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教师版)

萌到你眼炸
543次浏览
2021年02月23日 19: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3日发(作者:马智宇婚礼主持视频)













等差数 列及其前


n


项和



【基础知识】



1.


定义



(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


1


,公差为


d


,则通项公式 为


a


n
















;若已知第


m



a


m


和公差


d


, 通项


a


n


还可写成

a


n


















a


n



a


1


n



1


a


n



a


m


.


n



m


(2)


等差数列的公差公 式:


d




d



2


.等差数列的性质



(1)


若数列


{

< p>
a


n


}


是等差数列,则< /p>


a


n



a


m

















(


n



m



N


*


)




(2)


数列

< p>
{


a


n


}


是等差数列,



m



n



p



q


(


m


< br>n



p



q



N


*


)




a


m



a


n



a


p



a


q


.


特别地,


< p>
m



n



2


p



a


m



a


n



2


a


p< /p>


.


(3)


在有穷等差数列


{


a


n


}

< br>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任意两项之和与首、末两项之和相等,如


a


1



a


n



a


2


< br>a








. < /p>



S


n



(4)



{


a


n


}



{

< p>
b


n


}


均是等差数列,< /p>


S


n



{


a


n


}


的前


n


项和,则


{


ma


n



kb


n


}




n

< p>


仍为等差数列,其中


m



k


为常数.





(5)


等差数列中依次


k


项的和成等差数列,即


S

k



S


2


k



S


k


,< /p>



S


3


k



S


2


k

< p>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k


2


d


.



(6)


项数为偶数


2

< br>n


的等差数列


{


a


n


}


,有



S



a


n

S


2


n



n


(


a


1


+< /p>


a


2


n


)



n


(


a

< p>
2



a


2


n



1


)




n


(


a


n



a< /p>


n



1


)(


a


n



a


n



1


为中间的两项< /p>


)



S




S



< p>
nd




.

< p>
S



a


n



1


(7)


项数为奇数


2


n



1

< p>
的等差数列


{


a


n


}


,有



S


2


n



1



(2


n



1)


a


n


(

< br>a


n


为中间项


)




S


S



n


.


n



1


S




S




a


n




3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 和



(1)


公式:若已知首项


a


1


和末项


a


n


,则


S


n

< p>


n


a


1



a


n


2

,或等差数列


{


a


n


}


的首项是


a


1

< p>
,公差是


d


,则其前


n< /p>


项和公式


1















S


n



na


1



n


n

< p>


1


2


d


.


d


d


a

< br>1



2



n



数列


{


a


n


}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S


n



An


2



Bn


(

< p>
A



B


(2)

< p>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S


n



2


n


2



< br>



为常数


)

< br>.



(3)


最值问题:在等差数 列


{


a


n


}< /p>


中,


a


1



0



d



0


,则


S


n

< p>
存在











,若


a< /p>


1



0



d



0


,则


S


n


存在最小值.



【高考命题】



等差数列高考考查考查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等相关内 容.对等差数列的定义,


性质及等差中项的考查,以填空为主,难度较小.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相结合的题目,多出现在解答题中,难度中等.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



(1)


定义法:对于


n


≥2


的任意自然数,验证


a


n



a


n



1


为同一常数;



(2)


等差中项法:验证


2


a


n



1



a


n



a


n



2


(


n

< br>≥3



n


N


*


)


都成立;

< br>


(3)


通项公式法:验证


a< /p>


n



pn



q




(4)



n


项和公式法:验证

S


n



An


2



Bn


.




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判断是否为等 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




【小测】



1.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


d



0


,前


n


项和记为


S


n


,满足


S


20< /p>



0



S


21



0


,则当


n



________

时,


S


n


达到最大值.

< p>


解析




S


20



10(

< p>
a


1



a


20


)



10(


a


10



a


11


)



0

< br>,



S


21


21


a


11


0




a


10



0



a


11



0< /p>





n



10


时,


S


n


最大.



2



(2012·


南通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已知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


2


n


2



3


n


,则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________




a


n



5


4


n


(


n



N


*


)< /p>




S


3


1


S


6


3

< p>


(2012·


南京二模


)



S


n


是等 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若

S



3


,则


S



________.


7


7


S


3


1

< p>
解析




S


3



3


a

< br>2



S


7



7


a


4



S



3


,得< /p>


9


a


2



7


a


4


< p>
7(


a


2



2


d


)


,即


a


2



7

d


,所以


a


3


8


d



a


4



9


d< /p>


,从而


S


6


=< /p>


3(


a


3



a


4


)


7


2














S


6


17



51


d



S


7



7


a


4



63


d


,所以


S

< p>


21


.


7

< p>
【考点


1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



【例


1



< /p>


(2012·


苏锡常镇四市调研


)


在数列


{


a


n


}


中,


a


1



1



a


2



2.


数列


{


b


n


}

< br>满足


b


n


a


n



1



(



1)


n


a


n



n



N


*


.


(1)


若数列


{


a< /p>


n


}


是等差数列,求数列


{


b


n


}

的前


6


项和


S

6




(2)

若数列


{


b


n

}


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1)


因为


a


1



1



a< /p>


2



2


,数列< /p>


{


a


n


}


是等差数列,



所以


a


n



n


.


所以


b


1


=< /p>


b


3



b


5



1


< p>
b


2



5



b


4


9



b


6



13.


所以


S

6



b


1



b


2



…< /p>



b


6



30.


(2)


因为


b


1



a


2< /p>



a


1



2



1


< p>
1


,数列


{


b

< p>
n


}


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所以


b


n



2


n



1.


因为


b


2


n< /p>



1



a


2


n



a

< p>
2


n



1



4


n


3



b


2


n



a


2


n< /p>



1



a


2


n



4

< p>
n



1




所以


a


2

< br>n



1



a


2


n



1



2.



a< /p>


2


n



3



a


2


n

< p>


1



2.

< p>
所以


a


2


n



3



a

< br>2


n



1


.



a


1



1


,所以


a


3



1.



a


4


n



3



a


1



1



a


4


n



1


< br>a


3



1.

< br>所以


a


2


n


1



1.



a


2


n



4


n



2.



1



n


为奇数,


所以


a


n






2


n



2



n


为偶数


.



[


方法总结


]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中 ,共涉及五个量,知三可求二,如果已知两个条件,就可以列


出方程组解之.如果利用等 差数列的性质去考虑也可以.体现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



【变式】



(2011·


福建


)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a


1



1



a


3


=-


3.


(1)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


若数列


{


a


n


}


的 前


k


项和


S


k


=-


35


,求


k


的值.





(1)


a


n



3



2


n< /p>


.



3














k



7


【考 点


2


】等差数列的判定或证明



【例


2



< /p>


(2012·


苏州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p>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


a

< p>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满足


8


S


n



a


2


n


< br>4


a


n



3(


n



N


*


)




a< /p>


1



a


2



a


7


依次是等比数 列


{


b


n


}< /p>


的前三项.



(1)

求数列


{


a


n

}



{


b


n


}


的通项公式;


< br>(2)


是否存在常数


a


>0



a


≠1


,使得数 列


{


a


n


-< /p>


log


a


b


n< /p>


}(


n



N


*


)


是常数列?若存在,求出


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



n



1


时,< /p>


8


a


1



a


2


1


< p>
4


a


1



3



a


1


1



a


1



3.



n


≥2


时,


8


S


n



1


=< /p>


a


2


n



1



4


a

< p>
n



1



3




1


a


n



S


n



S


n< /p>



1



8


(


a


2


n

< p>


4


a


n



a


2


n


1



4


a


n



1


)< /p>




从而


(


a


n



a


n



1


)(

< p>
a


n



a


n



1


4)



0.


因为数列

< p>
{


a


n


}


的各项均为正数,所以


a


n



a


n



1



4.


所以当


a


1



1


时,< /p>


a


n



4


n



3


;当


a


1



3


时,


a


n



4


n



1.


又因为当


a


1



1


时,


a


1



a


2


a


7


分别为


1,5,25


,能构成等比数列,所以


a


n

< br>=


4


n



3



b


n



5


n



1





a


1



3


时,

< p>
a


1



a


2



a


7

分别为


3,7,27


,不能构成等比数列,故舍去.



所以


a


n



4


n



3



b


n

< br>=


5


n



1


.


(2)


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 /p>


a


.



(1)


知,


a


n


=< /p>


4


n



3



b


n


< p>
5


n



1




从而


a

< br>n



log


a

< br>b


n



4


n



3



l og


a


5


n



1




4


n



3



(


n



1)log


a


5



(4



log


a


5)


n



3



log


a


5.


4


由题意,得


4



l og


a


5



0


,所以


a



5 .


4


所以满足条件的


a


存在,即


a



5.


[


方法总结


]


等差数列主要的判定方法是定义法和等差中项法,


而对于通项公式法和前


n


项和公式法主要适合在填


空题中简单判断.另外, 求数列通项,一般要作出是否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判断.



4














【变式】



已知数列


{


a


n


}


中,


a


1



1



a


2



2


,且


a


n



1

< p>


(1



q


)


a


n


< br>qa


n



1

(


n


≥2



q


≠0)




(1)



b


n



a


n



1



a


n


(


n



N


*


)


,证明:


{


b


n


}


是等比数列;



(2)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3)



a


3



a


6


a


9


的等差中项,求

< p>
q


的值,并证明:对任意的


n


N


*



a


n




a< /p>


n



3



a


n



6

< p>
的等差中项.



(1)


证明



由题设


a


n



1



(1



q


)


a


n



qa


n



1


(


n


≥2)





a


n

< p>


1



a


n



q


(

a


n



a


n



1


)


,< /p>




b


n



qb


n



1



n


≥2.



b


1



a


2



a

< br>1



1



q


≠0




所以


{


b


n


}


是首项为


1


,公比为

< br>q


的等比数列.



(2)





(1)


知,


a


2



a


1


=< /p>


1



a


3



a


2


< p>
q






a


n


a


n



1



q


n



2< /p>


(


n


≥2)


.< /p>



将以上各式相加,得


a


n



a


1


1



q





q


n< /p>



2


(


n


≥2)





a


n



a

< p>
1



1



q




q


n



2


(


n


≥2)





1



1



q


1



q


所以当


n


≥2


时,


a





n



< p>
q



1.


n


n



1


< br>q


≠1





上式对


n



1


显然成立.



(3)





(2)


,当


q



1


时,显然


a


3


不是


a


6



a


9


的等差中项,故


q


≠1.




a


3



a

6



a


9



a


3


可得


q


5



q


2



q


2



q


8





q


≠0



q


3



1


1



q


6





整理 得


(


q


3


)< /p>


2



q


3



2



0

< p>
,解得


q


3


=-


2



q


3



1(


舍去


)




3


于是


q


=-


2.


另一方面,



5














a


n



a


n



3



q


n



2



q


n

< br>-


1


1



q


q


n



1



q


n



5


1



q



q


n



1


1



q

< br>q


n



1


1



q


(


q


3



1)


,< /p>



a


n



6



a


n

< p>



(1



q


6


)


< br>




可得

a


n



a


n



3



a< /p>


n



6



a


n



< p>


2


a


n



a


n


3



a


n



6



n


∈< /p>


N


*


.


所以对 任意的


n



N


*



a


n


是< /p>


a


n



3



a


n


< p>
6


的等差中项



【考点< /p>


3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及综合应用



【例


3



< /p>


(1)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已知

< br>a


1



20

,前


n


项和为


S

< br>n


,且


S


10

< br>=


S


15


,求当


n


取何值时,


S


n

< p>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


它的最大值.



(2)


已知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是


a


n



4


n



25


,求数列


{ |


a


n


|}


的 前


n


项和.



5


d


=-


3


.


又由


S


10



S


15


,得


a


11



a


12



a


13


+< /p>


a


14



a


15



0.


∴< /p>


5


a


13



0


,即


a


13



0.


∴当


n< /p>



12



13< /p>


时,


S


n


有最大 值,



且最大值为


S

< br>12



S


13

< br>=


130.


(2)



a


n



4


n



25



a


n



1


4(


n



1)



25





a


n



1



a


n



4



d


,又


a


1


< p>
4×1



25


=-


21.


所以数列


{


a


n


}


是以-


21


为首项,以


4


为公差的递增的等差 数列.




a


n



4


n


-< /p>


25<0






















a


n



1



4


n



1



25≥0

< p>




1


1


由①得


n


<6

< p>
4


;由②得


n


≥5


4


,所以


n



6.


即数列


{|


a


n


|}


的前


6


项是以


21


为首项,公差为-


4


的等差数列,从第


7


项起以后各项构成公差为


4


的等差数列,




|


a


7


|



a


7



4×7



25< /p>



3.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