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别妄想泡我
819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11: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葬爱)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教师要对“研究性学习”有清楚、全面、正确的认识




1


.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它要求学生在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生活 中选择研究专题,采取类似于


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研 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把现存结论


告诉学生,


而是鼓励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获得结论。


倡导学习要将知识、


技能、态度、情感融为一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使科 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


思维方式和谐统一,革除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 视发现和研究,以致压抑学


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思维和智力发展的弊端。

< p>



2


.认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是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


活中选择和确定他感兴趣的研究专题,


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供的,


也可以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可以是 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中自


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


可以是纯思辩性的,


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类的;


可以是 已经证明的结论,


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





2


)研究 性学习课程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由于 学生要研究的问题多数来自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校园


以 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


因此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


环境中。开放性的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更多

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并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一定的感性

< br>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开放性的学习还将培养学生们开放性的思维,使他们突破“只有一


个标准答案”的束缚,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3


)研究 性学习课程是自主型课程




它既赋予 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要求学生承担达成课程目标的义务。学生一旦认识到


课程的 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等都取决于自己或小组的努力,感到


背负 着一种责任时,其主观能动性就会调动起来。





4


)研究性学习课程重结果更重过程




和学科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可量化、可 操作性的预期结果目标不同,研究性学习课


程要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宝贵的感受和体验, 学会关注社会、与人合作、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因此实施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




总而言之


,


研究性学习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过程性;要< /p>


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学习方


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明确“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


动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 会、融入社会,深入认识学习的


价值,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 度,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达成以下目


标:




1


)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 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研究性 学习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而不再仅仅是高高在上


的老 师,更多的是指导与合作,发现学生的潜能,感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构建新型的、教学


相 长的师生关系。




2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 主要是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主观能动性被抑制,


不利于 个体创造力的提高。


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将着力于改变这种被 动的、


“克隆式”


的学


习方式,为学生 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开放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


习态度和良好 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将学习的园地从课堂拓展到了课外,学习 的对象从书本拓展到了更广泛


的社会生活,学习的规模从“单兵作战”转变为“集团作战 ”


,这一系列的改变都将带给学生


实实在在的收获,促进综合素 质的提高:




a


.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直接体验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它能帮助学生逐步 形成质疑、求证、动手、求知


的积极态度,产生乐于动手、乐于求知的积极情感,激发创 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增强科


学精神。




b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设计 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调查研


究,形成结论并将它完整地表达出来,使学生能体验科学研 究的全过程,学习和掌握科学研


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学会多渠道 获取信息,培养对信息进行处理、利用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围绕主题主动、多渠道地收集相关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甄别、加工、

< p>
处理,提出质疑,并进行求证,促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途径,使收集、分析、利


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d


.培养合作精神与能力




现代社会,合作往往比竞争更重要。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小组 学习的形式进行,创设了有利


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 重要性,增强合作精神,培养与


人合作的能力。




e


.促进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的形成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开展自主研究活动 ,


要求学生认真、


踏实地探究,


实事求 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成果,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f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研究的问题大多来源于生活,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社会调 查与实践,将促使学生关心国


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 人生态度。




g


.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能,增强自信




学生的能力是存在于多方面的,研究性学习为每一个学生提供 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大舞


台,后进学生能发现自己潜在的长处,从而使师生重新认识 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习优秀的


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增强紧迫感。




4


.熟悉我校“研究性学 习”的实施流程




流程如下:动员与 培训阶段——选题、组合与方案初拟阶段——开题论证阶段——实施阶段


——总结、撰写 研究报告阶段——结题答辩阶段——课题成果评审、交流阶段




二、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



挑战




1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权威受到挑战




长期以来,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是知识的占 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


识的惟一来源。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这一状况发生了根 本性的改变:学生希望研究的很


多问题都超出了老师的专业领域,有的即便在老师专业范 围内,也是他平时不关心、不留意


的,对于学生将要学习的很多内容,教师几乎没有专业 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同时,学生吸


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得多元:教材、参考书、杂志 、互联网、有关专家等,教师不再是学


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许多 老师在这时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


如知识结构单一、

知识面狭窄、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认识不足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

< br>强烈愿望,这正是未来时代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素养。




2


.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




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特征,学生有选择教师的权利,即允 许学生自由地在全年级甚至在


全校选择自己的课题指导老师。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前所 未有的挑战。




3


.教师由个体走向合作




学科教学要求教师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 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


容包括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结题报告写 作、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知识。对


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完成指导任务, 所以就需要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


学会合作。




(二)



角色变化




为应对研究性学习提出的巨大挑战,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角色发生新的变化,概括起来有:




1




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是他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参与者,教师要经


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2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管理的,由于学生自控能力、组长管理能力的差


异会导致各组活动质量的不同,小组中还会出现矛盾和情绪波动等,所以,教师还要作好学< /p>


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如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组织课题组研讨活动,组内出现


问题时找学生谈话,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保持激情。




3




共同指导学生的合作者



< p>
许多研究任务的指导,已不是一个教师单独能驾驭的,必须与同事合作,既充分展示自己的


才华,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这样做,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调,是教师职业责任心和


学术胸怀的体现。




4




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拓者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去寻找、发现和利用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教师要把握“研究性学习”指导工作的几条原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