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更衣记》解读

玛丽莲梦兔
868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09: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火星救援)


张爱玲散文《更衣记》解读



周茜




几乎 少有女人不爱服装,也几乎少有女人能象张爱玲那样举重若轻地描绘服装。一篇


五千余字 的《更衣记》


,有一个女人对服装难以言喻的迷恋之情,更有一般女人难有的对服


装千变万化的智慧之思。



“如果当初世代相 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


件辉煌热闹的事罢”< /p>


,作者以此起笔,是颇具匠心的,实际上没有比一年一度晒衣裳的场景

更能展示一个普通女人与服装的关系了。


那本是一件烦琐的家务,

< br>却又偏偏让女人们乐此不


疲:


“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 ,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



“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 /p>


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


”置身 于缤纷衣袂中的女人对于


服装的莫名之心,被作者微妙地道出,非女人不能体味。


衣裳在太阳的暴晒后,时光的推移


中,


“然而 现在已经冷了”――那个悠闲、平静、绣金的世界随着落日永远地逝去了。


< p>
接着第二段承首句的“如果当初”而来,生发出张氏特有的妙语:


“回忆这 东西若是有


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 却了的忧愁。



把“回忆”


联系起来的 是残存在衣裳中的樟脑香。


衣裳的回忆、服装的历史将在这香甜而怅

惘的气味中徐徐展开。



于是,一部“更衣记”――服装的 更新换代的历史,在作者津津乐道于衣领的忽高忽


低、衣袖的时长时短中悄然演进。




一、




“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


”张爱玲开宗明义,概括了第三


至十一自然段的内容和主旨。作者从满 清开国写起,那时,因为“男降女不降”


,女子的服


装还保留着 明代遗风。


17


世纪中叶直至


19


世纪末,女子的服装是宽大的衫裤,加“大袄”


< br>“中袄”



“小袄”


,再加“云 肩背心”的层层压迫。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


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


”这哪里是人在穿衣,而是衣在装人,只见衣衫不见人 ,


人的主体性全然丧失。


人虽然无足轻重,

但穿什么却至关重要,


因为它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象


征。


不同时节、


不同场合、


不同地位的女人,< /p>


穿红着绿都是有严格的限制的。


逢年过节,


“太


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


。于是想起台湾 作家林海音的小说《金鲤鱼的百褶


裙》


,它通过描写一个民国时 代的女人穿衣梦想的破灭,揭示了旧中国妇女令人心碎的遭遇


及人生。

< br>身为丫头而收房成为姨太太的金鲤鱼,


一辈子隐忍苟活,


她的最大心愿是能在出席


自己儿子的婚礼时,穿上一条大红洋缎的、绣着“喜鹊登梅”的 百褶裙。但身为小妾的她是


没有这种资格和名分的,


那精心准备 的绚丽百褶裙,


带着她的期望和梦想被永远地压在了箱


底。在这 里,百褶裙既是一个女人内心思想的表述,凄惨一生的写照,同时,它还是一种政


治化的 权力象征,


一种社会身份的标志,


它表明封建等级制度无孔不入 地渗透到日常生活领


域的各个角落。


民国时代的风气尚且如此,


此前的满清及其更遥远漫长的封建时代更是可想


而知。据服装史 书记载:早在原始社群中,部落酋长、大祭司的穿戴,跟一般群体成员的就


不一样了。< /p>


《易经》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制定了冠服制度,


“汉以后,中国的舆服制


度已是相当完备发达的了。从天子皇族、文武百 官到庶人百姓,各有严格的服制,从服色、


服式一直到花纹图案,都有相应规定,不得逾 越。祭服、常服,冕衣平装,各有其制;冠笄



1

< p>
之礼,长幼之服,各依其时。



难怪衣服的规矩和 讲究并不简单,它是繁复的、琐碎的。张


氏一一道来,比如,百褶裙的褶子,不光是服装 的样式而已,它还是女人家教、仪态的严格


试验。又如穿皮子,如果不得法,便被目为暴 发户,所以必须分门别类详尽区分不同的“小


毛”


< p>
“中毛”



“大毛”


,并 懂得什么季节该穿什么。等等。



“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 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



张氏细数国人种种耗费在服装


上的无意义的繁缛细节,


比如鞋底上绣图案,


袄子上的几镶几滚之类,


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盛


行于康雍乾时期的 “清式家具”


,那挖空心思的精雕细刻,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


无所不用其极的装饰与服装上雕花镂金的过分堆砌如出一辙。



这样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这样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

事物上浪费了精力,


正是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


惟有世 界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清闲的人,


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制造一百种相仿而不 犯重的图案,固然需要艺术与时间;


欣赏它,也同样地烦难。



古中国的时装设计家似乎不知道,一个女人到底不是大观园。太多的堆砌使兴趣不能


集中。我们的时装的历史,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些点缀品的逐渐减去。



张氏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精妙绝伦。




1


二、




时代跨入了


20

世纪。


在张爱玲笔下服装的变迁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


随着 时代的推进、


社会经济的发展,服装的历史从总体上看,的确是“点缀品的逐渐减去”的 历史。进入


20


世纪,


铁路方便了人们 的出行,


也改变了以往穿着宽大服饰的习俗――


“衣裤渐渐缩小 ,


‘阑


干’与阔滚条过了时,单剩下一条极窄的”


。在政治动乱与社会不靖的时期,服装是需要轻


捷利落,适合剧烈活动的。比 如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的故事,讲的就是在那动荡的战


国时期,赵国国君武灵王, 为了发愤图强,决定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主要


内容是把长袍大褂改为胡 人的短衣窄袖,


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更加方便;


同时学习胡人 骑


马射箭的作战方法。


通过改革赵国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


最终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


成为


“战国七 雄”


之一。


看来服装的变革的确不是一件小事。


所以衣服在革命期间变得越来越紧,


以至于“


‘小黄帝 ’登基的时候,袄子套在人身上像刀鞘”


,虽然有些古怪可笑,但不是没有


渊源、


没有道理的。


革命的时代是那样骚动不安,< /p>


服装的变来变去也就不足为怪。


一会儿是


不可理喻、失去平衡的“元宝领”的产生,正象征了那个时代的无均衡性。一会儿是“


‘ 喇


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


,不能不说与民国建 立初提倡卢梭的理想化的人权


主义有关。来自西方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衣领从高到低、 从有到无,领口从圆到方、从方


到尖,


丝袜上绣花,

< p>
妓女戴平光镜„„女性的着装似乎多少有了些自由度、


诱惑力和现代气


息。然而,那个时代政治风云的变幻实在迅疾不定,军阀、政府来来去去,紧随其后的服装< /p>


跌跌绊绊地赶,时尚走马灯似地换,过了时便一文不值。也许不光是“一文不值”


,说不准


还惹人笑话,即如白居易诗《上阳白发人》所叹: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


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p>




时装如此的千变万化、追新逐时,在张爱玲看来却是: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


它 可以代表呆滞;


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


所有的创造力都流 入衣服的区域里去。


在政治混乱期间,


人们

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


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

――


那就是衣服。


我们各人



1


《衣装秘语》


,四川出版集团,


2005


,页


206







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