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读后感
-
《雷雨》读书笔记
这是一出时代和命运在扭曲的人性中塑造的悲剧。
——前记
之所以选择精读话剧《雷雨
》这一部作品,是因为《雷雨》是我国现代戏剧史
上一篇难得的力作。而大凡杰出的作品
,总是像一座蕴量丰富的矿,只要人们肯
认真勘探,不懈挖掘,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巴金在回顾他读到《雷雨》原
稿时的情景说:“我感动地一口气读完它,而且为它掉了
眼泪。不错,我是落了
泪,但是流泪以后我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我觉得还有一种渴望,
一种力量在我
身内产生了。”可见这样一部经过他数载艰辛酿造而成的作品是多么震撼人
心。
再者,这部戏剧集结了那么多复杂而纠结的矛盾,更增加了我探索的兴趣。
首先,我想谈一谈《雷雨》的诞生。
曹禺的《雷雨》作于一九三三年,至今已近八十个年头,这是一个时代风云变
< br>幻、历史曲折发展的时期。然而《雷雨》经受了时间的考验,随着年代的久远,
愈
发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只有二十三岁的大学生,写出这样杰出的现实主义
剧作,这确
是令人惊异的事情。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才
气,天才必须经过琢
磨。剧作家自己说:
“我不是什么天才。天才是肯勤奋、有耐
性
、用于苦思冥想、具有丰富的斗争生活和取之不尽的经历的人。写《雷雨》我
是经过了十
几年的思想和生活的积累,经过八年的学徒时期。
”曹禺写作《雷雨》
< br>,
看来像是一举成功,而实际上却经历了一个琢磨的过程。他不但经历了时代斗争
风云的洗礼,也经受了他生活环境的试炼和陶冶。
“五四”的革
命文学给他以丰富
的营养,中外古今的文学作品使他得到了良好的文学造诣。特别是他自
己曾付出
了艰苦的劳动,进行了充分的艺术准备。
曹禺曾说:
“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这
句
话让我知道他的一生并不是顺利的,平坦的。这也让我更加深信正是这些痛苦的
经历,才使他产生了伟大的作品,诉说的渴望出自生活中所承受的苦难。
《雷雨》
首先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内心滚沸着巨大热情的作
家曹禺,
这种巨大
热情的特色,不但决定着《雷雨》的创作风貌
,而且使它产生一种格外动人心弦
的艺术感染力量。他曾说:
“
(我)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
。在创作
中
“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
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
。
确实,
那
个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太黑暗了,
“梦魇一般的可怖的人和事”
,
“化成了多少严
重的问题,死命地突击着我。这些问题灼热我
的情绪,增强我的不平之感,有如
一个热病患者”
。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焦灼着一个年轻作家火热的心胸,按捺不住的
愤懑不可遏止地迸涌而出。他曾描绘
过他在孕育着《雷雨》时的热情沸涌的情景:
与《雷雨》中人物和情节与生俱来的“那便
是我性情中郁热的氛围。夏天是个烦
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热
高高升起,天空郁结成了一
块烧红了的铁,人们会时常不由自己地,更归回原始的野蛮的
路,流着血,不是
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烈烈地
烧一场,
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
。正是这种热情的个性,
它打印在《雷雨》的环境氛
围、情节场面和人物性格当中。
1
曹禺不单是一位具有自己的巨大
热情的作家,
而且是一位对现实生活作着执着
探求的作家,只要
是一位严肃的艺术家,他总是对现实作着严肃的思索。正如高
尔基所说,一个艺术家他总
是“发现自己的对生活、对人们、对特定的事实的主
观态度,并把这种态度用自己的形式
和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他在捶胸顿足地拷
问着现实,拷问着
自己,寻求着对现实课题的哲学的回答。正是这种对现实生活
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和对现
实生活的自己的哲学见解,才有了如今不朽的巨作。
其次,我想谈谈话剧本身。
《雷雨》
描写的是一个大家庭的崩溃。
僵死的封建的统治秩序,
在一个资产阶级
家庭里依然顽固地坚守着阵地,以致禁绝一切自由呼吸的
封建势力窒息杀人。周
朴园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统治者,一个有可能转化为典型的资产阶
级式的人物,
却扮演了专制暴君的角色。其妻蘩漪是一个“有炽热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
,她
敢冲破一切的桎梏”,“有着美丽心灵”的女性,十八年来,她看透了周朴园伪
p>
君子的道德面孔,她也深知“周家的空气满是罪恶”,然而正是周家这个环境的
禁锢性,使得她不能逃出去,也逼得她变得乖戾、阴鸷和极端。因此当周萍出现
在她面前时,她就拼命抓住不放了,继而与继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是这
个畸形
家庭的产儿,他是更加不幸的一代,在腐朽罪恶的土壤里是很难长出健壮
的树木的。受过
一定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却缺乏反抗勇气的他怯懦、自私,
想摆脱与继母的这种不伦
关系,又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婢女四凤,然而他对四
凤的追求,与其说是对爱情的渴望
,不如说是从绝望中挣扎出来填补空虚寻找刺
激的行为。他没有生的目标,也没有活的希
望。而蘩漪的儿子周冲也爱上了四凤,
蘩漪忌恨着她,破坏她和周萍的关系,还玩弄手腕
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来领走四
凤,
想要把她撵出周家大门。
p>
侍萍正是
30
年前被周朴园引诱并为他生了
两个儿子,
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一个有着纯朴而善良灵魂的劳苦妇女的形象,三十
多
年来,她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和痛苦,但是,她都顽强地活着受苦,而把一切屈辱
和眼泪都深深埋在心底,她似乎是逆来顺受安与命运摆弄的了,但在她身上却揭
示出一个被侮辱的普通妇女的无比坚韧的生活耐力和顽强的生活意志。侍萍是周
萍的生身母亲,被她带走的第二个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
工工人的
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
一个“天气更阴沉
、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
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
原是同母兄妹,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蘩漪
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
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蘩漪
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罪恶的家庭
最终走向了崩溃。
周朴园,作为剧中中心矛盾的焦点,无疑是
情感冲突最激烈之存在。年轻时爱
上侍萍的周朴园,或许还能说是仍有一丝纯净残留。可
自那个年三十之夜
,
他听任
家中长辈将
梅侍萍赶走,随后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时起,他的心灵已彻彻底底
地成了利益至上的最
佳写照。在三十年后
,
他重又认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
/p>
来的情感,不是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彻头彻尾的猜忌,怀疑与恐惧。他想到的,
是侍萍的到来也许会对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胁,是真相揭穿后自己将面临
< br>的尴尬处境,而不是对侍萍悲惨遭遇的同情和怜爱。他口口声声地说他一直留着
她
喜欢的家具,说他保留她的习惯,珍视那绣了梅花的旧衬衣,可说到底,这些
都不是因为
爱,都是因为要彰显他那早就泯灭了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
!
< br>我是个有情有义的君子
!
”其实哪里有什么情呢?即使曾
经有过,那也在三十年的
时光中消失殆尽,他如今一切的一切——包括给侍萍五千大洋,
承诺包管她的生
2