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墙
-
防渗墙
1
前言
人们常说的防渗墙都是机械化施工,这里介绍的防渗墙是人工
开凿、
支护、
浇筑、
接缝处理
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它适宜于含水量少、深度不太大
(20m
左右
)
、地形条件不利于机械化作
业的各类土层与强度较低的岩石中的防渗墙施工。
其优点在于灵活、
简便、
质量看得见并节省资
金,同时减少了对
施工环境的污染,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富流滩电航工程位于四川省岳池县罗渡镇境内,
该工程是渠江梯级开发的第五级,
是以发电
为主,兼
顾通航、养殖等的综合利用工程。水工建筑物包括闸坝、通航船闸、发电厂房等设施。
设
计正常高水位为
213.8m
,装机
3
9 MW
。
防渗墙位于渠江右岸岸坡与右岸接头坝连接处
,
防渗墙长度为
27 m
,开
挖深度为
11
~
19 m
,
设计厚度
1.2m
,接头
坝坝肩与弱风化的粉砂质泥岩相接。由于其相接处为重要的交通公路,车
流量大,
加之有较厚的覆盖层,
大规模的开挖将会导致公路失稳,
中断交通要道,
又因场地有限,
不能改道,故考虑此
段防渗设施改为防渗墙。
由于场地为一斜坡,
机械设备无法施工
,
因此决定
采用人工施工方案。
2
p>
地质概况
<
/p>
工程区属四川沉降带川中褶带的边缘,
挽近期本区地壳运动以间歇
性抬升为主。
历史地震资
料表明,区内未发生过地震,场地地震
基本烈度为
6
度,
区域稳定性好。
p>
工区内除分布有第四系
中更新统、
全新统松
散堆积层外,
广泛出露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中段地层砂岩与粉砂质泥岩。
其
中坝基为砂岩夹薄层的泥岩透镜体,
坝肩为粉砂质泥
岩。
场地为一斜坡,
表层为人工堆积的块碎
石土
,
厚
5
~
8
m,
下伏为粉砂质泥岩与完整的砂岩。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采用将防渗墙分段、跳槽开挖、护
壁、浇筑、接缝处理的施工工艺。
3.2
施工机具(略)
3.3
施工方法
3.3.1
防渗墙分段
根据场地情况
,
将防渗墙分为
3
段
,
跳槽施工,先施工第①、③段,后施工②段。
3.3.2
成槽
主要采用风镐、十字镐及其它辅助
工具人工掘进
,
采用卷扬机及人工综合除渣工艺。
3.3.3
护壁
它是人工开挖防渗墙成败的关键技
术之一,因此,要求每往下开挖
1m
就护壁一次,当护壁
达到一定强度后继续往下施工。护壁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厚
15cm
p>
,钢筋为φ
8
,水平方向的护壁与
护壁之间的钢筋预留
10 cm
搭接长度,上下
护壁之间不搭接。壁间支撑柱采用预制边长为
20cm
正方形钢
筋混凝土柱,支柱钢筋与壁钢筋搭接;支撑柱横向间距为
1.5
m
,纵向间距为
1m
。采用
3
块竖向木板制成模具并预留支撑柱孔。施工顺序为先护壁钢筋,再搭接
混凝土支撑柱,然后再
关模。
3.3.4
墙体浇筑
护壁混凝土采用手持式振捣器捣实
,
混凝土采用拌和楼集中拌制,汽车运输。用漏斗与导管
法分层浇筑
,
分层厚度(
30
~
50cm
),均匀振捣。<
/p>
(1)<
/p>
由于基槽深度均在
10
~
20
m
左右
,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
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
/p>
导管
φ≧
216mm
(导管直径大于骨料粒径的
3
倍);
(2)
导管底部离混凝土浇筑仓面不高于
2
m,
以避免混凝土离析;
(3)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
卵石粒径小于
5cm,
骨料应清洁
,
无杂物。
水泥与灌浆水泥
应为同厂同
标号
,
同样要进行物理性能
检测;
(4)
拌合楼混凝土塌落度为
10 c
m,
以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和易性
,
有
利于保证导管法施工的
1
/
8
防渗墙
质量;
(5)
控制混凝土在地表临时料场堆放的时间
< br>,
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6)
浇筑混凝土时
,
在槽口导管及漏斗夹具下方设置移动装置
,
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可沿防渗
墙轴向灵活移动
,
以保证防渗墙整体浇筑质量;
(7)
防渗墙浇筑期间
,
槽壁保持稳定且不掉块
,
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3.5
接缝处理
接缝处设置两道橡胶止水带
,
并预埋接缝灌浆管与排气管,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
7
d
)后
进行接缝灌浆。
3.3.6
安全措施
(1)
护壁混凝土高出地面
20
cm
,以防边坡落物;
(2)
向槽内通风换气,以保持槽内
空气新鲜。
4
结语
(1
)
经过富流滩电站运行一年多时间的实践检验,防渗墙防渗效果好;
(2)
在一些土坝整治工程与中小型电站防渗墙施工中可采用机械施工与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施
工方法,因地制宜,可达到费省效实的结果;
(3)
人工施工防渗墙要因地制宜。
2
/
8
防渗墙
桑株水库塑性砼防渗墙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
2009-5-26 11:36:57
被阅览数:
354
次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塑性砼防渗墙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为类似工程提
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桑株水库;塑性砼;防渗墙;施工技术
1
工程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
1.1
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坝址在两条次级断裂之间较为完整的岩体上,坝基地层由
元古界地层和覆盖其上的第四系冲、洪积
物组成,前者构成了坝基松散堆积物的基底,为
相对不透水层。后者形成了现代河槽及两岸的Ⅰ
~
Ⅳ级阶地
p>
,
新生界第四系冲、洪积层最大厚度
104
m
。河床上部为强透水层,厚度
20m
左右,其下为弱透水层。
1.2
设计要求
坝基防渗:自坝体上游坝坡向下开挖梯型槽,开挖至
2
140m
高程形成防渗墙的工作平台,宽
13
m
,
用其土方做临时围堰,
2
140m
高程以下,主渗范围为
0+088.
30~0+873.26m
坝段,防渗墙墙体最大
深度为
39.50m
,墙厚为
0.60m
。
2
墙体材料及配比
按照设计要求防渗墙强度
C15
p>
、抗渗
W6
的指标,通过配比试验提供施工
配合比,砂率
37%
,砼设计
强度等级
为
C15
,抗渗标号
W6
,坍落度
18
~
22cm<
/p>
,扩散度
34
~
40cm
,每平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见下
表:
< br>
32.5R
普硅
中砂
5~20mm
木钙
黏土
水
砂率
扩散度
坍落度
(kg)
(kg)
石子
(kg)
(kg)
(kg)
(kg)
(%)
(cm)
(cm)
440
607
886
1.275
60 278 37 34
19
2.1
混凝土拌和及运输
砼拌和采用电子秤计量的
JS-50
0
砼搅拌机
2
台,
生产能力
50m3/h
。
上料用装
载机,
进料由电子秤控
制,保证砼拌和质量及连续性。
在砼拌和实施中
,水和黏土分别加入。对料场的砂不定期进行含水率测定,当含水率大于
1%
时,及时
调整加水量,以保证墙体材料塌落度满足设计要求。拌和系统拌制
出的混凝土采用砼泵输送至槽口砼浇筑设
备,以对口浇筑的形式进行浇筑。采用砼输送泵
,一方面对砼进行了二次搅拌,另一方面大大缩短了砼浇筑
时间,显著提高了砼面上升速
度,这对砼浇筑成墙质量有较好的改善和提高。
2.2
泥浆下混凝土浇筑
防渗墙体采用塑性混凝土,成槽后采用泥浆下直升导管法浇筑
混凝土。
2.2.1
浇筑导管沿槽段轴线布置,
相邻导管的间距不大于
3
.50m
,
一期槽两端导管距槽端控制在
1.50m
,
二期槽两端的导管距槽端控制在
0.50
~
1m
。
2.2.2
安装导管
时,导管底部出口距槽底距离不大于
25cm
,浇筑导管内径采
用
φ273mm
。浇筑前,导
管定期进
行密封承压试验,防止漏浆夹泥事故发生。
2.2.3
每个导管开始浇筑时,先
下入导注塞,准备好足够数量的水泥砂浆与混凝土,将导注塞压出导管底
部,将管内泥浆
挤出管外。将导管底端被混凝土埋住,保证后续浇筑的砼不致于泥浆掺混。槽段砼浇筑严格
遵循先深后浅的顺序,从最深的导管开始,由深到浅依次开浇,直至全槽砼面基本浇平以后,再全槽均衡上
p>
升。浇筑过程中,保持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不小于
1m
,不超过
6m
,维持全槽砼面匀衡上升,控制其高差在
3
/
8
防渗墙
0.50m
范围内。
2.2.4
砼浇筑连续进行,槽段内
砼面上升速度大于
2m/h
,每
30m
in
量一次槽段砼面。
2.2.5
在砼浇筑时,按要求在出
机口和槽口入口处随机取样,检验砼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不合格砼严禁
入槽。
2.3
砼防渗墙段连接
防渗墙一期槽与二期槽之间存在连接的问题。采用钻
“
接头孔法
”
和
“
抓凿法
”
两种工艺
。
2.3.1
“
接头孔
”
法连接
在一期槽端
30cm
处钻设
直径
60cm
的接头孔,要求钻孔垂直,一钻到底。
2.3.2
“
抓凿法
”
连接
p>
在一期槽浇筑结束
12~20h
左右,
p>
即用抓斗直接垂直抓除
30cm
的槽端至一
期槽底,
使用该工艺要求抓斗既能抓动,又要保证槽壁垂直稳定。
2.4
特殊情况的处理
2.4.1
在防渗墙造孔成槽过程中
,遇到孤石、大漂石等,采用正常成槽手段难以成槽时,在考虑孔壁安全
的前提下,首先
采用重锤法处理,其次采用小钻孔爆破或定向聚能爆破的方法处理,并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
施。
2.4.2
在成槽过程中,对固壁泥浆漏失量作详细测试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作好堵漏和补浆准备,
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固壁泥浆性能指标基本满足前述要求的
前提下,适
当调整泥浆配比,并适当放缓挖槽速度,待固壁泥浆漏失量正常后再行抓槽。
2.4.3
当出现坍孔时,采取以下措施补救:尽快补充大比重泥浆,以稳定孔壁;回填适量的渣土,平衡孔
壁土压力;投放适量水泥,封堵渗漏通道;待孔壁稳定后,尽快成槽,浇筑混凝土成墙。
3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3.1
建立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项
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系统,执行
ISO9001
标准质
量体系中的
《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及相关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结合本工程设计要求、
地质情况及技术要求,编制实
施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技术交底制、开竣工报告制及竣工文
件编制办法。
3.2
依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施工规范和施工措施,制订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程序控制图及质量控制点,<
/p>
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细则和岗位责任制等,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控制,确保整个
施工过程持续、稳定地处于受控状态。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十项:
①岗位责任制度;②施工复测制度;③技
术交底制度;④开竣工报告制度;⑤材料检验制度;⑥试验室抽样
制度;⑦隐蔽工程检查
制度;⑧工程负责人质量评定奖惩制度;⑨工程自检互检制度;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制度
。
3.3
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制定详细的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和操作细则,并落实到人。对技术人员实行专业分工
负责制,专业技术人员既是该工序技术负责人,又是工序施工负责人,有效防止因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责任
不清而造成的质量缺陷。
3.4
施工过程中严格技术把关,做
到
“
六不施工,三不接交
”
。
“
六不施工
”
是:不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
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和资料
未校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
检查签证不施工,未经
监理工程师认可或批准的工序不施工。
“
三不接交
”
是:无自检记录不接交;未经监理
工程师或值班技
术员验收不接交;施工记录不全不接交。
4
施工过程严把
“
四关
”
4.1
严把图纸关
首先,组织技术人员对图
纸进行认真复核,让所有技术人员彻底了解设计意图;其次,
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组
织实施,并层层组织技术交底。
4.2
严把测量关
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控制点
、断面量进行复核,对项目部工程技术部施工测量组织复核成
果进行测量控制,负责施工
测量放线。
4.3
严把材料检验关
对施工中需采购的材
料与设备型号规格、卖方信誉及检测试验的资料等进行明确,
并严格按质量标准订货、采
购、包装运输,按照
ISO9001
《采购程序文件》中的有关
规定进行检验和控制,
选用合格的供方,把好材料关。对工程上使用的所有材料按规范要
求进行质量检查,由取得国内
CMA
认证
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