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选二)》阅读答案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选二)》阅读答案
导读: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七首
诗主要描
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
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一
起来看看阅读答案,欢迎读者参考!
从军行七首(选二)——王昌龄
其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③。
其六
胡瓶④落膊紫薄汗⑤,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⑥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
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③龙荒:荒原。
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
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
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4
、下
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5
分
p>
)
A
、“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
地的荒凉
景象。
p>
B
、“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
p>
淡无光与破败。
C
、“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
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
关注边塞安危。
D
、“辞
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
气势。
E
、两首
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
的关注与担忧。
< br>
15
、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6
分
)
答案:
(
14
)
BE
(
15<
/p>
)同: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
英勇无
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2
分)
异:
第三
首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
爱护与同情;
第六首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
反
映出
诗人对国家强大国势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
4
分)
解析
<
/p>
(
1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
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
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
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
表达技
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
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
分析,注意的
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
不对
,
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
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B
、
“比喻
”错,这里直接凸显出战士为国捐躯;
E
、并不是表达
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其三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其
六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故选
BE
。
(
15
)<
/p>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诗歌的
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
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
大
,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
中
标题、
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
包含诗歌中的
`
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
诗歌的抒情方式,
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
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其三通过“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战士沙场,表
明
对战士们的深切同情;其六则是通过“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
< br>楼兰”
战士们英勇杀敌,
不畏强权,
突出反映对家国壮大的自信豪情。
译文:
【其三】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
战
斗刚刚结束,
环视战场,
只见暮云低
合,
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
奏请
班师,
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