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高考文科数学通用讲义
-
重点增分专题六
数
列
p>
[
全国卷
3
年考情
分析
]
年份
2018
全国卷Ⅰ
数列的递推关系、等比数<
/p>
列的判定及计算
·
T
17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2017
<
/p>
n
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判
定
·
T
17
数列的递推关系、数列的
2016
<
/p>
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
< br>式
·
T
17
(1)
高考主要考查等差数列
及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两类数列求和方法
(
裂项相消法、错<
/p>
位相减法
)
,主要突出函数与方程思想的
应用.
(2)
近三年高考考查数列都
在
17
题,试题难度中等,
19
年高考可能以客观题考查,难
度中等的题目较多,但有时也可能出现在
第
12
题或
16
题位置上,难度偏大,复习时应引
起关注.
保分考点
考点一
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练后讲评
[
大稳定
——
常规角度考双基
]
1.
[
等差数列的
基本运算
]
(2018·
全国卷Ⅰ
p>
)
记
S
n
为等差数列
{
a
n
p>
}
的前
n
项和,若
3
S
3
=
p>
S
2
+
S
4
,
a
1
=
2
,则
a
5
=
(
)
A
.-
12
C
.
10
B
.-
10
D
.
12
全国卷Ⅱ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p>
前
n
项和公式及最值
·
T
17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
式及前
n
项和
公式
·
T
17
全国卷Ⅲ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p>
前
n
项和公式
·<
/p>
T
17
数列的
递推关系及通项公
式、裂项相消法求和
·
T
17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
/p>
列求和、新定义问题
·
T
17
数列的递推关系及通项公
式
·
T
17
解析:
选
B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公差为
d
,由
3
S
3
=
S
2
+
S
4
,得
3(3
a
1
+
3
d<
/p>
)
=
2
a
1
+
d
+
4
a
1
+
6
d
,即
3
< br>a
1
+
2
d
=
0.
将
a
1
=
2
代入
上式,解得
d
=-
3
< br>,故
a
5
=
a
1
+
(5
-
1)
d
=
2
+
4
×
(<
/p>
-
3)
=-
10
.
S
10
33
2.
[
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
已知等比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
为
S
n
,若
a
1
=
1
,
p>
=
,则数
S
5
p>
32
列
{
a
n
}
的公比
q
为
(
)
A
.
4
1
C.
2
B
.
2
3
D.
4
<
/p>
a
1
1
-
q
10
1
-
q
S
10
33
S
10
33
5
解析:
选
C
因为
=
≠
2
,
所以
q
≠
1.
所以
=
所以
1
+
q
5
=
,
5
=
1
+
q
,
S
5
32
S
5
a
1
p>
1
-
q
32
1
-
q
1
所以
q
=
.
2
3.
[
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运算
]
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
等比数列
{
b
n
}
的前
n
项和为
T
n
,
a
1
=-
1
,
b
< br>1
=
1
,
a
2
+
b
2
=
3.
(1)
若
a
3
+
b
3
=
7
,求<
/p>
{
b
n
}
的通项公式;
(2)
若
T
3
=
1
3
,求
S
n
.
解:
(1)
设
{
a
n
}
的公
差为
d
,
{
b
n
}
的公比为
q
,
则
a<
/p>
n
=-
1
+
p>
(
n
-
1)
d
,
b
n
=
q
n
1
.
-
由
a
< br>2
+
b
2
=
3
,得
d
+
q
=
4
,<
/p>
①
由
a
3
+
b
3
=
7
,得
2
d
+
< br>q
2
=
8
,
②
联
立①②,解得
q
=
2
< br>或
q
=
0(
舍去
)
,
因此
{
b
n
}
的通项公式为
b
n
< br>=
2
n
1
.
-
(2)
∵
T
3
=
1
+
q
+
q
2<
/p>
,∴
1
+
q
p>
+
q
2
=
13
,
解得
q
=
3
或
q
=-
4
,
由
a
2
+
b
2
=
3
,得
d
=
4
-
q
,∴
d<
/p>
=
1
或
d
=
8.
1
由
S
n
=
na
1
+
n
(
n
-
1)
d
,
2
1
3
得
S
n
=
n
2
-
n<
/p>
或
S
n
=
4
n
2
-
5
n
.
2
2
[
解题方略
]
等差
(
比
)
数列基本运算的解题思路
(1)
设基本量:首项
a
1
和公差<
/p>
d
(
公比
q
p>
)
.
(2)
p>
列、
解方程
(
组<
/p>
)
:
把条件转化为关于
< br>a
1
和
d
(
或
q
)
的
方程
(
组
)
,
然后求解,
注意整体计
算,以减少运算
量.
[
小创新
——
变换角度考迁移
]
1.
[
与平面向量交汇
]
设数列
{
a
n
}
满足
a
2
+
a
4
=
10<
/p>
,点
P
n
(
p>
n
,
a
n
)
对任意的
n
∈
N
*
,都有向
―
p>
―
→
量
P
n
P
n
+
1
=
(1,2)
,则数列<
/p>
{
a
n
}
的前
n
项和
S
n
=
________.
< br>解析:
∵
P
n
< br>(
n
,
a
n
)
,∴
P
n
+
1
(
n<
/p>
+
1
,
a
n
+
1
)
,
―
―
→
∴
P
n
P
n
+
1
=
(1
,
a
n
+
1
-
a
p>
n
)
=
(1,2)
,
∴
a
p>
n
+
1
-
a
n
=
2
,
∴数列
{
a
n
}
是公差
d
为
2
的等差数列.
又由
a
2
+
a
4
=
2
a
1
+
< br>4
d
=
2
a
1
+
4
×
2
=
10
,解
得
a
1
=
1<
/p>
,
∴
S
n
=
n
+
答案:
n
2
n
n
-
1
×
2
=
n
2
.
2
S
n
2
.
[
定义数列中的创新
]
设某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S<
/p>
n
,
若
为常数,
则称该数列为“和谐数
S
2
n
列”.
若一个首项为
1
,
公差为
d
(
d
≠
0)
的等
差数列
{
a
n
}
为“和谐数列”,
则该等差数列的公
差
d
=
________.
1
S
n
1
2
n
+
×
< br>2
n
2
n
-
1
d
,即
2
解析
:
由
=
k
(<
/p>
k
为常数
)
,且
a
1
=
1
p>
,得
n
+
n
(
n
-
1)
d
=
k
2
S
< br>2
n
2
+
(
n
-
1)
d
=
4
k
+<
/p>
2
k
(2
n
p>
-
1)
d
,整理得
,
(4
k
-
1
)
dn
+
(2
k
-
1)(2
-
d
)
=
0
,
∵对任意正整数
n
,
d
4
k
-
1
=
0
,
<
/p>
上式恒成立,∴
得
1
2
k
-
1<
/p>
2
-
d
p>
=
0
,
k
=
,
d
=
2
< br>,
4
∴数列
{
a
n
}
的公差为
2.
答案:
2
3.
[
借助数学文化考查
]
(2017·
全国卷Ⅱ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
宗》中有如下问题: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
盏灯?”意思是:一
座
7
层塔共挂了<
/p>
381
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
2
倍,则塔的顶层
共有灯
(
)
A
.
1
盏
<
/p>
C
.
5
盏
B
.
3
盏
D
.
p>
9
盏
解析:
选
B
每层塔所挂的灯数从上到下构成等比数列,记为
{
a
n
}
,则前
7
项的和
S
7
a
1
1
< br>-
2
7
=
381
,公比
q
< br>=
2
,依题意,得
S
7
=
=
381
,解得
a
1
=
3.
1
-
2
保分考点
考点二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
练后讲评
[
大稳定
——
常规角度考双基
]
a
2
a
16
1.
[
等比数列项的
性质
]
在等比数列
{
< br>a
n
}
中,
a
3
,
a
15
是方程
x
2
+
6
x
+
2
=
0
的根,则
的
a
9
值为
(
)
A
.-
C.
2
2
+
2
2
B
.-
2
D
.-
2<
/p>
或
2
a
2
p>
a
16
a
2
9
a
3
<0
,
a
15
<0
,
则
a
9
=-
2
,
所以
=
=
a
9
< br>=-
2
,
a
9
a
9
解析:
选
B
设等比数列
{
a
n
}
的公比为
q
,因为
a
3
,
a
15
是方程
x
2
+
6
x
+
2
=
0
的根,所
以
< br>a
3
·
a
15
=
a
2
a
3
+
a
15
=-
6
,
所以
9
=
2
,
p>
故选
B.
<
/p>
2.
[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性质
]
设
< br>S
n
是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若
S
4
≠
0
,且
S
8
=
3
S
4
,
设
S
12
=
λS
8
,则
λ
=
(
)
1
A.
3
C
.
2
1
B.
2
D
.
3
解析:
选
C
因为
S
n
是等
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
若
S
4
≠
0
,且
S
8<
/p>
=
3
S
4
,
S
12
=
λS
8
,
所以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
S
4
< br>,
S
8
-
S
4
,
S
1
2
-
S
8
成等
差数列,
所以
2(
< br>S
8
-
S
4
)
=
S
4
+
(
S
12<
/p>
-
S
8
)
,
所以
2(3
p>
S
4
-
S
4
)
=
S
4
+
(
λ
< br>·
3
S
4
-
3
S
4
)
,
解得
λ
=
2.
3.
[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
]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已知
a
1
=
13,3
a
2
=
11
a
6
,
则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
S
n
的最大值为
________
.
解析:
设
{
a
n
}
的公差为
d
.
法一:
由
3
< br>a
2
=
11
a
6
,得
3(13
+
d
)
=
11(13
+
5
d
)
,
解得
< br>d
=-
2
,所以
a
n
=
13
< br>+
(
n
-
1)
×
(
-
2)
=-
2
n
+
15.
a
n
≥
0
,
-
2
n
+
p>
15
≥
0
,
由
得
解得
6.5
≤
n
≤
7.5.
p>
a
≤
0
,
-
2
n
+
1
< br>
+
15
≤
0
,
n
+
1
<
/p>
因为
n
∈
N
p>
*
,
7
13
-
2
×
7
+
15
所以当
n
=
7
时,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
S
n
最大,最大值为<
/p>
S
7
=
=
49.
2
法二:
由
3
a
2
p>
=
11
a
6
,得
3(13
+
d<
/p>
)
=
11(13
+
5
d
)
,<
/p>
解得
d
=-<
/p>
2
,所以
a
n<
/p>
=
13
+
(
p>
n
-
1)
×
(
-
2)
=-
2
n
+
15.
p>
所以
S
n
=
n
13
+
15
-
2
n
=-
n
2
+
14
n
=-
(
n
-
7)
2
+
49
,
< br>
2
所以当
n
< br>=
7
时,数列
{
a
n
}
的前
< br>n
项和
S
n
最大,最大值为
S
7
=
49.
答案:
49
1
p>
-
λ
n
+
1
n
<6
,
2
[
数列的单调性
]
4.
已知数列
{
a
p>
n
}
满足
a
n
=
若对于任意的
n
∈
N
*
p>
都
λ
n
-
5
n
≥
6
< br>,
有
a
n
>
a
n
+
1
,则实数
λ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
解析
:
法一:
因为
a
n
>
a
n
+
1
,所以数列
{
a
n
}
是递减数列,
所以
0<
λ
<1
,
1
-
λ
×
5
+
1
,
p>
λ
<
2
1
-
λ
<0
,
2
1
7
解得
<
λ
<
.
2
12
1
7
所以实数
λ
的取值范围是
2
,
12
.
法二:
因为
a
n
>
a
n
+
1
恒成立,所以
0<
λ
<1.
1
若
0<<
/p>
λ
≤
,则当
n<
/p>
<6
时,数列
{
a
n
}
为递增数列或常数列,不满足对
任意的
n
∈
N
*
都有
2
a
n
>
a
n
+
p>
1
;
1
若
<
λ
<1
,则当
n
<6
时,数列<
/p>
{
a
n
}
为递减数列,当
n
≥
6
时,数列
{
a
n
}
为递减数列,又对
2
1
7
1
7
-
λ
×
5
+
1
,解得
λ
<
,所以
<
λ
<
.
任意的
< br>n
∈
N
*
都有
a
n
>
a
n
+
1
,所
以
a
6
<
a<
/p>
5
,即
λ
<
p>
2
12
2
12
1
7
综上,实数
λ
p>
的取值范围为
2
,
12
.
1
7
答案:
2
,
p>
12
[
解题方略
]
等差、等比数列性质问题的求解策略
抓关系
抓住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及项的
序号之间的关系,
从这些特点入手选择恰当的
性质进行求解
p>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具有函数的一些性质,如单调性、周期性
等,可利
用函数的性质解题
[
小创新
—
—
变换角度考迁移
]
1.
[
数列与对数式交汇
]
在
等差数列
{
a
n
}
中,公差
d
≠
0
,若
lg
a
1
,
lg
a
2
,
lg
a
4
也成等差数
列,且
a
5
=
10
,则
{
a
n
}
的前
5
项和
S
5
=
(
)
A
.
40
C
.
30
B
.
35
D
.
25
用性质
解析:
选
C
因为
lg
a
1
,
lg
a
2
,
lg
a
4
成等差数列,
所以
2lg
a
2
=
lg
a
1
+
lg
a
4
⇒
lg
a
2
2
=
p>
lg
a
1
a
p>
4
2
⇒
a
2
2
=
a
1
a
4
⇒
< br>d
=
a
1
d
,因为
d
≠
0
,所以
a
1
=
d
,又
a
5
=
a
1
+<
/p>
4
d
=
10
p>
,所以
a
1
=
p>
2
,
d
=
2
,
S
5
=
5
a
1
< br>+
5
×
4
d
=
30.
选
C.
2
2.
[
数列与函数性质交汇
]
已知函数
f
(
x
)
是
p>
R
上的单调递增函数且为奇函数,数列
{<
/p>
a
n
}
是
等差数列,
a
3
>0
,则
f
(
a<
/p>
1
)
+
f
(
a
3
)
+
f
(
a
5
)
的值
(
< br>
)
A
.恒为正数
B
.恒为负数
C
.恒为
0
D
.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负数
解析:
选
A
因为函数
f
(
x
)
是
R
上的
奇函数,所以
f
(0)
=
0
,又
f
(
x
)
是
R
上的增函数,
所以当
x
>0
时,有
f
(
x
)>
f
(0)
=
p>
0
,当
x
<0
p>
时,有
f
(
x
p>
)<
f
(0)
=<
/p>
0
,因为
a
3<
/p>
>0
,所以
f
(
a
3
)>0.
因为
数列
{
a
n
}
是等差数列,所以
a
1
+
a
5
< br>=
a
3
>0
⇒
a
1
+
a
5
>0
⇒
a
1
>
-
a
p>
5
⇒
f
(
a
1
)>
f
(
-
a
5
)
,又
f
(
< br>-
a
5
)
=
2
-
f
(
a
p>
5
)
,所以
f
p>
(
a
1
)
+
f
(
a
5
)>0
,故
f
(
a
1
)
+
f
(
a
3
)
+
f
(
a
5
)
=<
/p>
[
f
(
a
1
)
+
f
(
a
5
)]
+
f
(
a
< br>3
)>0.
π
3.
[
数列与三角函数交汇
]
已知数列
{
a
n
}
满足
a
n
+
2
-
a
n<
/p>
+
1
=
a
n
+
1
-
a
n
,
n
∈
N
*
,且
< br>a
5
=
,若
2
x
函数
f
(
x
)
=
s
in 2
x
+
2cos
2
,记
y
< br>n
=
f
(
a
n
)
,则数列
{
y
n
}
的前
9
项和为
(
)
2
A
.
0
C
.
9
B
.-
9
D
.
1
π<
/p>
解析:
选
C<
/p>
由已知可得,数列
{
< br>a
n
}
为等差数列,
f
(
x
)
=
sin
2
x
+
cos
x
+
1
,∴<
/p>
f
2
=
1.
∵
f
(π
-
x
)
=
sin(2π
-
p>
2
x
)
+
cos(π
-
x
)
p>
+
1
=-
sin
2
x
-
cos
x
+
1
,∴
f
(π
-
x
)
+
f
(
x
p>
)
=
2
,∵
a
1
+
a
9
=
a
2
+
a
8
=
…
=
2
a
5
=
π
,∴
f
(
a
1
)
p>
+
…
+
f
(
a
9
)
=
2
×
4
< br>+
1
=
9
,即数列
{
y
n
}
的前
9
项和为
< br>9.
4.
[
数列与不等式交汇
]
数列
{
a<
/p>
n
}
是首项
a<
/p>
1
=
m
,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数列
{
b
n
}
满足
< br>2
b
n
=
(
n
+
1)
a
n
,若对任意
n
∈
N
*
都有
b
n
≥
b
5
成立,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
解析
:
由题意得,
a
n
=
m
+
2(
n
-
1)
,
n
+
1
n
p>
+
1
从而
b
n
=
a
n
=
[
m
+
2(
n
-
1)]
.
2
2
< br>又对任意
n
∈
N
*
都有
b
n
< br>≥
b
5
成立,结合数列
{
b
n
}
的函数特性可知
b
4
≥
p>
b
5
,
b
6
≥
b
5
,
2
< br>
m
+
6
≥
3
m
+
8
,
p>
故
7
2
m
+
10
≥
3
m
+
8
,
答案:
[
-
22
,-
18]
5
解得-
2
2
≤
m
≤
-<
/p>
18.
增分考点
考点三
等差
比<
/p>
数列的判断与证明
讲练冲关
[
典例
]
<
/p>
设
S
n
为数列<
/p>
{
a
n
}
的前
n
项和,
对任意
的
n
∈
N
*<
/p>
,
都有
S
n
p>
=
2
-
a
n
,
数列
{
b
n
}
满足
b
n
-
1
< br>b
1
=
2
a
1
,
b
n
=
(
n
≥
p>
2
,
n
∈
N
*
)
.
1
+
b
< br>n
-
1
(1)
< br>求证:数列
{
a
n
}
是等比数列,并求
{
a<
/p>
n
}
的通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