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
20
分钟。
(
3
)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
4
)从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15.
阅读短文
,
回答问题
.
(三)野菊花
①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
?
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吗
?
也许
,
它
不惹人注目。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②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
,
一 年秋天
,
外婆带我到
野外去玩
,
来到一处山坡上
,
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
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
,
好 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
,
人们以为它是
一棵棵小草。秋天
,
一旦开花
,
它就很美
,
美得自然
,
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 芬芳
,
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
,
花期也长
,
到了深秋初冬时节
,
百花凋
谢
,
它却依然开放。
③外婆告诉我
,
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
不小心滑了
一跤
,
脚上擦破皮出血了
,
我直叫痛,
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
,
挤出汁
,
敷在我的伤口 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
,
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
,
野菊花还有消
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
,
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
,
还真 管
用。外婆又说
,
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
,
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 有这么多用途。
④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
,
心里总是惦 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
,
总要摘
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
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
,
可从
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
,
尝了一口
,
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
,
真顶得上
清凉 饮料哩。
⑤野菊花土生土长
,
朴实无华
,
无所需求
,
顽强生长
,
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着。
我觉得人难道不 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
难道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
生长
,
不求索取
,
只是给予吗
?
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
1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标出序号)
清热败火(
)
①失败
②打败
3
搞坏④解除
,
清除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
①支撑
②顶撞
③相当
,
抵④顶替
,
代替
(
2
)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
,
并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
3
)野菊花有哪些用途
?
(
4
)概括野菊花品质的句子有哪些
?
(
5
)你从野菊花身上学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