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十一原文翻译评析归纳
-
论语
-
先进十一
<
/p>
本篇谈论的是孔子对众弟子的具体
评价以及鼓励和教诲。
11.1
子曰:
p>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
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
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是普通
百姓。后学习礼乐的人,是世袭的贵族。如果让我
选择
的话,我就遵从前者
。
【解读】对这一章的解读各家不一,就目前我读过的
书来看,我还不能完全赞同那一家的说法,于我个人而
言,坦率地说我还没有完全参
透孔子的原意,暂且这样
理解吧。
1
1.2
子曰: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
门也。德行:颜
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
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孔子说:<
/p>
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
在都不
在我身边了。道德修养好的人有颜渊、闵子骞、
冉伯牛和仲弓。善于辞令、口才好的有宰
我、子贡。长
于政事的学生有冉有和季路(子路)。文学才华突出的
有子游和子夏。
【解读】
我的理解
,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
已经是晚年
回
到鲁国的时候了。他带着满怀的感情回忆和他一起颠
沛流离的那些学生和那些过往的岁月
。有感慨、有惋惜、
也有留恋,万般情感皆在心头。接下来他对自己的弟子
做了一个总评,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孔门
四科十哲
p>
,这
十哲也就是孔子一生的学生中最优秀的
十个人。十哲的
优秀不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定奖学金获得者,而是各具
< br>特色和突出长处的学生。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怎
样培养真正的人才很值得思
考。
11.3
子曰:
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 br>【译文】
孔子说:
颜回这个学生
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
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解读】
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
视之如子
、
如生命
之友,但他为什么说颜回是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人呢?这
里直接反映了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观念,那就是
教
学相长
,孔子不但希望
弟子能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得到
提高,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成长。颜回好<
/p>
学,完全相信老师,从不提出质疑和反驳,所以,孔子
就难有新的
提高。从另一个方面看这对师徒关系,能够
感觉到颜回对老师的虔诚信仰。有一句话是这
样说的
亲
其师,信其言,行其道
,于此,我们更可以看出颜回与
孔子师生之间
的笃深的感情。
11.4
子曰:
p>
孝哉,
闵子骞!
人
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译文】孔子说:
闵子骞真是大孝子啊!人们从来不
挑剔和怀疑他的父母兄弟
称赞他孝顺的话。
【说明】
闵子骞是孔
门德行科的高材生,
小孔子
15
岁。<
/p>
性格沉静寡言,
为人恭谨端正,
终身以修
德为目标。
《韩
诗外传》记载这样一件事,闵子骞早年丧母,他
的父亲
续娶了妻子后又生了两个孩子,闵子骞的后妈对他特别
不
好,过冬的时候这个后妈给闵子骞做的棉衣是用芦花
絮的,所以闵子骞就挨冻。又一次,
闵子骞给父亲赶车,
因为太冷马鞭没有拿住,掉在了地上。父亲责打他发现
了其中的原因,然后他的父亲生气就要休了他的后妈。
闵子骞说: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足见闵子骞的
宽容仁爱。故曰:
孝哉
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
温
。<
/p>
11.5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
子妻之。
【译文】南容经常诵读
p>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
玷,不可为也
的诗句,孔子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
他。
< br>
【解读】南容就是南宫适,白圭指《诗经·大雅·抑》
中的四句诗: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
也
意思是:
白圭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言语中的错误,
就无法收回了。
< br>
南容叨念这句话是为了警醒自己说话做
事要小心谨慎。因
此,孔子赏识他,把自己的侄女嫁给
了他。
< br>11.6
季康子问:
弟子孰为好
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
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br>【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
你的弟
子中谁最好学?
孔子
回答说:
有个叫颜回的最为好学,可惜不幸短命死了,
现
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弟子了。
【解读】季康子是鲁哀公时
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一个人。
弟子孰为好学?
这句话在《论语·雍也第六》篇中记
载鲁哀公也问过,孔子
的回答却多了
不迁怒不贰过
六
个字。季康子这个人专横跋扈,权倾朝野,孔子不愿理
< br>他,所以问什么答什么。而对鲁哀公之问,则针对现实,
意在告诫鲁哀公在三桓那
里受气,不必迁怒他人,犯同
样的错误。我们还可以注意《论语》中孔子对鲁哀公和
p>
季康子其他方面的答问,同样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也
有很强的现实
针对性。
11.7
颜渊死,
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
才不才,
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
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
颜渊死的时候,
颜渊的父亲颜路要求卖掉孔子
的
车来为颜渊准备外椁。孔子说:
无论有无才华,对个
人来说都是自己的儿子。我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只有
内棺而没有外椁。我
卖掉车不能步行来替颜渊买外椁。
因为我做大夫职位后是不能步行的呀。
【解读】
我一直对这一章的解读存有疑问,
为什么颜路
请求卖掉孔子的车为颜渊准备外椁呢?孔子的回答我也
觉得理由不够充分。仍需要我们进一步体会其中的含义。
11.8
颜渊死,子曰:
噫
!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颜渊死的时候,孔子说:
啊!苍天灭我啊!
苍天灭我啊!
【解读】
颜渊死的时候,
孔子
已经是老年晚境时刻。
《论
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父母离世,甚至
儿子死的时候的情
感表现。唯独记载了弟子颜渊死的时候,他悲恸欲绝。
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极端情感?我们要知道孔颜之间
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师徒关
系,是亦师亦友、亦父亦子、
亦兄亦弟的关系,是生命想通、心灵相通的朋友,更为
p>
重要的是孔子一生的努力和探寻的学问文化的继承和发
扬唯恐都系于
颜回一身,文化的延续是孔子生命的根,
断绝这些,孔子能不锥心的悲恸吗?
11.9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
子恸矣!
曰:
有
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颜渊死,孔子哭得过分悲恸。跟随的人说:
<
/p>
您过分伤心了!
孔子说
< br>
过分伤心了吗?这样的悲恸不
为他还为谁呢?
【解读】
孔子为这样的一个弟子悲恸,
伤心伤情,
也因
为这样的失去伤了身体。不全是为
了师生之间的亲亲情
感,更是为了文化的断续而悲。
11.10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
p>
不可。
门人厚
葬之
。子曰:
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
也,夫二三子也。
【译文】颜渊死,同学们想要以厚
礼埋葬他。孔子说:
不可以这样。
p>
他的同学还是厚礼埋葬了他。孔子说:
颜回
把我想父亲那样看待,我却未能把他当儿子那样看
待。不是我要这样,是那些同学要这样
啊。
【解读】
理解这一章需要考虑什么
是真正的尊重,
世人
大多会认为葬礼隆重就是对死者的尊重。然
而,孔子认
为对死者的尊重应该体现在对死者意愿的尊重。颜渊生
前节俭,不喜欢铺排。所以,隆重的葬礼并非颜回的生
前意愿,而这样做也不是孔子这
样做的。
11.11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
敢问死?
曰:
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子路问老师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
< br>还不能
很好地侍奉现世的人,怎么能侍奉好鬼神呢?
p>
子路说:
冒昧地问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说:
你还不知道生
,又
怎么能知道死呢?
【解读】
p>
这是不断被后世研究者引用说明孔子思想认识
的一章。后世大多认为
孔子对鬼神存而不论,认为儒家
文化关注现实人生。我却不这样看,要知道这一章记录<
/p>
的是孔子与子路的对话,子路的性格急躁,有些过。孔
子这样回答
实在是在教育子路要脚踏实地。懂得对待生
死问题,是人生的一个很高境界。子路急于了
解,才如
此发问。在孔子的思想观念里,生死是一个大事。本来
生死就是哲学的终极问题,这两者是一体的。但理解这
两者需要一个过程,孔子的意思过
好活着的这段时间,
就自然会懂得死的问题了。
生死问题是哲学的终极问题,
它包括了人生观和人死观
问题。对比儒道佛三家文化就会发现,儒家持有入世的
思想观念,道家持有避世的观念
,佛家持有出世的观念,
从这里我们就不能看出孔子之所以持有这样的认识,是
因为孔子重视现实人生。这一看法与孔子
知其不
可而为
之
是一致的。死是人生之外的事
情,所以孔子不是认为
不探讨,而是要过好现实人生,在此基础上才能探讨死
的问题。对死亡的认识涉及了人的宗教信仰问题。而宗
教信仰问题由于现实
人生密切相关。从孔子对
学
的认
识和体验来看,其路径就是
< br>下学而上达
,
< br>下学
的是
人事,
上达
'
的是命理,没有充分的
下学
就难以真
正
的
上达
p>
,这正是孔子强调生的最本质原因。
11
.12
闵子侍侧,
訚訚
(
y
í
n
)
< br>如也;
子路,
行行
(h
à
ng)
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
死然。
【译文】
闵子骞侍奉在孔子一侧,
恭敬和悦的样子;
子
路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冉有和子贡体现
出从容不迫,侃
侃而谈的样子。
孔子很高兴。
< br>又说道:
像子路这个样子,
都不
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解读】
这一章
让我们看到,
在孔子这个老师的周围洋
溢着祥和欢欣的氛围,我
们也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孔子的
课堂。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课堂之上的众生图,
p>
所有的学生表情丰富,生动活泼,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孔子随和,雍
容典雅,一派师长之风。随口说出一句话
点评子路的神态,不幸孔子的话一语成谶,道出
了子路
未来的命运。子路后来在卫国的内乱中战死,未得善终。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足见孔子的眼光锐利。
11.13
p>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
仍旧贯,如之何?
何
必改作?
子曰: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译文】
鲁国人翻修长府。闵子骞说:
老样子,怎么
样?何必改建呢?
孔子说:
这个人不轻易发表意见,
一开口说话就很中肯。
【解读】
闵子骞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
孔子在这里高
度赞扬了闵子骞的美德。
< br>11.14
子曰:
由之瑟,奚为
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br>【译文】孔子说:
仲由弹的这手瑟,怎么是我的门徒
p>
呢?
因为这个,学生们便不尊敬子路。孔子
说:
子路
的水平已经进入厅堂了,但还
没有进入室内罢了。
【解读】我们知道
升堂入室
是指学问或技能由浅入
深,逐步达到高深的水平。孔子以琴瑟的弹奏水平来点
评子路对学问的
认识水平,有玩笑的成分在内,实际上
可能孔子担心子路骄傲才这样说。熟料老师的一句
话学
生们全当真了,并因此不敬重子路。大家知道,子路是
孔子
弟子中最为年长的弟子之一,大家这样的态度,自
然会有违孔子教育的本意。为了挽回影
响,孔子就换了
一种说法评价子路,既肯定了子路的进步,也指出了还
< br>有不足。促成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和,这正是孔子
教育的艺术。
11.15
子贡问:
p>
师与商也熟贤?
子曰:
师也过,商
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p>
【译文】子贡问:
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谁更
贤能?
孔子说:
子张有些过头,子夏有些不足。
子贡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