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简介

萌到你眼炸
664次浏览
2021年02月24日 16: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



《孟子》



《孟子》


,语录体散文集,孟轲及其弟子万章著,记录孟子与其弟子们的活动和言论。全


书原


11


篇,现存


7< /p>


篇,共


261


章。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唯心主


义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注释本甚多,主要有赵岐《孟子章句》


、朱熹《孟子集注》


、清


焦循《孟子正义》及近人杨伯峻《孟子译注》等。



孟子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仁政论。仁政论在经济方面的内容是“井田制”。在井田制度

< p>
下,“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方里而井,井九百


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提出恒产恒心


论。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并进而由“恒产”描写出一幅理想的图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匆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


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 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这一图景的描写,



《孟

< br>子》


书中凡三见,


内容大同小异,


《尽心上》


说,


这是周文王时候的制度。

它反映出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使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的封建小农经济;也具有村公 社授田制的色彩。它主张在


“黎民不饥不寒”的条件下,进行“孝悌”的教化,以家庭的 长幼有序来促使社会秩序的稳


定。同时,这也是孟子所向往的“以德服人”的“先王之道 ”的理想。



孟子反对所谓“暴君汙吏必慢其经界”,即“为田 开阡陌封疆”。他提出了“正经界”


的主张,并把这说成是施行仁政的首要任务。他说: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这种主张的


实际内容,是要使贵族保存封土,维持世禄,所谓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


子认为,只顾“君之仓廪实,府库充”,而不管 人民的疾苦,国君只顾享乐而使人民处于水


深火热之中,这样,上下的阶级矛盾尖锐,劳 动力逃亡,老百姓“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消除这种社会危机的办法,只有“君行仁政 ,斯民亲其上矣。”



“政在得民”与“民贵君轻”,是孟子仁 政论的重要政治内容。在孟子看来,国君能否


保持政权,主要是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他 在《离娄上》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


下矣。”他反对“虐民”、“暴民”:“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


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他认为得民,在于得民心:“得其民有道,得其


心,斯得民矣”。“桀、纣之失天下 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怎样才能得到


民心呢?他说:“得其心有道,所 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又说:“善政不如善教之


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 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


之有也。”孟子强调以统治阶 级的道德意识向人民灌输以稳定社会秩序外,也注意到保障人


民的物质生活,是使人民心 服的重要条件。“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



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总之,统治者应考

虑到人民的疾苦,


不能独行其乐,


更不能“陷溺其民”。< /p>


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天下。


他在


《梁


惠王下》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政在得民”的思想,是针对当时大量人口流失,企图解决“邻国之民不加少,寡


人之民不加多”的劳动力危机问题。他曾对齐宣王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之士皆欲立


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


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就是这个意思。


他 认为“得民”的效果,


是要使“效死而民弗去。




孟子于“政在得民”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说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把人民看作国家不可缺少的要素:“诸侯之宝三: 土地,人民,政


事。”他认为在一个国家中,人民是无所谓变换的,而象征政权的社稷, 执掌政权的国君,


乃至天子,都可能变换。他说:“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 既洁,祭祀以时,然


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梁惠王下》记,齐宣王问孟子:“汤 放桀,武王伐纣,”“臣


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


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要求国君行仁政和重民的出 发点,都是维护君权。他说: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但在他那个时个时代,这仍


不失为光辉的思想。



孟子仁政论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都有“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

< p>
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种不待学习便能做到的“良能”,不待


思考便会知道的“良知”,是生下来就具有的“善性”。“测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心中的这四种善良的本质构成< /p>


了四种“善端”,也就是四种道德品质,所谓“测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人


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他把这种“善端”比作人的四肢,说“人之有四端也,犹 其


有四体也。” 也就是说,这四种“善端”和肢体一样是作为人不可缺少的东西。凡是 没有这


四种“善端”的人,


都被孟子看作“非人也”。


这些道德品质,


不仅是人人具备的,


而且“仁< /p>


义礼智根于心”,即“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授)我也,我固有之”的先天本性。这就走上了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道路。但孟子也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有影响。他说:“逸居而无教,则 近


于禽兽。”孟子还宣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 ,所


以事天也。”这种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及其存心、养性、事天的认识目的 ,又把


人性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天人相应论”。自然他教人注意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 有不得,


反求诸己,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有他的积极 面。但他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