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
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
,
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
使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因
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学生思维
能
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
展初步的空间观
念。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通过观察、操作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
特征,并会识别;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
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
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
创新的意识;使
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学重点为:使学生直观认
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本节课分<
/p>
为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物品重新认识,导入新课。(二)动手操作,
感知形状。(三)实践探究
,
形成表象。(四)讲解图
形
,
认识特征。(五)
结合生活
,
体验特征。整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
/p>
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
官协调活动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嘴、动耳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
习和
运用数学知识,还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巩固了各种物体的特点。
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比较好的方面是:
1
、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时使
学生对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
品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并应用图形
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
、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创
设了
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由浅入深逐步探究图形
的特征,使探究活
动基本做到了有效。
3
、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
p>
体是这些形状的。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
< br>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
4
、给学生提供动
手实践的机会,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
有不同
的特点,加深对各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做,用脑想的能力,让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创新。
不足之处:
1
、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的组织教学不到位,学生不<
/p>
听指挥,随意玩桌上的物品。
2
、指导学
生动手操作时要求不够明确,学生没
有听清楚就操作。
3
、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多说说图形的特征。
4
、在“说说
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立体图形”这一问题时,我觉得虽然已经走到这一
p>
步,但还不够大胆展开。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