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1课《赵州桥》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
-
第
11
课《赵州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
,
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
坚固和美观。
< br>课文语
言准确,
简练,
又不乏生
动。
短短的几百字,
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
设计者、
建造年代,
更重要的是,
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然后讲这
样设
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
佛身临其境,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年级是段教学的起步阶段,
而
总分段式是最基础的构段方式之一。
本单元训练的语文要素就是
“了解课文是怎
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
段话写清楚的”
。
而本课的
2
、
3
自然段结构清晰,
尤其是第
三自然段,是学生模仿和运用的良好范本。
【学情分析】
1.
三年级孩子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初次接触说明文,对于
说明文
的阅读还是比较陌生。
“图文对照,展开想象”是本文的主要阅读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看图、引导想象,积累词汇,理解词意,指导背诵,梳理文脉,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
本文第
3
自然段,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教学时可借助
课外阅读片
段,在比较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妙,并尝试模仿和运用,进行总分段式的训练
。
3.
本文位于三下“中华传
统文化”这一单元中,教学时,教师应引领孩子开
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了解桥梁发展史,
走进家乡的古桥,发现身边的传统文化,
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
/p>
1.
默读课文,运用检索关键词(句)的方法,尝试概括赵州桥的
特点。
2.
以赵州桥“美观”为例,
理解怎样把赵州桥的特点写清楚。
3.
体会说明性文体的表达特点,感受赵州桥的美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1.
快速检索,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2.
边抄边想,理解运用,体会表达清楚。
【预学要求】
1.
学生课前了解本地的桥梁;
2.
课前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p>
3.
第一次阅读说明文,你用了几分钟。
4.
你觉得《赵州桥》与你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5.
读了《赵州桥》
,你能不能提出
1-2
个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
学生介绍本地桥梁;
2.
老师引进学习伙伴“小白人”
;
3.
跟着“小白人”去欣赏世界上的奇怪的桥梁,
感受现代桥梁的形态各异。
一、
创设
情境,了解国宝,为检索作铺垫。
1.
从形态各异的桥梁引出历史悠久的赵州桥。
2.
播放短片《国宝档案:赵县赵州桥》
。
3.
完成填空题。
4.
了解赵州桥的历史知识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 br>二、
自读圈点,快速检索,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1.
检索一:圈“桥”词,明对象
A.
听老师读课文,把带有“桥”的词语圈起来。
B.
指名汇报:石拱桥,安济桥,赵
州桥,桥长,桥墩,大桥洞,小桥洞,
桥面,桥身,建桥史
C.
小结归纳: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
理,文章介绍了桥的很多方面:名字方
面,结构方面。今后学到类似的文章,比如《鲸》
《松鼠》等,皆可以在文中快
速地检索说明对象,让孩子明白检
索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
/p>
[
设计意图
]
本
环节通过“一读,圈‘桥’词,明对象”
,引导学生“发现—
提
炼—梳理—归纳”
,旨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课标》称
“搜集信息”
能力)
,就是从阅读材料中找到所需要的内容,解
决“是什么”的问题。
《课标》
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的重要途径,新增“略读”和“浏览”目标,
要求学生“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提取信息的能力从第一册教材就安排相应的训
练题,这些信息或明显或
隐蔽分散在文章各处,提取之后,还需要进行简单的
分析、整合。
2.
检索二:划关键词,明特点
A.
默读课文第
2
、
3
段,把概括赵州桥特点的关
键词语划起来。
B.
指名汇报,聚焦:雄伟、坚固、美观。
C.
引出
2
、
3
段首句: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
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D.
2
、
3
段是如何围绕
首句把三个特点写清楚的,学生检索汇报,明白首句
分别是
2<
/p>
、
3
段的中心句。
E.
“坚固”内容体现在第
p>
2
段,为什么出现在第
3
< br>段首句里,能否删去,
引导学生初次认识过渡句及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D.
小结归纳:
通过检
索,
明白这篇课文不仅介绍了赵州桥的名字、
结构方面,
还了解了赵州桥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