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地形特点、成因与世界主要峡谷

余年寄山水
913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6: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或组词)








峡谷地形特点、成因与世界主要峡谷



秦为胜



峡谷是由峭壁所围住的山谷, 是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是


V


型谷的一种。


大多数峡谷的形成与流水的强烈侵蚀下切作用有关,


还有的峡谷形成是由 于冰川侵蚀的结果


,


如新西兰、


北欧挪 威的峡湾等,


峡谷地形一般发育在地壳运动不断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


成的地段。


当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


易形成 峡谷。


因此峡谷的形成是由于内外力


相互共同作用,内为方面就 是地质板块挤压抬升与断裂抬升,外力方面由于岩性软硬差异、


流水或冰川强烈侵蚀下切 ,多发育在河谷中的陡崖处。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的三峡,


黄河干流的刘家峡、< /p>


青铜峡等,


是修建水坝的理想地段。


许多 人在印象中一直认为地球上最


大的峡谷是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不过

< p>
1994


年被证实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才


是世 界第一的大峡谷,其长度为


504.9


公里,平均深度达


5000


多公尺



世界四大峡谷:



1


、西藏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在喜马拉雅山脉,


从神圣的冈仁波齐开始,


一个 大峡谷蜿蜒而下到北印度的布拉马普特


拉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平均深度为


4876


米,它环绕着南迦巴瓦峰群山,在某一点的深度

达到


6009


米,


通常被认为是地 球上最深的峡谷。


作为大拐弯的峡谷,


在流水切割的过程中,< /p>


受到强烈的、间歇性的不均匀上升的制约,必然出现


V

< p>
形峡谷纵向叠套相嵌的成层地形。



,

< p>
使流淌其间的河流流速加快


,


经过长期冲刷、侵蚀 使床不断加深形成了大峡谷。



2


、澳 大利亚


Capertee


峡谷



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峡谷,因其坚固的地形和高耸的砂岩悬崖而著名。由于它的年龄,


Capertee


峡谷不像这个名单上其它峡谷那么深,


但它却规模庞大。


Capertee


峡谷比大峡谷宽< /p>


1


公里。在峡谷的底部,


Caperte e


河侵蚀二叠纪和三叠纪岩石,岩石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万


年前 。


原住民


Wiradjuri


人在这片 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历史,


可以通过这里有


2000


年历史的岩


画看出。同时这里也挖掘出了古老的宝藏,像是从废弃的矿藏里挖 出的钻石。一个探矿者


6


天内发现了


7 7


颗宝石


!


3


、尼泊尔的卡利甘达基峡谷





卡利甘达基河蜿蜒穿过尼泊尔卡利 甘达基峡谷,比环绕着它的喜马拉雅山脉还要古老。


这条河流因印度教女生卡莉而得名,


它的河水也因冰川淤泥而呈现出黑色。


对于卡利甘达基


峡谷的确切深度,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同意它边缘的高度。但是,如果可


以从河的两边最高的山峰上测量,它将会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深度为


6800


米。





4


、美国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无疑是最 有名的。它


1828


米深,



445


公里长,这个雄伟的地


方是自然世界七大 奇观之一。


地质学家们仍在争论大峡谷最初是怎么形成的。


地壳 运动使平


坦的地面突起


,


使流淌其间的 河流流速加快


,


经过长期冲刷、


侵蚀使 床不断加深形成了大峡谷


.


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


,


也称“桌子山”


,

< br>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


.


这种地形是

< br>由于侵蚀(下切和剥离)作用形成的


.


在侵蚀期间


,


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


的 保护帽


,


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


.


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



中国十大峡谷:



1


雅鲁藏布大峡谷:


位于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


雅鲁 藏布江大峡谷位于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长达


496.3

< p>
公里,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


6009


米,


它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克罗拉多峡谷


(

< br>长


440


公里


)


,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


最的秘鲁科尔多峡谷


(



3200


米左右


)



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

< br>冰封雪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