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
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
、试题的数据统计
(
1
)试题类型与试卷结构
分值
题型
24
分
选择
题
(1-8
小
题
)
20%
24
分
填空
题
(
9-16
小题)
< br>
72
分
解答题(
8
题)
比值
20%
60%
试卷总题量
< br>24
道小题,试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组成,其中
< br>选择题、填空题的总分值占试卷总分值的
40%
。
(
2
)知识点、分
数分布表
知识点
有理数
整式
一元一次方程
识
题
号
分
值
2
、试题的特点
1
、
2
、
8
、
9
、
3<
/p>
、
5
、
10
p>
、
19
、
4
、
6
、
12
、
14
、
18
、
7
、
13
、
15
、
16
、
11
、
17
题
23
分
20
题
27
分
23
题
30
分
21
、
22
题
40
分
图形
的认
(
1
)注重基础
< br>,
刻意创新
中学数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生走向社
会和进一步深造所必需的基本内容,
是人人都必需获得的数学。全卷重视对
“三基”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试卷中,选择、填空题中
只考查一个知识点的基础性题目就有
1
3
个,
解答题中也有多个简单试题的
设置,如
17
、
18
、
19
、
22
题以及后面各题的第(
1
)问,
基础性题目贯穿试
卷始终是本套试题的一大特点,其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对每个题都有动
手的
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得,体现出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人人都能获
得必须的数学。另一方面,这些试题虽考查基础,但又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
而是在以具体情境为背景,寓能力考查于基础之中
,
从而做
到基础和灵活创新
能力的和谐统一。
如:第
8
题,这个来源于课本
73
页活动
1
的找规律
题目,很有趣味性,学
生愿做,乐做。
p>
(
2
)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考查
《课标》是我们中学教育的总目标,而教材是让《课标》目标得以实现的<
/p>
载体。学生对《课标》目标的掌握程度如何,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掌握程度,
试卷中的许多题目是课本中例题或习题的直接引用或变形引升
。
如第
21
题便是
直接引用课
本
155
页的
15
题
;第
8
小题选材于课本
73
页的活动
1
p>
,用火柴棍
拼三角形,第
n
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改成了用火柴棍拼梯形。
(
3
)注重背景设置,突出应用性,体现数学价值
试卷中很多题目的背景
,
关注社会热点,
贴近生活
,
与所提
问题结合自然,
展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全卷在数学应用问题的设计中,对有理
数、
整式、方程、图形、四个知识点都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查,共有
9
个题,
39
分,
< br>占试卷总分的
32%
,数学的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在本套
试题中得到充分展现。
如第
4
题用天平
这种直观的工具,考查等式的性质,又很自然地向学生渗透不
等式思想。如第
23
题以“武广客运专线(动车组)的正式通车”为背景,考查
了列算式和列方程的内容,使刚入初中的学生思维从数到字母有个自然过渡。
再如第
21
题让学生看三视图描述楼房。这道题一改简单枯燥
的画三视图的形
式,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引导学生用数学
的眼
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 br>
(
4
)体现人文关怀,落实“
情感与态度”的目标
与以往相比<
/p>
,
试卷结构正向“简单、合理、题量适中的方向发展,各种题型<
/p>
的配置较为适宜,无论是试题本身的数学内涵,还是试卷的表现形式都有较好
的体现。首先,贯穿试卷始末的基础题,为后进生尽力提供“送分题”,使他
们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本套试题打破原有的一题或两题把关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